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世代9大情緒困擾如何解?

針對學齡前、國小和國中孩子因使用網路衍生的教養問題和情緒困擾,心理師、兒童心智科醫師提供以下解方建議,幫助家長與孩子一起面對社群時代帶來的情緒風暴。

「我最怕分組,常常是剩下的那一個,好像被排擠。」「我也不想一直用手機,但就是忍不住,爸媽管我又覺得更煩!」這些話,身為家長的你熟悉嗎?根據《親子天下》「二○二一社群世代心理安全感萬人調查」,近半兒少對自己沒自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不敢踏出舒適圈,孩子的安全感正快速流失。身為網路原生世代的他們,對社群軟體的依賴前所未有,調查中也顯示,愈依賴社群,孩子的自我評價、耐挫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也愈低。

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觀察,網路母語化讓孩子接收訊息多、見識廣,但隨著社交平台與通訊軟體大量普及,LINE、IG、臉書私訊等,把孩子們的人際關係從學校延伸到其他空間,家裡、臥室、補習班,只要能上網的地方,人際互動隨時能發生。這種綿密的包圍,讓孩子的注意力更聚焦在人際關係上,並且放大了對人際關係的評價,形成人際關係「過曝」的問題,可能影響到青少年的情緒問題,變得更加不安、焦慮,霸凌也更容易發生。

然而,手機使用確實是現今親子衝突的大問題,諮商心理師陳雪如認為,幾歲給手機沒有標準,重點是孩子是否能負起責任,無論給或不給,建議父母跟孩子一起討論,孩子擁有手機之後,對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如果家長擔心孩子會過度沉迷網路,就把這份擔憂告訴孩子,並說明怎樣的狀況就是沉迷,讓孩子思考該怎麼做,才能避免父母擔心的情況發生。陳雪如觀察,對於這群出生在網路時代的孩子,爸媽要做的不是防堵,而是引導孩子學習正確使用手機,建議在家要堅定執行使用手機的規範。

因此,我們整理出學齡前、國小和國中階段孩子常發生的3C和社群使用與情緒困擾,訪問心理師、兒童心智科醫師等專家給予解方建議,幫助家長與孩子一起面對社群時代帶來的情緒風暴。

-----------------------------

學齡前

 

困擾1 : 沒3C就崩潰

全家外出用餐,2歲的兒子坐不住,雖然我知道用3C當保母不好,但看一下應該沒關係吧?果然兒子看得目不轉睛,20分鐘後,我想把手機收回,兒子竟暴怒大哭、吵著要繼續看,該怎麼辦才好?

● 心理分析師

學齡前孩子尚在學習調適和管理情緒,遇到與自己期待不符的事情,會用哭鬧表達是很正常的。臨床心理師周彥君分析,對孩子來說,外出用餐時,大人的聊天絕對不好玩,看影片一定有趣多了,家長要先理解,如果我們期待孩子飯後能乖乖坐著,其實是不合理的期待。

孩子坐不住的原因是無聊,不一定要靠看影片才能讓孩子覺得好玩,家長可想辦法透過各種方式,例如:準備方便攜帶的積木、貼紙出門,或帶孩子適時四處走走看看,減少坐定的時間。周彥君提醒,家長運用3C育兒時,當心勿讓手機成為「親職外包」的工具,尤其對學齡前孩子而言,需要更多來自人際互動的刺激,避免長時間看影片,僅單方面接收聲光刺激。

 ● 家長怎麼做

周彥君認為,學齡前孩子喜歡有趣的事物,偶爾使用3C並無不妥,重要的是規範和管理,且家長隨時要提醒自己,孩子需要被關注和照顧。

周彥君建議,給孩子使用手機不以時間為單位,而以「節目」為單位。在孩子尚未建立時間觀念以前,不了解二十分鐘和三分鐘的差異,以節目為單位,孩子能完整看完一集影片,不會在精采處被硬生生切斷,造成情緒劇烈衝擊。節目結束前,通常有固定的結尾詞或片尾曲,這時能提醒孩子時間快到了,如果大人還需要坐在原位聊天,希望孩子繼續安靜一下,也許可視情況再多給一個節目的時間,延長僅限一次,之後不再提供;保持具有彈性的原則,同時建立堅定明確的規範。

