孩子6道情緒與人際問題 爸媽怎麼教?
作者:李佩璇2022/12/01親子天下雜誌 125 期
孩子在不同階段會碰到不同情緒或人際問題,心理師認為,家長必須先理解孩子心理在想什麼,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解決困擾。
小朋友動不動就生氣摔玩具、國小生愛告狀,到了國中有異性交往、人際團體小圈圈的困擾……這些爸媽在教養路上的痛點,曾任多年國小輔導老師、現為國北教大心理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謝政廷觀察,近十年來在校園,家長、老師最常諮詢的,就是情緒行為和人際關係的問題。
在SEL的架構中,提出五大內涵為解方,分別是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和負責任的決定,能夠系統性的引導孩子安頓自己的情緒,並找到自己適合與他人建立連結、人際相處的模式。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孩子做朋友,大可不必
作者:顏擇雅2015/06/01親子天下雜誌 068 期
如果孩子並不需要跟爸媽做朋友,爸媽何必一廂情願?不如善用當父母的權威,訂下規範、給清楚的界限,不但能預防孩子誤入歧途,還能減少親子間的誤解和磨擦。
這年頭,爸媽都認為應該跟孩子做朋友。但是,「跟孩子做朋友」好像是爸媽這邊才有的需求。孩子那邊是從來不煩「怎麼跟爸媽做朋友」的。
很諷刺,其實大人並沒更重視朋友。大人生活重心是事業與家庭,朋友親疏只求隨緣。但是對孩子來說,跟誰好、不跟誰好卻是天大的事,常常要敲鑼打鼓昭告天下。缺朋友、朋友反目,經常深深困擾孩子。但絕不會有老師跟孩子建議:「那你就跟爸媽做朋友啊!」老師沒這麼瞎的。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助人際困難兒子學會好好說
作者:陳奕安2023/09/01親子天下雜誌 128 期
被確診為亞斯伯格症的呈悅,在國小中年級、國中都曾遭霸凌,媽媽如何帶他面對痛苦,重新走入人群?
「國一時,呈悅受到資源班同學的霸凌,被打罵、被嚇,被對方拿著美工刀距離他十多公分跟在背後威脅;最嚴重的一次,是對方用力摔了呈悅的鉛筆袋、把好幾樣他心愛的文具摔碎,對他來說打擊很大⋯⋯」張嘉羚細數兒子呈悅從小到大遭遇霸凌的經驗。她語氣平靜,因為早在孩子國小低年級被確診為亞斯伯格症後,她就已做足要陪伴孩子經歷許多難題的心理準備。
張嘉羚說,在行為表現上,呈悅較無法察言觀色、人際互動能力弱,無法主動與人開啟對話,對於環境刺激比較敏感,也有明顯的固著特質。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殊兒在校受挫 實驗教育是好的出口嗎?
作者:許家齊2021/03/01親子天下雜誌 117 期
體制內受挫的特殊兒與家長,在實驗教育看見不一樣的教育可能,但其學習環境、師資與資源,能否接住特殊需求的孩子?
實驗教育蓬勃發展,愈來愈多家有情緒行為障礙、自閉症、學習障礙等較隱性特殊需求孩子,或疑似有這些需求、處在灰色地帶孩子的家長,對課程彈性多元的實驗教育寄予期待。但,這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嗎?有哪些事情需要考量?
