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7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9.07.09

by 莫茲婷 (四塊玉文創《青少年的情緒風暴》)

面對自閉症的孩子,父母往往不知所措,除了要應付孩子的情緒及學習問題,更擔心未來生活的適應;諮商師莫茲婷想告訴爸媽,其實別擔憂,學習換個角度看自閉症,或許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另一個世界

用陪伴中的「優勢觀點」對待自閉症孩子

小光不像一般的孩子,能不費吹灰之力和別人溝通。兒童時期的他不愛說話、即便開口,也表達不清。他更怕陌生人,一見到就躲起來。當聽到雷聲、鞭炮聲、劇烈的聲響,會驚慌失措,兩手摀著耳朵久久不放……。這些總總,使他在進入學校或任何群體時,總是要費盡一番心力,才得以安穩下來。

「他在三歲時,我們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說他是自閉症。所以,無論他入學或去到任何一個群體,我都會跟老師說:小光有自閉症,請大家多幫助他。」同樣的,我第一次和他們母子倆見面時,媽媽也這樣告訴我。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9.01

by 邱紹雯、陳珮雯 (親子天下雜誌)

過動症要不要吃藥,各界一直有不同見解,在討論用藥之前,還有一些必須關心的事,包括如何確診,如何評估家庭有多少資源能協助孩子不用藥物治療。

家有過動兒,吃藥與不吃藥是每個父母的為難。

關於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藥物,網路上流傳著各種負面資訊:有安非他命成分,吃了易成癮;副作用強烈,小孩會吃不下飯而影響身高;吃了藥之後小孩乖到像變了一個人,令人心疼……更常見對媽媽的一種指責:「給小孩吃藥是為了方便管教,就是不用心的媽媽。」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9.01

by 吳佑佑 (親子天下雜誌)

反對ADHD用藥者認為「給孩子吃藥就是偷懶的家長或老師」,但很多ADHD孩子的困難、家庭的辛苦,是不足為外人道的。用藥的大原則,應該評估是否妨礙孩子學習、人際關係及人格發展。

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的藥物治療,我先用肥胖症來比喻,什麼時候要去減肥?誰來決定?有人BMI(身高體重指數)大於三十屬肥胖,選擇不減重,但也經常看到BMI大於二十的人努力的限制飲食在減重;而個人是否要減重,絕對是主觀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再舉糖尿病的治療為例,糖尿病患症狀輕重不一,有些患者只要飲食控制及運動,血糖值就明顯改善,有些需藥物治療,用藥劑量也因人而異。而糖尿病患若同時接受藥物、飲食、運動多項治療模式,治療效果會相輔相成。血糖高對患者當下不一定會有明顯身體不適,但長期不治療的高血糖,易出現嚴重併發症,如對末梢神經的傷害、傷口不易癒合、視神經受損等。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30 (更新 2019.06.25)

by 溫美玉 (親子天下出版《溫美玉素養趴-從議題融入到跨科整合,用遊戲化任務啟動真學習!》)

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都希望孩子不要死讀書、讀死書,可是每當碰到活動或課程時,自己卻又變得急躁、不耐煩起來。這次作業,其實可以直接每人發兩張學習單,請他們填填答案就交差了事,但潛藏在心底的教育良知讓我就是無法如此教完這一課。而且,我自己也有孩子,希望他們從小就能具備理財頭腦與金錢觀。那麼,該怎麼做呢?

為給孩子一場有感的金錢教育,這堂課的作業是學會製作「個人的」消費紀錄。也就是說,若某筆金額是全家共用的支出,就得以除法算出每個人的平均消費。有些項目很快就能抓出數據,例如教育方面的支出或每年繳交的保險與稅金。

有些項目則難以抓出每個人消費多少,例如:自有房子要不要列入居住成本?這點我請他們和父母討論,並同時探討:如果該房子要出租的話,每個月的租金大約是多少?至於飲食的部分,外食是比較容易記錄消費金額的,自家烹煮的則不易精算。像這些乍看找不到數據的項目,我請學生耐著性子學習如何去分析、估算。自己找答案,也是一種能力!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18

by 曾多聞 (親子天下)

管教孩子,多少是太多,多少是太少,多少是剛剛好?在尊重與期待之間,又該如何拿捏?

做為家長,你曾經因為過度壓迫孩子、或者太少督促孩子而後悔嗎?或者,回想你的童年時期,你覺得爸爸媽媽過度壓迫你,或太少管教你嗎?

