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手足互相比較的代價
華人父母常常拿手足或是孩子與他人做比較,希望孩子可以「見賢思齊」,
小心沒有達到求進步的效果,卻傷了親子或手足間的情感。
某日,有位家長苦惱的問我說:「我那兩個孩子經常跑來互相告狀,怎麼辦?」
我試探性的問說:「你是不是常拿他們之間做比較?」
他說:「對!我希望他們互相學習!」
我說:「還好!你沒有懲罰比輸的那一個,否則,他們不只是互相告狀,還會互相視如寇讎!」
沒進步反壞了手足之情
根據調查(註),台灣地區的孩子約有七成曾聽父母說過手足比較的話語,最常出現的比較是「學業表現」和「行為規矩」,並且要求劣者要向優者學習,例如:「你為什麼不學學你哥哥」、「你要多跟姊姊學習」、「弟弟的功課表現這麼好,為什麼你不行」、「你就是不多學學你妹妹,才會功課表現不好」等。孩子被比較之後,無論輸贏,都感覺不好:比贏的人多半覺得尷尬、難為情;比輸的人大多覺得生氣、不公平。比贏的愈是洋洋得意,比輸的愈是羞愧生氣,手足感情愈是破壞無遺。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手足比較中,比輸的孩子為了維護自尊、爭回面子,最常採用的策略不是見賢思齊,而是告狀。因為見賢思齊意含承認自己不如別人,而告狀意含否認別人比自己好,所以,前者會威脅自尊,而後者可以保護自尊。見賢思齊是聖人的言論,至少需要三大條件:第一,比較的標準受到接納;第二,比贏的人受到比輸的人認同;第三,比輸的人既謙虛又具有自信。許多父母自己都做不到見賢思齊,卻想像孩子做得到?
有些孩子即使不告狀,而顯現出更努力的樣子,心裡面也並非「見賢思齊」的心情,而是想擊敗對手,結果就形成了競爭的關係。有些父母也許真的是想利用手足競爭的關係去激勵孩子,但是,競爭的潛在代價就是:手足之間互相「不爽」,手足關係逐漸疏離或反目。
幫孩子擋下親友團評比
當父母有偏心的時候,對孩子所進行的比較將更具殺傷力,因為上述「見賢思齊」的前兩大條件將蕩然無存,而且比輸的人常會累積對父母的怨恨,攻擊的對象不僅是手足,而且擴及父母。如果父母恰巧又有使用體罰做為管教的策略,那麼,孩子中的輸家也會對贏家進行暴力攻擊。年紀小的時候,這種攻擊可能是背後的,趁父母不在場時進行;年紀大的時候,這種攻擊就變成公然互毆,宛如寇讎,手足之間競爭的資源也不再只是父母的恩寵與評價,而是包括父母的房子與遺產。
父母對孩子產生偏心的原因千奇百怪。有的父母偏愛老大,有的偏愛老么;有的父母偏愛男生,有的偏愛女生;有的父母迷信算命嘴,算命的說:「老大會剋父母壽命、老二會帶來財運,」父母就偏愛老二,討厭老大;有的父母偏愛好成績的孩子,有的父母偏愛長得和自己較像的那一個。不論如何,一有偏執心,言語和行動就會顯露比較。
華人父母似乎比歐美社會更愛比較,即使只有一個孩子,也可以拿大伯、二叔、三姑、四姨、鄰居、密友、同事或昔日同學的孩子來比一比。比贏了,就私下暗喜;比輸了,就要孩子學習。但歐美社會在個性主義的氛圍下,更強調獨特性,甚至連兒歌也經常出現「你和別人不同」、「你是獨一無二」之類的歌詞。人本主義尤其強調人的獨特性和不可被比較性。
在華人文化當中,父母即使願意珍惜孩子的獨特性,孩子仍然很難免於被比較。最常見的是親朋好友過來聚會,充滿善意卻不識相的讚美「妹妹長得比姊姊還漂亮哪」、「弟弟長得比哥哥還高咧」、「老大好像比較會讀書喔」、「老二好像比較有才氣喔」等。孩子總是顯得尷尬或不高興,若太明顯,父母還得提醒孩子一句:「要有禮貌。」其實,有勇氣的父母,大可提醒這些善良的人說:「孩子們不喜歡被比較,他們各有特色。」
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比較
有時候,孩子從學校回來,可能帶著悲傷的眼神告訴你:「老師和同學都問我說,為什麼姊姊的成績那麼好,但是我的成績那麼差!」有智慧的父母,這時還要協助孩子頂住學校壓力,堅定的告訴他:「不要和姊姊比,你們年紀不一樣;不要和任何人比,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你只要和自己比,今天有比昨天進步,這個星期有比上個星期進步,今年有比去年進步,你就是好孩子。」
孩子也可能受到文化浸染,自己開始不知不覺的和別人做比較,或者有一天從學校回來哭喪著臉告訴你說:「今天演講比賽,我輸給小明了。」這時,父母可以試著幫助孩子把比較的尺規打彎,例如回應說:「你會猜拳對不對?石頭贏剪刀,剪刀贏布,布贏石頭,比來比去,你覺得誰最厲害?演講比賽,你輸給小明;繪畫比賽,小明輸給小英;下棋比賽,小英輸給你,你覺得誰最厲害?」
總之,人際比較弊多於利,父母要珍惜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不求見賢思齊,但求各有特色、日有進步,鼓勵孩子欣賞自己並欣賞別人,避免將人際比較強加於孩子身上,尤其要避免偏袒與懲罰輸家,而且要排拒外人無端強加於孩子身上的比較,然後協助孩子對社會比較的尺規進行檢視、批判、轉向和多元化,讓孩子最終能夠超越社會比較。註:《 家中手足比較訊息與手足關係之研究—以學業表現為例》呂信慧(2002)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