若孩子情緒激動,家長先將孩子帶離現場,一起去挖掘有趣事物,如:看看餐廳的擺設、去上個廁所等。除了能離開手機這個明確的刺激物,同時能避免周遭他人對自己教養原則的干擾,或影響公共空間的其他人。此外,學齡前的孩子尚在練習情緒調整,家長留意不要用權威式語言壓迫孩子,維持溫柔且堅定的態度。

學齡前

困擾2 : 3C破壞親子時光

先生下班回來通常已是4歲女兒的睡覺時間,偏偏先生愛打手遊,女兒看到爸爸玩手機,也吵著要看、要玩,不願意去睡覺。我要老公別再玩,他卻抱怨連紓壓的自由都沒有,該怎麼溝通呢?

● 心理分析師

周彥君分析,丈夫的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孩子每天能見到爸爸的時間只有睡前短短片刻。對孩子來說,好奇父母有興趣的事情是很自然的,因此跟父親每晚有互動時光也不是壞事。看到爸爸玩手機也跟著想要玩,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渴望與爸爸互動」、「想藉此參與爸爸的生活」,吵著玩手遊也許只是尋求親子互動的其一方法而已。

家有學齡前孩子的父母務必要了解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擁有親子時間,能讓孩子在觀察彼此表情、溝通對話過程中,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另一方面,孩子也會感受到自己對父母來說,比起工作、做家事、滑手機更重要,能增進孩子的愛與歸屬感。

 ● 家長怎麼做

周彥君建議,家中若有早出晚歸的家長,或許能稍微妥協延後孩子的睡覺時間,運用這短短的時間,增進孩子與爸媽之間的互動。不僅對孩子來說,能獲得珍貴的相處時光,對家長來說,也是練習和孩子相處的機會。

可以先跟丈夫達成共識,約定「下班回來之後親子一起玩十到三十分鐘」,爸爸跟孩子分享他在玩什麼,將手機使用轉化為親子互動的媒介之一。更進一步慢慢將互動延伸到3C以外的其他活動,如:共讀故事書、聊天談心、一起玩玩具等。週間每天的親子互動時間雖然不多,但若週末能創造更多陪伴,一星期累積下來的時間也相當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焦點要放在「與孩子有好的互動品質」,勿使手機成為家庭壓力來源,變成夫妻爭吵原因。同時,大人也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使用3C的自我管理。對爸爸來說,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就必須上床睡覺,自己的紓壓時間並無大幅減少,僅是延遲。若爸爸一定要在週間的親子時光用手機和孩子互動,周彥君強烈建議父母在週末時,透過其他休閒娛樂陪伴孩子,除了避免孩子養成依賴3C的習慣,也能促進家人間的連結。

------------------------------------------

國小

困擾3: 吵著要買手機

女兒升上小五之後,一天到晚想要有自己的手機,「小敏、阿心,還有我前面的同學都有手機,我沒有很遜欸!」怕給了手機女兒會沉迷,但也怕她因為沒手機交不到朋友,到底該不該給手機?

● 心理師分析

諮商心理師陳雪如解釋,這時期孩子的自我認同發展尚未成熟,會透過與他人的互動,來評價自我。當孩子看見同儕都有手機,並透過手機進行互動、相約出遊時,難免會擔心自己被朋友「落下」了。因此,他們很容易會產生「別人有,我也要有」的心態,來確保自己並沒有落後於同儕。此外,隨著年齡增長,對於使用手機來社交的需求也會愈高,建議父母,可以先確認孩子需要手機的動機是什麼,下一步則要和孩子共同討論手機使用的規範。

 ● 家長怎麼做

陳雪如表示,幾歲給手機並沒有一個定論,但父母在給孩子手機前,一定要明確制定出使用規範,而且要嚴格執行。「這個規範要讓孩子自己去想,你可以問問孩子:『你要用多少時間?一回家就可以用嗎?你不想放下手機的話怎麼辦呢?要怎麼為你的行為負責?』讓孩子自己去思考他是否有辦法掌控手機,家長也有機會從孩子的思考與溝通過程中,去評估孩子是否適合現在擁有手機。」

她解釋,特別強調規範執行的重要性,是要讓孩子知道不遵守規範的後果是什麼,「如果孩子吵鬧,家長就動搖,或是違規了也無動於衷,孩子就會知道這些規範是可以被挑戰的,那就不是真的規範。」