美國國家廣播電台(NPR)「如何養育一個『人』系列」(#Howtoraiseahuman)本月向聽眾們邀稿,收到許多迴響。從這些自我剖析,看得出來,這一輩的家長教養方式深受上一代影響:如果上一代對於孩子課業逼得過緊,有切膚之痛的子女當了家長後,則會採取較開明的教養方式。這些回應給與身為家長的你我許多省思: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6.28

by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親子天下嚴選)

演講中,我常舉個例子,當你買了雞蛋糕回家,「弟弟來吃雞蛋糕,熱騰騰的,媽媽幫你吹吹。」「姐姐,把這個塑膠袋那去丟,紙袋拿去回收。」「為什麼弟弟吃雞蛋糕,我卻要做回收?」「你做就對了,還囉嗦。」「弟弟,這雞蛋糕很好吃吧!媽媽下次再買給你。」聽到這,你可以想像姐姐那氣到傻眼的模樣。

面對孩子抱怨偏心、不公平,首先我們須對親子關係進行自我覺察,覺察自己在對待不同手足孩子之間,是否存在著不同的想法、情緒、反應與對待方式。

自我覺察這件事情,是需要很細膩,且主動的進行內省與觀察,同時針對有待改善的部分,進行必要的調整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7.24 (更新 2019.08.30)

by 盧蘇偉 (天下生活《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

為什麼之前他們夫妻愈用心、孩子愈偏離正軌?其實,男孩的教養,管愈多教愈多,他們就愈被動和消極,就愈欠缺責任感和上進心。男孩需要自己在「洞穴」中獨處,和自己深入對話,有了決定,走出來之後才是一個全新的人。

不知為什麼,健豪的孩子從國中開始,不僅不愛讀書,還一直闖禍。夫妻倆找我談了許多次,都覺得我講的內容太不實際。

記得健豪夫妻第一次來找我,是因為孩子觸法,他們來問我如何可以躲過法律的處罰。我詳細說明我國對未滿十八歲的未成年,所用的態度是宜教不宜罰,希望孩子犯錯能學到寶貴經驗並得到教育。我要他們安心,孩子未滿十八歲沒有前科的問題,任何紀錄都會在執行處遇之後的兩、三年完全塗銷,不會影響他的前途。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1.01 (更新 2018.08.27)

by 許芳菊 (親子天下雜誌29期)

 

為了兒女的管教、為了成績,愛子心切的父母常殺到學校找老師,一不小心就成了孩子眼中的大恐龍,與老師也陷入對立的交戰,家長最要做的原來不是辯論和抗議,成功祕訣反而在於「情」這個字。

許多研究都顯示,親師關係對孩子不論在學業表現、行為品格上都有巨大的影響。擁有正向的親師關係,孩子在各方面都會有更佳表現,反之則否。家長希望和老師建立好的親師關係,牽涉到許多微妙的心理感受與互動、溝通的技巧,但最重要的是同理心,擁有一顆柔軟的心,是親師正向互動的基石。相反的,缺乏同理心,就算有再好的溝通技巧、表達能力,都是枉然。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03

by 曾多聞 (親子天下)

開學了!新學期帶來新朋友,新挑戰,還有種種不可預知的情況。當孩子在學校經歷不如人意的一天,我們該如何引導他們調整心情,重整旗鼓,第二天繼續精神抖擻地去上學?專家指出,出手幫孩子解決問題並非最佳解方。

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孩子走進家門,垮著臉,生著氣——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或許你會急著追問孩子,希望趕緊幫孩子解決問題;也許你會幫你家功課落後的小學生安排家教、指導數學作業;也許趕快想辦法排解你家青少年和朋友間的糾紛;又或者,急著聯絡學校,抗議那個孩子口中討厭自己的老師。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8.13

by 李佩璇 (親子天下)

「聽說缺維生素 D 會長不高‧‧‧‧‧‧」「維生素 D 曬曬太陽就有了吧?」維生素 D 是近年常引起討論的營養素,到底對孩子的重要性為何?從食物和曬太陽攝取的維生素 D 足夠嗎?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小兒腸胃科醫師黃師堯表示,維生素 D 可以促進小腸壁吸收鈣質,達到強化骨骼的目的,因此維生素 D 最為人知的功效就是促進鈣質吸收。

隨著關於維生素 D 的研究越來越多,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依利觀察,近年發現人體有許多維生素 D 的接受器,顯示維生素 D 與人體的免疫反應、代謝疾病(糖尿病、肥胖)有關,以及懷孕婦女如果缺乏維生素 D,可能會早產或胎兒體重較輕等,維生素 D 確實與人體許多功能運作有關,因此近年有越來越多人關注。不過,雖然研究結果多,但維生素  D 是不是這些問題的唯一解,目前醫界仍無共識,也不需要「神化」維生素 D 的功效。

