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家庭 請把另一半當隊友
現代爸媽有多焦慮?根據《親子天下》針對爸媽的網路調查發現,每三個爸媽就有一個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經常處於「高度焦慮」狀態。孩子夜晚磨牙、白天摳指甲、猛敲自己的頭、常眨眼……都會讓他們非常擔心。
但矛盾的是,爸媽擔心孩子的教養和健康議題,演變成生活上的壓力,也反過來影響孩子身心。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觀察,他在診間看到孩子們真正嚴重的「病」,不僅來自身體,更來自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關係緊張所帶來的心理壓力。
精神分析學派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則深入剖析糾結背後的相互動力:小孩的身心症逼使父母面對問題,如果父母的緊張關係沒有解決,小孩的身體「就不能好起來」。
鄧惠文在新書《有你,更能做自己》中提到,夫妻關係是家庭其他關係的錨心。小孩身心發展出現問題、夫妻教養不同調或和上一代教養衝突……有時只是煙霧彈,模糊了問題核心。當夫妻培養出自我探索與反思能力、先整理安頓自己,反能為家庭打下穩固的幸福地基。
關於夫妻分工無奈、女性自覺反轉、保母文化、家庭誰掌舵等關鍵問題,以下是鄧惠文和黃瑽寧深入的精采對談。
請兩位談談在診間,你們觀察到的現代夫妻分工有哪些類型?因分工不同所產生的互動,跟過去有哪些不同?
黃瑽寧(以下簡稱黃):夫妻帶小孩來看病,有許多不同的組合。像是「傳統型」,爸爸帶小孩進來,媽媽剛好去洗手間,我問爸爸小孩的問題,爸爸一直看門後,或拚命翻閱保母紀錄本說:「等我老婆來好了。」他完全搞不清楚小孩的事,只負責接送;也有「水火不容型」,夫妻各執一詞的吵架,希望我當仲裁者;還有「冰火五重天型」,其中一方覺得很嚴重、另一方覺得沒事;另外有「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型」,有的孩子晚上才被爸媽接回家,爸媽指責照顧的保母或阿嬤:「她白天就發燒了嗎?你怎麼沒帶她去看醫生!」當然也有許多夫妻非常和諧、溝通良好,現在家庭樣貌真的很多元。
鄧惠文(以下簡稱鄧):當年我實習到小兒科跟診時,發現醫師交待事情都自動轉去對著媽媽講,藥粉泡多少水、怎麼吃、吃剩要放冰箱。後來研究所念性別研究,我還寫出「小兒科醫師助長了父母分工的不均」論點,現在有像黃醫師這樣細心觀察的醫生,也許情況會好很多。
傳統的父母分工是爸爸負責陪玩、媽媽管吃穿等生活必需,小孩會比較倚賴媽媽,但媽媽同時又容易讓小孩感到失望,因為媽媽無法總是在小孩哭、餓之前,就準確預測並滿足孩子的需求,相對負責玩的爸爸則會讓小孩很興奮。來找我諮商的許多現代夫妻,在分工上都有一些拉扯,因為媽媽也想做一些讓孩子興奮的工作,不想只當讓孩子失望的角色,而許多爸爸也希望做更多可以跟孩子緊密連結的細緻照顧。
但這些不同的分工模式可能帶來一些問題。比如說有一個媽媽抱怨帶孩子非常辛苦,她必須壓縮工時來照護孩子,最後只能選擇兼職工作,才能全心全意顧好小孩。有次她要請假回家調藥粉給小孩吃,我問她老公做什麼工作?她說是在化工實驗室泡藥劑,我問她:「你老公的藥劑是準到幾ppm(1ppm=百萬分之一)都不能有問題,你認為他泡藥粉或奶粉的濃度、精準度會比你差嗎?」在此之前這個老公的育兒功能完全是被關閉的。
兩位醫師所見,夫妻分工最大的衝突是什麼?
夫妻分工要翻轉有時很無奈。像我們這種很想參與家庭的父親會發現,再怎麼努力陪小孩,當孩子累了、想睡覺的時候就會說:「爸爸走開。」然後轉頭去找媽媽。有個媽媽朋友在臉書上分享她如何用一句話惹怒老公:「爸爸要去買東西,有沒有人要跟?」小孩被爸爸帶走,媽媽就賺到自由了。
像我看到太太有點手忙腳亂,需要一段時間安靜,就會主動帶小孩出去,小孩願意跟,我就覺得我成功了,這時爸爸發揮玩樂功能,但同時也讓媽媽喘口氣。我媽媽從小就叫我做家事,婚後我也會做,但偶爾會脫口說出今天我有「幫你」洗碗這種政治不正確的詞。總之,如果夫妻分工分得心不甘、情不願,其中一方又不是那麼感恩、尊重對方付出的話,感覺會很不好。
黃醫師說到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因為夫妻要「分工」,所以「角色功能不同」,然而一旦分工僵化了,有一方不滿意被固定的角色,問題就來了。我猜媽媽們應該也很想帶小孩出去買東西,然後老公在家洗床單、消毒玩具。再加上如果夫妻分工不是雙邊協商,而是複製原生家庭的習慣,會重演不愉快的過去,小孩也會被捲進來配合演出。因此有些孩子會表現出身心症狀,來逼使爸爸媽媽趕快面對問題,如果問題不解決,身體也就無法好起來了。
夫妻關係不協調竟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症狀,能不能舉例說明?