一月中,記者到北部一間公辦實驗小學採訪,校長表示前陣子接了三通電話,都是有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長,詢問轉學的可能;另一位都市型公辦實驗學校校長表示,學校其中一個年級,有近四分之一是疑似或經鑑定確認的特殊需求學生,其中以情緒行為障礙、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的孩子為多。校長提及,很多家長問他,孩子有狀況,來到這所學校「會不會變比較好?」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人歇斯底里只會把問題惡化
作者:王韻齡2023/09/01親子天下雜誌 128 期
當老師反問「為何老是妳的孩子被霸凌」,家長該怎麼做?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胡語姍,因為老大屢被同學排擠而走進校園,無意中卻開啟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我家老大中年級被霸凌,班上女生寫了一本像是交換日記,大家傳來傳去,內容都在罵我女兒」,胡語姍談起這件十年前的往事,已經看不出有什麼負面情緒,但她還很清楚記得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氣急敗壞,心中湧起一股憤怒,想找個人來問問,「我的小孩怎麼了嗎?我生的、養得好好的一個孩子,需要遭受你們這樣集體的羞辱嗎?」
那時天天忙著照顧家中三個孩子,胡語姍很少去學校過問班務,女兒課業成績不錯,只覺得那陣子心情比較低落,沒想到發生這種事。她馬上問了老師,得到答案是「小孩打打鬧鬧而已」,但胡語姍很疑惑「都寫成一本小書了,這打鬧會不會太精緻?」求助於其他的家長,有人建議先別急著轉學,不如入班做志工,就近觀察孩子在學校的發展,萬一真有什麼容易被同儕針對的人格特質,也可以即時提供協助。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和特殊兒相處從願意理解開始
作者:李佩璇2022/03/01親子天下雜誌 122 期
二十年來高中以下特殊生增加超過八成,他們除了是孩子現在的同學,也會是以後的同事或鄰居,「尊重個別差異」將是未來的必備能力。
下學期才剛開學,小朱聽女兒說班上轉來了一個「特別的新同學」,上課有時會突然站起來走動,如果排隊插隊,老師會請同學提醒他要等一等。
雅鈞兒子已經兩歲,但還不太會說話,想為孩子安排附近醫院的「聯合評估」,居然要等超過兩個月,雅鈞在媽媽群組求救,問哪裡還有名醫可以掛號,立刻有好幾位媽媽跳出來分享帶孩子去評估的經驗……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個親師溝通祕訣家長更信任老師
作者:蘇明進2021/11/01親子天下雜誌 121 期
不少親師間的誤會,源於家長的擔憂與不了解,若能讓家長看見老師的用心與孩子的成長,他們反而會成為班級經營的助力。
一位好友老師和我透露這幾年帶班的心路歷程。
在別所學校深受家長愛戴的她,調來這間學校後卻因為一次偶發事件,讓她遭受家長誤會,這幾年來在家長圈裡飽受流言之苦。即便她帶班再用心、有其他家長力挺,每次分班前,仍有些家長對她投下不信任票。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教養學習單取代教養成績單
作者:蘇明進2022/09/01親子天下雜誌 124 期
那些在未來發展很好的孩子,都不是小時候成績最頂尖的,而是有父母一路溫柔而堅定、用心陪伴的孩子。
下班後,父女兩人相約去超級市場買菜,意外遇見小青的媽媽。
自從小青國小畢業後,我和她的媽媽就再也沒見過面。簡單寒暄後,我打算告辭去追已經不知道逛到哪裡的小蘇姑娘。小青媽媽突然冒出:「蘇老師,真的要謝謝你。謝謝你在小青國中、高中時那段過不去的日子裡,一直在一旁協助她,為她打氣加油。」我有些驚訝,原來小青媽媽都知道。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點燃 永不休息的欺負!
作者:潘乃欣2023/09/01親子天下雜誌 128 期
當孩子人手一機,網路讓霸凌時間更長、行徑更兇狠,且常模糊加害與被害者界線。捲入霸凌事件的學生、家長、老師,如何面對比過往更棘手的困境?
九月是許多國家的開學月,本該迎接嶄新學習旅程,但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最多青少年選在每年九月一日自殺,那天是每年第二學期開學日。當地非營利組織終結霸凌領航(Stop ljime! Navi)副代表須永祐慈直言,這些不幸源自壓力大,而「遭受霸凌」是其中一大壓力源。
日本絕非特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〇一九年調查,全球約每三名學童,就有一人曾遭校園暴力或霸凌。台灣霸凌事件同步攀升中,教育部統計,近三年校園霸凌通報件數都逾千件,去年雖逢新冠肺炎疫情伴隨的停課,同學間少了實體接觸,通報量仍達一九四二件創新高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及早發現孩子讀寫力是否落後?
作者:陳盈螢2022/06/01親子天下雜誌 123 期
讀寫能力是許多學習的基礎,有些孩子學習有困難,原因是出在閱讀力,及早掌握孩子不同階段的讀寫能力至關重要。
閱讀和寫作不像是學科,沒有正確答案,家長很難透過分數,掌握孩子的讀寫能力是否達標或落後?該從何增強補弱?
在檢視孩子有無達成階段發展目標前,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建議家長:「不要馬上為孩子貼上『學習障礙』的標籤,避免錯估孩子的學習能力。」他說,孩子學習遇到困難的原因很多,像是環境、學習動機等。排除種種因素後,若孩子仍有聽、說、讀、寫、算的困難,第一時間可尋求學校老師協助,並鼓勵平時記錄孩子的學習情形,再進一步帶著孩子與紀錄,尋求醫學專業判斷。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