既然許多研究都指出維生素 D 的重要性,到底孩子們攝取量是否足夠?黃師堯認為,需從孩子的年齡和生活習慣來看。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5.06 (更新 2020.01.15)

by 李宇欣 (親子天下)

「你家小孩每天巧克力的攝取量有沒有超標?」,國內許多孩童早餐要吃一碗巧克力玉米片、在學校喝一杯巧克力牛奶、放學時去便利超商買一條巧克力,無形之中就讓每天巧克力的攝取量超標,由於市售巧克力含糖分、咖啡因、可可鹼、人工香料及色素等,攝取過量可能造成小孩難入睡、亢奮及躁動等情緒問題。

吃對種類、吃對時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賴柔吟說,巧克力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對份量、吃對時間,她建議小孩一天不要吃超過市售半條巧克力,且過午不食!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2.05

by Jaguar小姐 (親子天下嚴選)

 
自從上星期,我把所有甜食全部丟掉,還對先生及女兒烙話再也不准吃甜食後,後續情況是這樣的: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6.14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整理 (親子天下)

目前坊間安親班大多提供三合一服務:安親、補習加才藝;寫完作業是基本款,還有各式複習評量卷,英文、數學等進階課程,加上科學實驗、運動、美勞、音樂等才藝。

不過安親班也常傳出交通安全、體罰、不當管教等問題,品質不一令家長擔憂。不是每個家長都喜歡孩子下課後待在小小室內,拚課業、學才藝。愈來愈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童年的豐富體驗,而不是多寫評量。

讓孩子下課後完全接觸跟課業「無關」的學習與體驗,家長需要勇氣也要不怕麻煩,現在愈來愈多家庭開始嘗試了。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一些小型的另類安親班,首先讓孩子完成作業,其他時間則是豐富多元的課程(比方思辨課、數學想想課、戶外農耕課),如不想參加課程,也有空間自行閱讀、做手工或運動。小班制的另類安親班數量稀少,也可能剛好不在學區附近,雖很理想但可及性偏低。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6.17

by 施逸筠 (親子天下)

 現代父母回想童年時光,放學後常能和鄰居同伴們四處玩耍,到父母喊吃飯了才回家。但現代小孩普遍「三缺」:缺場地、缺玩伴、缺時間,安親班和才藝班等,成為填補放學後時間的主力選項,也因此形成了小忙孩現象。

 家長陪著孩子在才藝班間趕場,付出金錢、體力和寶貴時間,除了希望為孩子圓一個「擁有個人才藝」、「某某項目很強」的夢想,父母也期待在各種課程的探索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溝通力等,現今國際化趨勢下最重要的能力。研究也的確證明,才藝課程可以有效刺激腦部發展,培養出聰明又有獨立思考、判斷力的小孩。

課後活動該如何安排,才不致落入「補」才藝、「趕」流行的窠臼,還能培養出好腦力、思考力和自主力等,讓孩子一生受用呢?掌握3原則,為小忙孩投資的才藝課,將能發揮超乎預期的正面效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2.13

by 嚴淑珍(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幼兒教育系教授)

在武漢這個城市爆發新型冠狀病毒之後,根據英國傳播廣播公司的報導,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0幾個國家感染,也有1000多人死亡,現在感染的數目還在持續增加中。

病毒傳播很危險,謠言傳播亦然

因為這是一個新的病毒,目前尚無疫苗可以對抗,另外又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和沒有生病跡象的人也可以散播病菌,導致人心惶惶。英國廣播公司認為除了病毒的傳播以外,另外許多謠言和不實消息在社會社交媒體上的傳播比病毒更可怕。

我住的矽谷最近就發生了一件事,朋友圈裡面廣傳某餐廳老闆的弟弟是矽谷第一個被感染病毒的人,因為他剛剛從武漢回來,所有朋友互相轉發告訴大家不要去這家餐廳。結果這家餐廳和整個廣場的生意蕭條到不行,沒有人敢靠近這裡。老闆找律師發出公告請大家不要再有傳這個訊息之後,這個消息才算停止。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2.18

by 施雲心 (親子天下)

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史

名字變變變

這隻造成大家搶購口罩、衛生紙、酒精的病毒,於2019年底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一處的海鮮市場第一次被發現。因為它是一隻全新的病毒,原本世界衛生組織暫時取名叫「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後來才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正式命名為「二代SARS病毒(SARS-CoV-2)」,病毒造成的疾病名稱也從「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變成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

病毒是從蝙蝠來的?

