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手機,教養就沒轍? 如何和孩子談社群沉迷

首先,父母不應該把「講不聽」和「叛逆」混為一談。在這個時代,手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自我的延伸。孩子到了10歲、11歲,自我意識變強,就一定會捍衛自我領域⋯⋯

「抖音一響,父母白養」一語是二〇二二年三月才冒出來,出處是作家兼教師林怡辰的臉書文章。它快速成為流行語,可見社會普遍查覺到孩童沉迷於社群媒體這個警訊。社群媒體也不只抖音,還有小紅書、IG、YouTube,以及專用來群組聊天的LINE。

二〇二三年七月,兒福聯盟發表調查報告,說台灣小孩平均每天上網時間高達四.六小時,這還是扣除線上課程、做功課查資料的時間。如果這是真的,孩子除了上課、睡覺、吃飯、刷牙、洗澡,其他時間可能都已掛在網上──等一下,搞不好連吃飯、刷牙也盯著手機,不然哪有時間洗澡?

「父母白養」則代表台灣近三十年蔚為主流的教養方式:多多陪伴小孩,跟孩子做朋友,只要碰到手機就馬上沒輒。爸媽突然發現,一路尊重孩子這麼多年,如今自己對孩子竟無法發揮任何影響力。板起臉來嚴管,又怕孩子以極端手法抗議。這時難免懷疑,是不是把孩子寵壞了?

其實,手機加上社群媒體,大人遇到都很容易忘記時間了,青少年大腦尚未成熟,無法自拔只能說是人之常情。這種科技是不曾出現在威權時代,如果有出現,小孩因為從小習慣嚴管,手機被沒收不會跳樓是真的,但一定也會對父母充滿痛恨,天天渴望翅膀硬了要遠走高飛。這樣,骨子裡不也一樣是「父母白養」?

我們總說孩子在家可以就近照看,這個「照看」當然包含提供他律,確保孩子不會走偏。但這年頭,小孩到了年紀就一定要買智慧型手機,有了手機也一定要玩社群媒體,玩了社群媒體就一定會沉迷。「父母白養」意思就是碰到沉迷手機,他律已完全無效。說這是教養史上「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應不為過。

說是變局,因為自律對於還沒離家的小孩來說,從未像今天這樣重要。但父母可以怎麼做,去加快孩子養成手機使用的自律?

首先,父母不應該把「講不聽」和「叛逆」混為一談。我聽過太多父母說小孩「進入叛逆期」了。「叛逆」是造反的意思,說孩子玩手機都講不聽叫叛逆,就好比說駕駛人繳過罰金卻依然違停算是顛覆政權。

如果孩子覺得手機不好玩,卻為了惹你生氣而故意玩,就真的是叛逆。回嘴「你沒資格管我」也算。但如果是為了愛玩手機而玩,「你沒必要管」最大可能應該是他認為那是他的自我領域。

父母若把自我領域劃分的歧見全認定為叛逆,就算嘴巴講著和孩子做朋友,腦袋裡還是威權。這種父母也許態度柔軟,心目中的正常親子關係卻是孩子必須聽話。哪有朋友關係是一邊必須聽話的?

何況,父母認知的「不聽話」,孩子那邊的認知可能是「沒什麼好討論」,他不覺得有礙到誰。你說有礙到他的功課,他認為他更了解他自己,不給他玩,他會更無心做功課。

在這個時代,手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自我的延伸。孩子到了十歲、十一歲,自我意識變強,就一定會捍衛自我領域。

其實,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存在自我領域,只是劃分方式不一樣。女人不願跟丈夫分享的話題,經常可以跟閨蜜聊得很開心,也有些話題只限於夫妻之間,外人關心一律只答「還好、沒事」。這就是因關係而異的自我領域劃分。藝術家則可能一大堆感受、想法都不想找人聊,只想轉化為創作。禪修者則想轉化為慢慢吸氣再慢慢呼出。

所以,爸媽應該接受孩子有自我領域這個事實。好消息是,自我領域在青少年時期是很有彈性的,因為還在摸索。爸媽最應該忌諱的,是讓孩子感覺受到侵犯,從此充滿防衛心。你都還沒開始關心,他就趕忙講:「你沒必要管。」

現問題變成:要如何加強孩子的自律,同時不讓他感覺受到侵犯?

既然目標是關於手機使用的自律,親子之間當然應該聊手機。不聊不代表尊重,只代表不關心。為了強調你的關心,不時可以問一下:「今天你花多少時間玩手機?」如果真玩很久,可以繼續問,有沒自覺花太多時間?有沒想要改善?這些,應該不會讓孩子感覺受到侵犯。

把自己跟孩子劃在同一國

再來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要給任何針對孩子個人的評斷,別講「你就是如何如何」之類的。你要評斷的是手機,而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說明抖音(或IG)的獲利模式,說他們為了吸引用戶眼球,運用了哪些心理機制:區分我群與他者、蒐集人際關係資訊、透過人比人去進行自我理解,這些都是人類本能。

如果要舉例說明手機誤事,盡量舉你自己為例,捷運坐過站之類的。這樣,才可以把你和孩子劃為同一國,把手機劃成另一國。如果舉孩子為例,只會把孩子與手機劃為同一國,你自己變成另一國。

再來,是把握任何跟手機或網路使用有關的時事,拿來跟孩子討論。這種時事幾乎每週都有,就看你有沒在留意:抖音挑戰鬧出人命、網路騙財騙色、網路霸凌。跟孩子討論時事,除了是提醒孩子注意網路的各種陷阱,也是要引導孩子講出自己的觀察:有沒同學為了拚人氣做出蠢事、有沒加入自己不喜歡卻不方便退出的群組、有沒聽說有同學結交到奇怪的網友。

孩子既然成天掛網上,當然網上閱歷豐富。想引導他分享,討論時事是最好方式。

FOMO背後的科學也應該拿來跟孩子討論。FOMO是每個孩子如今都應該學會的英文單字,也就是「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孩子應該要知道,少滑一下手機就擔心錯過什麼,是被恐懼所制約。社群媒體最厲害的一點,就是有辦法利用人類對於團體歸屬感的需求,去營造這種恐懼。這種恐懼跟家庭和不和樂、父母愛不愛小孩無關,跟孩子本性(也就是基因)較有關。

孩子若想證明自己沒被這種恐懼制約,最好方式是JOMO一次給父母看看,一次就好。JOMO也是新單字,是「錯失愉悅」(joy of missing out)的縮寫。美國已出版兩本講JOMO的書,教人如何整天不滑手機,明明沒看到一堆訊息或短影音,但還是過很好。

享受過一次JOMO,雖然還是可能繼續貪玩手機,但至少已獲得自律的經驗,也理解到自律純是看意願,也不會痛苦。

關鍵字:

arrow
arrow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