有一個孩子肚子痛,爸媽帶他跑了很多家醫院,到馬偕醫院做了很多檢查,我認真花了很多時間問,還是找不出病因,我隱約覺得是心理的問題。等孩子離開後,阿嬤回頭問:「跟爸爸媽媽要離婚有沒有關係?」我問了十五分鐘阿嬤都沒提到離婚,我理解有些家長跟我的關係還沒建立,在孩子生病的緊張時刻,他們通常只想趕快解決身體問題,不見得想面對心理問題。
花十五分鐘問診其實相當奢侈,即便在精神科也不太有辦法這樣做。夫妻分工的不協調會在幾個層面上影響小孩:第一,爸媽會把自己內心的小孩投射到自己的小孩身上,所以沒辦法在夫妻關係中解決需求、獲得滿足的人,會一直在孩子身上看到「我小孩缺了什麼」。
舉例來說,一位太太覺得先生不關心她、不跟她談情緒,她也覺得小孩的語言表達和發展比較差。於是她理直氣壯的帶孩子看病,醫生講了一大堆,指定要上語言治療課,她都不是很在乎,只問說:「這跟爸爸少講話有關嗎?」如果醫生說有關,那她下星期就會帶先生來,「你再跟他講」。一個母親可以察覺到小孩需要什麼是很好的,但如果這個缺乏是自己的投射,小孩會巧妙的接受這個訊號,無意識的被影響、限制。這時我們會建議媽媽把自己的投射收回去,先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
第二,夫妻間的分裂會讓小孩內心的完整連結被扯斷,也就是小孩會有兩面性格,跟爸爸在一起是一個樣、跟媽媽又完全不一樣。小孩知道父母無法共存,他未來在人際關係或社會角色上會非常辛苦,沒辦法認識自己到底是誰。第三,如果父母之間有一些不安,即便是很細微的訊號,小孩都會接收到的。
從夫妻到父母,是親密關係「轉大人」的關鍵階段,夫妻容易遇到哪些挑戰?
夫妻還沒真正變成父母前,都還可以當小孩,可是當父母之後,人生的課題不再是「我的需求如何被滿足」,而是「我有沒有能力滿足別人的需求」。夫妻變父母之後最常見的怨恨是,在有了小孩後,兩人都被激發出一些潛力,你可能本來都不做家事,為了小孩卻什麼都願意,這會讓配偶覺得「那我算什麼」!
有個個案跟我說,她老公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做什麼都不主動跟她講,下班後她打電話問他怎麼還不回家吃晚飯,老公只會回答「加班啊」或「值班啊」。有小孩後,她發現他出門前就會把小孩抱起來說:「你看現在八點,爸爸今天要值班,等時鐘走到這裡爸爸就會回來,懂嗎?你要乖乖的。」太太在旁邊看覺得很為孩子高興,但也為自己憤怒,因為老公不是沒有溝通能力,只是跟她沒有溝通意願。
要是夫妻沒有順利轉成父母模式,教養就容易不同調,某一方會想把小孩拉到自己這邊。健康的家庭,夫妻應是平行的穩固軸線,然後各自跟小孩連成軸線,如果系統失衡,夫妻某一方跟小孩的線特別強大、卻跟另一方線很弱,小孩發展會受牽絆、無法邁向獨立,容易變成父母的拯救者、黏著劑。這也會反應在祖孫三代相處上,我聽過有夫妻為了小孩要不要吃冰,而跟長輩意見不同,最後鬧離婚的案例。
吃冰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夫妻在有小孩後會遇到溝通困境,教養不只夫妻兩人討論,家庭這艘船上又多了好多人。有些雙薪家庭會把孩子交給阿公、阿嬤帶,他們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比你們長,自然伸手介入孫子的健康、營養、教養各領域,你又沒辦法跟他們說不,可是明明你才是這艘船的船長啊!如果夫妻又沒有共識,「那是我媽耶,只是吃個冰有那麼嚴重嗎?」等於把全家拖進夫妻的戰場,夫妻溝通變得很複雜。
掌舵也是很有趣的議題。我建議現代夫妻可以反思一下,我們好像希望當船長,爸媽進來划槳就好,在我們上班時可以助一份力,但要照我們的方法帶小孩,決定事情的時候希望他們退到旁邊。我覺得不太合理,這就是爸媽自己還沒有轉大人的跡象。如果要當船長,就要能擔得起某些東西,讓阿公、阿嬤含飴弄孫就好。
黃醫師有一兒一女,請問在夫妻轉變為爸媽的過程上你有什麼親身體驗和學習嗎?