WHO的流行疾病主任布蘭德博士(Dr. Sylvie Briand)指出,現在幾乎可以確定蝙蝠就是這次疫情的源頭,只是原本這個在蝙蝠們之間流行的冠狀病毒,可能不是直接傳染給人類,期間也許還住過了某種動物身體,最後人類不知道什麼原因接觸到了這個完成進化的新型冠狀病毒,才會被病毒感染,因此變成人類間的傳染病。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7.18 (更新 2019.08.29)

by 小兒感染科 - 黃瑽寧 (veryWed 非常婚禮)

娛樂圈某美女主持人,被觀眾發現在電視銀幕上偶有臉部抽搐動作,迫使她挺身而出,大方公開自己身體的小毛病「妥瑞氏症」。雖然此舉勇氣可嘉,但同一時間,兒科的門診卻突然暴增,因為許多家長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孩子也有類似的小動作,反而緊張的要命。

為什麼緊張呢?大家不妨上google搜尋一下「妥瑞氏症」,保證沒病也被嚇成有病:患者每三秒鐘脖子要抽搐扭動一下、每兩秒鐘嘴巴會吠叫鬼吼一聲、不自主歪嘴巴、發出類似「幹」的罵人聲…。讀完這樣的描述已經夠擔憂了,回家租了推薦電影「叫我第一名」,明明是一部很棒的片子,看完之後卻令家長更加焦慮了:「萬一孩子將來也變成這樣,我們該怎麼辦?」

且慢!事情根本就不是這樣子的。我想一切的困擾,其實都出於「翻譯錯誤」所導致。事實上眨眼、歪嘴,根本就不屬於妥瑞氏症,只被歸類於輕微的tics;tics我找不到適合的翻譯,本篇文章就稱之為「間歇性抽動症」好了。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自己的寶貝孩子,被醫生判定有多重學習困難,包含亞斯柏格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和閱讀障礙,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Effect Hopes創辦人余亞平當年帶著4歲的兒子湯姆,得到醫師如此評估結果時,第一句話是:「我該做什麼才能幫助兒子?」

為什麼能如此冷靜?沒有崩潰、無法接受嗎?余亞平語氣和緩地說:「遇到問題就解決,我的工作是幫企業改善經營困難,相信危機就是轉機。」她平靜語調下,有著異於常人的堅強決心。其實,余亞平從小不但是資優生,還是跳級就讀的學生,然而她最明白被「另眼相待」的感受,對於兒子可能遇到的困境,她反而像過來人能深深體會。此外,家庭的包容和凝聚力,也給兒子最大的支持。

從小湯姆跟外公特別合得來,不管在學校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在外公的陪伴下都能開心起來。在湯姆10歲那年,外公卻因為癌症離開人世,固執的湯姆便許下「打敗癌症」的志願。

讓大人頭痛的亞斯特質「固執」,卻成了湯姆最大的優點,余亞平一路引導湯姆踏實築夢,「我告訴他,機會是自己爭取來的,」不把兒子放在溫室裡,鼓勵他接受挑戰,如今湯姆已經是在美國就職的資深癌症研究員。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者:黃哲斌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2016.07.10

 

這封信是前資深記者黃哲斌,與前國語日報記者諶淑婷所來往的書信,刊登在「人本教育札記」,也同步刊登在「遜媽咪的交換日記」,談教養孩子的心路歷程。

淑婷:

「輕微發展遲緩、輕微自閉症」,當我拿到大兒子的發展評估報告,除了沉重感,心底第一個念頭是,好,那我們得花更多時間陪他。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7/17 · 作者 / 盧蘇偉 · 出處 / 康健出版

揚修、揚德兩兄弟聰明且異常叛逆,常為了父母和他們的需求不同而抗爭到底。最近為了暑期活動的安排,聯合起來和父母抗爭,兄弟倆堅持每天睡覺要睡到自然醒,上網要無限制開放,拒絕任何妥協和溝通。爸媽十分頭痛,經由朋友介紹來找我協助。

父母認為難得的假期,就應該多讀些書和參與活動,但兩個孩子都拒絕參加暑期課業輔導和活動,認為平日上課已經夠辛苦了,暑假那麼熱,到學校上一些枯燥無聊的課有什麼意思。孩子的想法也沒什麼錯,如果是我們大人在大熱天到一個沒有冷氣的學校坐上一整天,真的是很折磨。

「我給他們安排補習班和夏令營,他們都拒絕。」媽媽氣急敗壞,她願意花錢讓孩子參加活動,有人幫忙照顧兩個孩子,只要他們出門,家裡就會安靜,她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兩兄弟在家幾乎都窩在房間的電腦和客廳的電視機前,累了就到冰箱找東西吃,兩個體重都超重(和他們的爸爸一樣)。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