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by 施逸筠 (親子天下)
常在媒體上看到年輕學子表現多才多藝,總激起家長們的焦慮,「是不是該讓孩子去學點什麼?」坊間更不乏安親和才藝合一的補習班,然而孩子去才藝班是否真能學到技能?家長應先檢視孩子的狀況。
現代父母回想童年時光,放學後常能和鄰居同伴們四處玩耍,到父母喊吃飯了才回家。但現代小孩普遍「三缺」:缺場地、缺玩伴、缺時間,安親班和才藝班等,成為填補放學後時間的主力選項,也因此形成了小忙孩現象。
家長陪著孩子在才藝班間趕場,付出金錢、體力和寶貴時間,除了希望為孩子圓一個「擁有個人才藝」、「某某項目很強」的夢想,父母也期待在各種課程的探索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溝通力等,現今國際化趨勢下最重要的能力。研究也的確證明,才藝課程可以有效刺激腦部發展,培養出聰明又有獨立思考、判斷力的小孩。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6.14 (更新 2020.08.18)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整理 (親子天下)
小學下課了,從充滿課本和測驗的學校被帶到一樣充滿考卷的安親班。許多家長開始思考,自己的孩子是否要過這樣的童年?另類安親方式在坊間出現,「體驗生活」的新學習方式,漸漸在主流市場中走出自己的路。
目前坊間安親班大多提供三合一服務:安親、補習加才藝;寫完作業是基本款,還有各式複習評量卷,英文、數學等進階課程,加上科學實驗、運動、美勞、音樂等才藝。
不過安親班也常傳出交通安全、體罰、不當管教等問題,品質不一令家長擔憂。不是每個家長都喜歡孩子下課後待在小小室內,拚課業、學才藝。愈來愈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童年的豐富體驗,而不是多寫評量。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鄧惠文2019/07/01 親子天下雜誌 107 期
第一次帶小孩去幼兒園的時候, 可以看到非常有趣的畫面,就是整間教室的小孩都在哭。有的小孩邊哭,邊觀察旁邊的人,情緒沒有很激烈;也有小孩像無尾熊一樣扒住爸媽或阿嬤身上,怎樣都不肯下來。我的女兒第一天沒有哭,可是要求我絕對不可以走開,我承諾中午前都不會走,但在這中間,目睹了許多父母偷偷落跑,或是小孩被硬生生拔開的血肉模糊畫面。
第二天再去學校時,有些孩子本來不哭了,反而是媽媽一直過去問:「你ok嗎?你不會哭喔?」然後,小孩又哭了。
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說,看到小孩不哭的那一刻,雖然有一點釋懷,但看到其他還在哭的小孩,心裡會有奇怪的聲音浮現:「難道你比較不愛我嗎?」「原來,你一天就可以脫離媽媽了?哪天結婚的時候,也是這樣笑著就走,不會回頭吧?」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8.27
by 王佑筠
9月,對大部份的人來說,不過是日曆的更替,但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來說,內心交雜著期待與擔心。看著孩子逐漸長大,進入全新的學習階段,承擔著不安,放手讓孩子去體驗更寬廣的世界,是一種很難的愛,也是一種夠好的愛。
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是日曆的更替;而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來說,是什麼呢?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7.02
by 黃敦晴 (親子天下)
數學愈來愈重要,但也有人看到數學就頭痛,以為「沒有天分」而放棄數學。這麼一來,遭殃的不是成績,而是錯過一輩子的機會。幸好,哈佛和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已經證實,數學腦是可以鍛鍊的……
他看著做到一半的直式除法發呆,看看旁邊那題圖形也不知道該怎麼解,忍不住放下鉛筆,原本因為專注解題而聳著的肩膀,也跟著臉一起垮了下來。「我就是不會,我天生就不是個數學型的人!」
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嗎?也許是孩子,也許是我們自己,自認沒有數學細胞,在掙扎一陣子以後,決定,還是放棄了吧!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8.14 (更新 2020.04.27)
by 嚴選作者 -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親子天下嚴選)
孩子覺察到和爸媽之間的親子衝突不斷,關鍵在於自己的成績一直沒有好轉的跡象,也注意到到爸媽並沒有想要調整彼此的關係,只是一味的比較,自己的成績怎麼總是不如人。但孩子真的沒有努力嗎?