雖然陳雪如建議要引導孩子思考後再建立規範,但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規範是不能「網路吃到飽」。她表示,網路對於自制力尚未發展成熟的孩子而言,誘惑太大,若孩子從小就習慣透過網路來找到生活中的樂趣來源,一旦沒有手機時,便會不知道如何在實體生活裡尋找樂趣,「這會讓孩子更離不開手機,也會影響孩子在實體世界人際社交的能力。」

諮商心理師黃春偉亦認為,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慢慢開始需要手機,但父母要幫孩子在實體世界中找更有趣的事情來做,而不是讓孩子只從手機中獲得滿足。他也強調,孩子玩手機很大一部分是為了交朋友,「這不是壞事,孩子要練習的是自我控制。這就像零用錢幾歲給、給多少,並沒有標準答案,孩子在這個歷程中是要學會自我控制,克制欲望、適當使用,大人要幫忙孩子學會克制。」

國小

困擾4: 害怕新環境

兒子轉學後,因為個性比較內向,到新學校後雖然課業跟得上,但笑容變少了,回家也很少分享學校的事情,有時會說不想去上課,想回去以前的學校找好朋友,看了很心疼,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呢?

● 心理師分析

《愛,我的內向小孩》作者羅怡君曾在書中討論內、外向性格。她認為所謂的內、外向,只是讓人可以認識、理解他人與自己的一種中性、沒有好壞之分的分類法,但卻因社會認可與家長期待等因素,讓此分類法成為一種「貼標籤」的行為。你很「外向」,表示你是樂觀開朗、好相處的人;你很「內向」,則暗示了你離群索居、不與人親,這種非黑即白的評價,使得內向者容易遭到誤解或扭曲,進而得到不合理的對待。

其實內向者不是不愛與人親近或不擅長互動,只是他們所需的外界刺激較少,若刺激過多或長時間與人相處,便會覺得累而不想與人互動。再加上新環境的變動,會讓內向的孩子花更多時間在適應、融入新團體,他們可能會小心翼翼的評估、觀察所處的環境是否安全,才會開始慢慢與人互動。陳雪如建議,父母此時先不要著急,也不要輕易替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籤,以免加強孩子對自我的刻板印象,認為自己就是個「內向、沒朋友的人」。

 ● 家長怎麼做

陳雪如指出,可以先透過一些問句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如:你今天做了哪些事情?有跟朋友玩嗎?那你們玩了什麼?藉由這些問句從旁了解孩子與人互動的情況。

如果孩子與人缺少互動,父母也可以幫孩子創造社交機會。例如:生日時請孩子帶糖果到學校請同學吃,或邀請班上其他同學和父母到家裡玩,製造一個讓孩子可以跟朋友相處的環境。同時也要記得不定時找舊學校的朋友們一起聚聚,透過孩子熟悉的人事來幫助他建立心理安定感。

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同理孩子轉換環境的壓力,並給孩子適應的時間。陳雪如建議,父母可以好好跟孩子聊一聊新環境帶給他的壓力與不安是什麼,讓他有宣洩的管道。也盡量少用「不要想這麼多」的話來否定孩子的不安,這只會將孩子推入「沒人可以幫自己」的情緒困境中。

國小

困擾5: 沉迷打手遊

小四的兒子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最近迷上了手機遊戲,在家會限制他使用手機的時間,但在學校會跟同學借來玩,甚至上課偷玩,回家也會偷拿爸爸手機玩,該怎麼阻止孩子對手遊的狂熱?

● 心理師分析

精神科醫師陳錦宏長期關注ADHD兒童治療,他認為,ADHD是一種腦生理功能發展延遲問題。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追蹤十年的研究,比較ADHD兒童及正常兒童大腦影像學差異,發現ADHD兒童大腦皮質發展比正常兒童慢三年,在情緒、衝動的控制上先天不良,因為內生性多巴胺不足、常感無聊,容易往外尋找立即刺激和回饋,手機遊戲就是強大的吸引力。

