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眉角,親師溝通更到位
現代親師關係容易緊繃、不信任,其實若能學會幾個溝通小技巧,就能讓親師關係有良性循環,也能更有效率的協助孩子。
現代親師關係容易緊繃、不信任,其實若能學會幾個溝通小技巧,就能讓親師關係有良性循環,也能更有效率的協助孩子。
開學初期,學校多了許多陌生面孔的大人,可能是志工家長或外聘才藝老師,其中潛藏的安全問題可以找機會和孩子討論。
開學了!今年有十七萬五千名小一新生,臉書的「小一聯盟」社團媽媽們熱烈的討論該買什麼文具、該怎麼協助孩子注音的學習。父母或許不知道,良好的小學適應除了學用品的準備,還有幾個關於小學教室規矩的內涵,影響著師生關係與同儕相處。例如當老師說「請你專心」時是什麼意思?
有些夫妻有了孩子後,會以「孩子的爸爸(媽媽)」相稱,婚姻治療師常常提醒,不要只以「爸爸媽媽」相稱,一定要記得你們仍然是彼此的「親愛的」。
讓孩子「品嚐」自己的人生
作者 / 河合隼雄
親子天下第 082 期 家庭與教養 | 出版日期:2016/09
完美的演出往往需要大量的練習與嘗試錯誤積累而成;但父母常常害怕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為此付出太多無法預期的時間與代價,因而想透過更萬全的準備以確認萬無一失,幫助心愛的孩子「無災無難到公卿」。
學習弱勢的成因複雜,但老師可以先評估學生的情況後,從三個關鍵面向著力,對症下藥讓學習產生良性循環。
與家長成為 「教育合夥人」
作者 / 蘇明進
親子天下第 082 期 學習與教育 | 出版日期:2016/09
熱愛教學與學生的老師,卻身陷對立的親師關係當中…… 老ㄙㄨ老師提點六招,幫助老師與家長站在一起,良好的親師溝通,讓孩子學更好。
開學收心操多一項 減少寶可夢依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2016年08月26日
記者:張玉櫻
下週起國中小學就要陸續開學了,在漫長2個月的暑假過後要重回學校上課,學生族群難免有些不適應,這幾天一定要好好收心,調整作息。衛生福利部八裡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提醒,今年的收心還要增加一項,就是對於寶可夢遊戲的依賴要減少,以免一開學正式上課後的適應不良影響學習。
媽媽們,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朋友愈來愈少、或者友誼愈來愈難維持,
請檢查自己太陽般母愛下,是否有令人難忍受的陰影。
當朋友最重要的是要讓人感覺到被重視。為什麼很多做了媽媽的人,友誼會淡掉,但有些人卻更好,原本很多很好的手帕交為什麼會不再來往?例如一對手帕交甲跟乙,甲沒小孩、乙生了小孩,要是有生小孩的乙,沒有去細心呵護沒小孩的甲,或者反過來的話,兩人友誼就容易走不下去。
華人父母常常拿手足或是孩子與他人做比較,希望孩子可以「見賢思齊」,
小心沒有達到求進步的效果,卻傷了親子或手足間的情感。
某日,有位家長苦惱的問我說:「我那兩個孩子經常跑來互相告狀,怎麼辦?」
我試探性的問說:「你是不是常拿他們之間做比較?」
他說:「對!我希望他們互相學習!」
我說:「還好!你沒有懲罰比輸的那一個,否則,他們不只是互相告狀,還會互相視如寇讎!」
有情緒行為障礙的孩子該怎麼治療和輔導?專家提供照顧情障兒的4個重點,
幫助孩子維持穩定狀態,減少親子衝突,並促進孩子的人際關係。
小華總是一副精力旺盛的樣子,老是喜歡跑上跑下,和別人說話經常沒有聽完就打斷,上課時常常心不在焉藉故離開座位,身上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就像一隻精力旺盛的跳跳虎。他真的這麼有活力嗎?他有可能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主要的症狀為不專心、衝動、過動,其症狀時常在幼兒階段就出現,卻容易遲至就學時才被發現。
我們都看過小狗走路,但你知道小狗「怎麼走路」嗎?被老蘇問倒的小孩開始好奇的一步步尋找答案。老蘇老師分享4法寶,培養孩子擁有能面對各種未來的「自學力」。
今年七月底走訪一趟馬來西亞,和當地華人學校老師進行一系列的講座。研習前特別請主辦單位先讓老師們填寫問卷,想了解老師們究竟對什麼主題有興趣?
萬一孩子挫折不斷、萬一老師上課很無聊、萬一班上讀書風氣鬆散……當大人該做的都做了,孩子仍被這些澆熄動機的「萬一」卡住,該怎麼辦?
如果大人已經掌握了點燃孩子動機的六個守則(見一六二頁),孩子的學習依舊「卡關」,比如他們一直抱怨老師太無聊、同學都在玩而學習受到干擾等外在問題,或是有些孩子只嚮往課外知識、另一些只想念書等明顯偏食問題,又或者他們對什麼都沒興趣、挫折忍受力很差。孩子的諸多行為其實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讓父母和師長可以透過觀察孩子,找出癥結,幫孩子再次點燃動機的火苗。
孩子頂嘴讓人氣得牙癢癢,但有時仔細聽,好像也頗有道理……這時候,爸媽該如何在維持原則與尊重孩子之間,找到平衡?
《親子天下》找出爸媽跟學前、學齡與青春期三個階段孩子對話時,最容易溝通斷線的十六句話,然後根據孩子發展重新調整,讓這些話換個方式說更有效。
4~7歲 看著我,讓我自己來
七歲的孩子開始上學,人生重要的工作就是學習。這階段學齡孩子的主要發展重點也就是跟學習相關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發展重點:自我管理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百百款,頭暈肚子痛、早上起不來、老師太嚴格……特別是抱怨不舒服時更讓爸媽心慌!該如何判斷他是不是真的生病了?
狀況1
老師也是人,沒有理由不能生氣,但需要選對時機和方法,如果任意生氣,不僅傷人,也有失老師的專業。
有個孩子剛要出門上學就嘆一口氣,媽媽問為什麼。
與孩子談情緒管理,單說不要生氣、告訴爸媽,這樣的語言恐怕他們未必能理解,二十五本繪本、小說、教養書,提供家長教戰守則,也讓孩子從故事中思考人際與情緒的真實狀況。
中低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