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8
by 施雲心 (親子天下)
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史
名字變變變
這隻造成大家搶購口罩、衛生紙、酒精的病毒,於2019年底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一處的海鮮市場第一次被發現。因為它是一隻全新的病毒,原本世界衛生組織暫時取名叫「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後來才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正式命名為「二代SARS病毒(SARS-CoV-2)」,病毒造成的疾病名稱也從「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變成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
病毒是從蝙蝠來的?
WHO的流行疾病主任布蘭德博士(Dr. Sylvie Briand)指出,現在幾乎可以確定蝙蝠就是這次疫情的源頭,只是原本這個在蝙蝠們之間流行的冠狀病毒,可能不是直接傳染給人類,期間也許還住過了某種動物身體,最後人類不知道什麼原因接觸到了這個完成進化的新型冠狀病毒,才會被病毒感染,因此變成人類間的傳染病。
病毒的全球傳染方式
這個新型冠狀病毒透過飛沫與間接的接觸傳染,將病毒傳播給下一個人。這兩種傳染途徑可以在人潮擁擠的地方快速傳播,也容易隨著旅遊、買賣東西、人與人社交等活動加速病毒散播到各國造成大流行。
和大家已經熟悉的流行性感冒不一樣,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疫苗,我們體內沒有對付它的抗體,同時我們也還沒有專門治療它的特效藥。另外,不像SARS患者發燒後才有傳染力,現在有很多確診病患沒有發燒、只有輕微症狀,容易不小心就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但其實無症狀傳染並不是二代SARS病毒的獨門特技,家長們最擔心小孩感染的腸病毒也會,大家只要加強注意環境與個人衛生、勤洗手,就不需要太害怕。
新型冠狀病毒 vs. 流感 vs. SARS
在研究數據上,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疾病「COVID-19」和流行性感冒的傳染力相比稍高一點,中老年人、慢性病人、抽菸者有嚴重症狀的機率、死亡率也比流感高,但這些數據都是會變動的,未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力也會隨著疫情控制下降。
和2003年在台灣造成73人死亡的SARS相比,二代SARS病毒的死亡率和流行性感冒比較接近,並沒有SARS那麼恐怖。
疾管署表示依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資訊,患者大多數能康復,死亡案例多具有潛在病史(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現在各國的學者、醫護人員、衛生單位都在為了病毒努力,我們每一個人盡力防疫,就一定能一起戰勝新病毒!
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大家
比起酒精乾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濕洗手最有效。大家出門在外暫時不便洗手的時候,就要注意不要碰自己的眼、口、鼻,以免病毒有機可乘。 新型冠狀病毒沒有SARS或MERS這麼高的死亡率,所以平常我們只要注重營養、睡眠、運動、避免過度壓力,就不用怕病毒找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