我跟太太結婚一年就生了大兒子,沒時間展現嬰兒自我,就無縫接軌轉大人了。在太太請育嬰假的過程中,我們有很多摸索、爭執和衝突,但多年磨合下來,我更認識自己、也多認識對方,現在有倒吃甘蔗的感覺。
當初我們最大爭執點是在生第二胎的時候。她第一胎請育嬰假,從職場的明日之星變成在家育嬰的媽媽,很想趕快回職場。但是生第二胎時,我又請求她再請一次育嬰假,等到第二個育嬰假尾巴,我非常感謝她並跟她說:「以後你要做什麼我都全力配合你。」後來靠長輩短暫幫忙、她也去做了一段part-time(兼任)工作,有一天她說:「公司少了我一個沒有差,可是家裡少了我一個好像差很多。」於是她自己決定離開職場。我跟太太都是基督徒,信仰是引領我們家向前的大架構,在這個共同目標下,減少了很多夫妻衝突的強度和時間。
就鄧醫師觀察,很多現代女性反而是有意識的選擇回家帶小孩,這是怎樣的轉變?
黃醫師所說我感觸很多。之前流行把小孩交給保母或阿公、阿嬤照顧,女性做完月子就趕快回職場。但我觀察到一個反轉的現象:現代女性為了能在生活和教養上有更大的掌握,要用「我自己」的方式帶小孩,很多女性選擇直接放棄事業,或轉換事業以利帶小孩。
我個人不是很贊成保母文化,這可能要被女性主義者抓起來釘十字架,但世間真的有那麼多重要的事,需要讓孩子每天早上起來裝好小包包、哭哭啼啼不想跟父母分離的被送到保母家?保母家還有兩、三個小孩,並不是所有保母都那麼容易搭配父母的理想或個性,小孩就一直等著父母下班,把他接回家……
真正讓一個女性很快樂滿足的地方,是能夠實踐她所有想發揮天賦的地方,我相信「當母親」絕對是其中一個選項。如果我們把經濟看得很重,有些老人家甚至認為「都生完了還不回去上班,你不知道我兒子多辛苦嗎?」我認為現代女性的選擇不能再像二十年前那樣直覺思考,因為每個家庭不同,每個女性的選擇都有獨特的意義。
我也認同現代女性不要再走回頭路,現代女性有自主權,是要給女性「自由」,如果因為考慮別人怎麼看你,被長輩、朋友、先生、社會影響,就算不情願也非得扮演那個角色,不就反過來失去了自由。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如果情況沒那麼糟,女性在做決定的時候,應該要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看過有些媽媽被育兒理想化數字綁架,每天焦慮的努力讓孩子攝取多少卡路里、睡幾小時、晒幾小時太陽……育兒風格似乎可以反應她們的心理狀況。爸媽本身如果焦慮,建議先把小孩放一邊,你可能要跟鄧醫師談很久,才終於了解為何我要用這個方式對待孩子,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焦慮。
為何在當了爸媽以後,都想掙脫自己爸媽的角色,既想超越又被綁架,常常很糾結、又自責又挫折?
當爸媽之後,許多人開始思考自己跟原生家庭父母的關係,有些人會充滿怨懟。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全能,期待中的完美父母是:當我有需求的時候,爸媽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挫傷我、不了解我;當我想發展一個潛能,要給我最好的資源;當我不想要做某件事,會幫我抵抗學校和外面的壓力。
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斷的面對父母的「失落」。父母也是一般人,只是他們當上父母後、被加上「皇冠」:你是父、你是母,從此我的一輩子怎麼樣,你們都有責任。但是我們必須相信自己在社會考驗中survive(存活)下來,我做得還不錯,而他們也一定「做對了某些事情」。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才能真正和自己的父母和解,教養自己的下一代也不會有包袱,因為「我已經夠好、夠完整了,我跟阿公、阿嬤的事情就到我這裡清算乾淨,到你這邊就沒有欠債了。」唯有父母能夠安頓自己、讓自己滿足、無所缺憾,才能放手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