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天才領袖 / 作者:天才領袖團隊

孩子常對於未發生的事件過度擔心,像是擔心在學校會交不到朋友,考試會不會考不好,內心總是感到緊張和焦慮,這類的孩子有很高比例的性格是緊張焦慮型,這些情緒會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自信心低落......等問題。他們在面對緊張焦慮的情緒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與排解,家長也常會忽略這一塊,其實是因為緊張焦慮情緒是壓抑、是隱性不容易發現,不像恐懼的情緒是顯性,很好察覺。當孩子緊張焦慮時,需要的不是叫他勇敢或不用怕!一起來學學該如何正確引導他們管理自己的焦慮情緒,學會自我調適。

 

孩子容易緊張焦慮常見的狀況:

1、孩子緊張時就會摳手

2、做事前常常擔心自己會做不好

3、總是往不好的結果去想

4、不敢嘗試,甚至會逃避

5、常常不知道怎麼辦、不應答

6、常常需要有人陪才肯做

7、常常擔心做錯會被罵

8、因為緊張焦慮而產生更多負面想法及情緒

9、經常怕東怕西,常說會害怕

10、明明都會,但就是不敢表現出來

 

孩子「容易緊張、焦慮」引導方法

1. 情緒教育:不要嫌棄,理解孩子的焦慮

當孩子表現出緊張或焦慮時,大人要避免直接告訴他們「不要緊張」或「這沒什麼大不了」。相反地,我們要先認同孩子的情緒,讓他們感受到理解與支持,焦慮本身是一種保護機制,當我們同理孩子的感受時,他們會更願意敞開心扉,說出內心的想法,從中學會正確表達情緒。

 

2. 轉變想法:帶他看清所有結果

容易焦慮、緊張的孩子在思考時,常常只會想到最壞的結果,這往往會讓他們更焦慮,這時候大人可以引導他們思考各種可能的情境,從最好到最壞,再去評估這些結果的實際發生機率,並結合過往的經驗,從中轉變孩子的想法,例如:孩子很擔心下週的考試,可以跟他說你看上次我們提早做準備是不是就考的不錯,媽媽陪你一起安排複習的進度,用孩子以前成功的例子來鼓勵,他們會更容易聽進去,透過想法的轉變能降低焦慮,也能幫助孩子學會以理性應對壓力。

 

3. 正向對話:鼓勵孩子,提供宣洩時間

處於焦慮情緒中的孩子,往往會忽略自己的優點,只專注於「負面」的部分。所以我們要及時鼓勵他們已經做得好的部分,並大大給予正向的肯定。

除此之外,也要留出適當的時間讓他們宣洩緊張焦慮的情緒,例如每天給孩子5分鐘的時間分享一天中令他們感到不安的事物,這樣有助於減少內心壓力,透過這個練習可以讓孩子懂得其實我們不用24小時都處於焦慮緊張的情緒內,一天都會有5分鐘的時間可以思考擔心的事情,訓練孩子的大腦把正在擔心的事情往後延,現在要先把專注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4. 引導方法:以行動化解緊張

面對孩子的焦慮,最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行動」。帶領孩子學會做出計劃,從簡單的步驟開始,讓他們明確知道該怎麼做來應對緊張焦慮的來源。透過具體行動,能讓孩子更有掌控感,還能讓他們在實踐中逐漸克服這些情緒。

孩子的緊張與焦慮情緒並非能在一夜之間完全消除,但透過上述的引導方法,我們能有效訓練孩子管理情緒,從情緒教育到正向引導,這些方法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內在的擔心不安,並建立起面對挑戰的信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輔導小錦囊 親子教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景美國小輔導室 的頭像
    景美國小輔導室

    景美國小輔導小錦囊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