說真的,當爸媽因為阿元的成績沒有起色,決定開始限制他使用手機,以及剝奪每個禮拜的零用錢。對阿元來說,反正,也無所謂了。
其實,阿元在課業上,並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總覺得自己的努力、付出、辛苦,眼前的爸媽實在是沒有任何想要瞭解的動機,而只是想知道最後的成績。分數,決定了一切。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11.26
by 黃敦晴 (親子天下)
英國的調查顯示,老師們也是台灣之光!跟主要國家相比,台灣老師擁有高居全世界排名第3的社會地位,受肯定、薪資好、是家長鼓勵孩子投入的工作。儘管台灣老師實際的工作比大家想像的錢少、事多,卻吸引了優秀人才,為學生跟社會帶了許多好處……
在台灣,或許有人認為老師的地位大不如前。不過,跟主要國家相比,台灣老師堪稱國際同儕的模範生,在諸多面向獲得的社會肯定,在世界名列前茅!
根據英國的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跟專注教育的瓦爾基基金會(Varkey Foundation)針對35個國家、35,000人進行的調查,台灣老師的「社會觀感」在主要的14個職業中,獲得社會與學生們的好評,更是全球第3名,僅次於中國大陸與馬來西亞,第4、第5名則是俄羅斯與印尼。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6.13
by 李宜蓁 (親子天下)
家長和老師看學生的角度不同,一個是自己的唯一,一個則是20或30分之一,但是在這個網路時代,1999、小一聯盟、爆料公社、找民代......輕易成為家長投訴老師和媒體尋找新聞的管道。如何不讓親師溝通兩敗俱傷?
在電視或網路新聞及臉書家長社群粉絲頁,最近常可見針對不適任老師的爆料,下方留言很快被灌爆,鄉民在不清楚全貌下七嘴八舌鼓動「找記者」、「告死他」,事件一下被瘋傳,當事人老師、學生、家長很快就被起底。
社群快速的傳播力,表面上好像是協助相對弱勢的家長找到「發話權」,卻可能因為衝動盛怒下的發文,摧毀了親師溝通的最後機會,不得不謹慎。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7.09
by 莫茲婷 (四塊玉文創《青少年的情緒風暴》)
面對自閉症的孩子,父母往往不知所措,除了要應付孩子的情緒及學習問題,更擔心未來生活的適應;諮商師莫茲婷想告訴爸媽,其實別擔憂,學習換個角度看自閉症,或許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另一個世界
用陪伴中的「優勢觀點」對待自閉症孩子
小光不像一般的孩子,能不費吹灰之力和別人溝通。兒童時期的他不愛說話、即便開口,也表達不清。他更怕陌生人,一見到就躲起來。當聽到雷聲、鞭炮聲、劇烈的聲響,會驚慌失措,兩手摀著耳朵久久不放……。這些總總,使他在進入學校或任何群體時,總是要費盡一番心力,才得以安穩下來。
「他在三歲時,我們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說他是自閉症。所以,無論他入學或去到任何一個群體,我都會跟老師說:小光有自閉症,請大家多幫助他。」同樣的,我第一次和他們母子倆見面時,媽媽也這樣告訴我。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9.01
by 邱紹雯、陳珮雯 (親子天下雜誌)
過動症要不要吃藥,各界一直有不同見解,在討論用藥之前,還有一些必須關心的事,包括如何確診,如何評估家庭有多少資源能協助孩子不用藥物治療。
家有過動兒,吃藥與不吃藥是每個父母的為難。
關於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藥物,網路上流傳著各種負面資訊:有安非他命成分,吃了易成癮;副作用強烈,小孩會吃不下飯而影響身高;吃了藥之後小孩乖到像變了一個人,令人心疼……更常見對媽媽的一種指責:「給小孩吃藥是為了方便管教,就是不用心的媽媽。」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