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學

華人的教育觀念以課業為重,因此當孩子拒絕上學,總讓父母不知所措。不過,每個拒學的孩子都有他踏不出家門的原因,也可能是疾病所致,有賴父母靜下心陪伴,協助孩子克服問題、破繭而出。

成因

Q孩子為什麼會拒絕上學?

沒有孩子天生會對上學感到恐懼,因為學校並不可怕。

全台最有名的拒學案例就是台灣天才IT大臣、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她因在校被欺負而拒學,但在父母支持下,轉向在家自學。

但孩子拒學的背後有許多複雜因素。依據教育部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歸類,將中輟歸為4大因素。

①個人因素:最常見的中輟因素。孩子因3C成癮造成作息不正常,或是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例如焦慮症、憂鬱症、思覺失調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自閉症等;另可能是生理疾病造成,包括氣喘、癌症等。

②家庭因素:是第2常見的中輟因素。家長的生活習性不良或管教失當,會影響孩子的正常作息。倘若經濟不佳,孩子也必須工作分擔家計。另外若家長婚姻失和,有孩子會故意裝病不到校,想博得關心。

③學校因素:孩子不適應新的學校環境,或遇到學習挫折、師生關係不睦、與同儕關係不佳等,導致對學校生活不感興趣而缺曠課。

④社會因素:部分孩子交到不良朋友,或受輟學的同學影響,加入青少年組織或流連網咖。有的女孩則因未成年懷孕而中斷上學。

Q何時為孩子容易拒學的階段?

一份2015年歐洲統計報告資料顯示,拒學行為最常落在「幼稚園進國小」及「國小進入國中」這兩個階段。「因為這兩階段為孩子轉換到新學校,環境及壓力都要重新適應,」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解釋道。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倪信章依據臨床經驗分析,小學生拒學較易幫他重返校園,但國一學生就相對棘手。至於國三學生因即將進入高中職,適合討論未來是要走技職或出社會工作,方案多元,處理起來較不頭疼。

國外統計,拒學比率落在1~5%。相較於台灣,據2019年統計資料顯示,該年共有177萬8,634名中小學生,新增中輟人數為3,086人,中輟比率為1.7‰。「數字看似低於國外,但可能是受通報定義及通報率所致,」倪信章補充道。

治療

Q孩子拒絕上學需接受治療嗎?

拒學的兒童青少年,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和精神疾病無關。但導師、特教老師或心理師等,即便在教育現場有豐富經驗,對精神疾病敏感度仍不如兒少精神科專科醫師。

「只要家長發覺孩子不對勁、不上學、而且總是勸不動,建議及早找醫師診察,」倪信章強調:「這不是替孩子貼上疾病標籤,而是協助排除精神疾病問題。」

「基本上排除精神疾病後,多是家庭問題影響,」臧汝芬說,門診常見孩子的家人生活型態不正常,或父母都是低頭族等,親子一天的互動講不到三句話。

近年來孩子網路遊戲成癮的問題變嚴重,「當孩子覺得讀書不如網路遊戲有趣,新學期當然就無法適應學校生活,」臧汝芬說道。

Q面對拒學的孩子,兒少精神科醫師會提供哪些處置方式?

兒少精神科醫師會先幫孩子診斷再治療,不同狀況會有不同的處置方式。

臧汝芬舉例,研究調查顯示,當ADHD的孩子3C成癮,上國中的偏差行為高達32%,且有三分之一的人出現拒學。除了要避免孩子過度使用3C,也必須針對ADHD做藥物治療,「若沒有治療到根本,只處理拒學的表面現象,沒有意義。」倪信章補充,包括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或嚴重憂鬱症等都得用藥治療,若是焦慮導致的社交緊張,則會教孩子如何自我放鬆。倘若孩子沒病,只是不知道如何面對人際關係,就會教導社交技巧。

陪伴

Q能預防孩子出現拒學現象嗎?

「當然可以!」臧汝芬舉例,ADHD的藥物治療效果佳,及早治療能減少孩子因學習挫折而拒學。若孩子遇到霸凌,則可接受心理輔導及個別治療,以穩定情緒。特別是寒暑假結束的前一週,家長應提醒孩子收心,方法包括調整3C的使用時間、早點上床睡覺等。

最好的方式還是培養孩子擁有多元的興趣,並且擁有健康生活習慣。倪信章鼓勵家長每天花5~10分鐘的時間和孩子進行「不帶評價的亂聊」。家長放下身段,讓親子成為好朋友,孩子不只有安全感,當發生任何困難或不對勁的狀況,家長也能第一時間知道。

Q家中的孩子拒絕上學,我該怎麼陪伴及照顧他?

當孩子不上學,家長應遵守的原則是了解、陪伴、尊重及接納,一味指責只會破壞親子關係,還可能模糊該關心的焦點。倪信章建議先了解:「孩子發生什麼事?」、「拒學理由是什麼?」再聊:「爸媽能幫你什麼嗎?」、「未來想要怎麼過日子?」、「如何才能快樂又有意義?」有時孩子想清楚後就會回學校了。

當孩子拒學嚴重,家長務必帶孩子去找具兒少精神科專業的醫師協助。「不找專業醫師,多半只會徒勞無功,」臧汝芬說:「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孩子,也不要不管他。」

---------------

陪伴拒學兒少,家長可這樣做

第1步 了解與陪伴,例: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

第2步 尊重與接納,例:詢問孩子未來想怎麼過日子?

第3步 不一味指責,恐模糊焦點、破壞親子關係。

第4步 尋求協助,若無法自行處理,應尋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協助。

資料來源: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倪信章

關鍵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輔導小錦囊 親職教育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