同時,成癮行為與大腦內負責「酬賞機制」的部位有關,陳品皓解釋,當人的行動可以滿足需求、實現欲望,大腦會釋放多巴胺,讓人感覺到愉悅,因此人就會重複去做這個行為。

他解釋,酬賞機制是為了確保生物功能,付出努力獵食後吃下食物,釋放多巴胺感到愉悅,讓人願意花力氣覓食維持生命;但像賭博、網路遊戲也會刺激多巴胺釋放,為維持愉悅感,會花更多時間在成癮行為上。ADHD大腦先天某些功能的失調,會導致孩子想追求強烈、立即的感官刺激,酬賞機制會讓孩子快速著迷,因此接觸手機、網路上的遊戲,會開啟沉迷的循環。

 ● 家長怎麼做

陳品皓分析,許多大人也愛玩手遊,但不會沉溺,是因為成年人有許多責任必須負擔,外力讓我們克制;然而孩子在小學、國中的階段,目的就是學習,責任的分量不及成年人,因此他可以毫無牽掛的遁入網路的世界。所以,家長應該要協助孩子找到一個持續性的內在動機,像是累積成就的樂趣、團隊競賽的榮譽等,讓孩子不會陷入網路遊戲中。

臧汝芬認為,網路或手機遊戲成癮很重要的一個判斷標準,就是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不能玩時會情緒失控、吃不下、睡不著,甚至傷害自己,且需要花愈來愈多時間玩手遊才能滿足等。陳錦宏也分享經驗:「在診間為了手機被停而威脅自我傷害、打家長的孩子都有。」

陳錦宏提醒,ADHD孩子沉迷手遊會更嚴重,除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至其他有趣的事物,一開始就要有清楚的使用規則,嚴重時建議立刻尋求醫師、心理師等專業人士的協助,爸媽也藉此機會學習如何幫孩子克制想玩的衝動,「一有徵兆就要採取行動,孩子愈沉迷、恢復正常生活就愈難。」

------------------------------------------

國中

困擾6 : 黏在網上聊整晚

女兒上國中後,每天花在IG、LINE交流聊天超過2小時,放假時被我發現她整個晚上都不睡,聊到凌晨,既然她無法克制,我只好沒收手機,結果她摔門、和我冷戰……

● 心理師分析

陳雪如認為,家長要先理解孩子會這樣做的動機,國中時期的孩子,對於同儕的歸屬感需求很強烈,深怕自己錯過什麼小團體內的活動,如果女兒的死黨們總是黏在線上聊天,孩子很難不受影響。

另外的可能是,孩子已經習慣且熱衷線上人際交往,甚至勝過實體世界的人際關係,此現象非一朝一夕,陳雪如認為跟家庭中是否已和孩子討論、建立起網路使用的規範有關(詳見困擾3),如果一直沒有明確的家規,直到父母覺得「太超過」就沒收孩子使用手機的所有權,情緒的反應一定很強烈。陳雪如提醒,基本上爸媽擁有孩子使用手機的決定權,孩子能跟家長談判的「籌碼」很少,只能選擇使用類似情緒勒索的方式,如冷戰、怒吼來表達。

 ● 家長怎麼做

陳雪如認為,當孩子情緒高張時,先同理孩子「喜愛的事情被剝奪」的挫折,可以跟孩子說:「如果是我,手機突然被拿走也會很生氣。」這時孩子可能會說一些很難聽、傷人的話,陳雪如安慰家長,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爸媽不要太往心裡去。等孩子比較平靜之後,再跟孩子討論怎麼解決。首先要搞清楚孩子長時間使用社交軟體的原因,例如:因為好友都在聊?學校人際遇到挫折?課業壓力大?必須先處理孩子把頭埋到網路世界裡的源頭。

如果是因為社群軟體太好玩,自制力不足,就回到網路使用規範的建議,但這時孩子已經習慣使用,建立規範需花更多心力,家長要能挺住過渡期。國中比起小學又更成熟,爸媽可請孩子自己分析使用社交軟體的優缺點,並表達父母的擔心,再請孩子提出能說服爸媽的使用方案,陳雪如提醒,最重要的是請孩子自己想出「做不到規範要怎麼辦?」的解決方式,當之後孩子又踩線時,父母執行沒收手機、取消週末自由使用時間等規定時,孩子較能服氣。

國中

困擾7 : 遭受網路霸凌

女兒因為皮膚過敏,被班上同學取了「蟾蜍」的綽號,後來開玩笑變調,同學在她IG、臉書上不停貼蟾蜍的照片,也在班上的LINE群組取笑她的外表,該如何跟孩子一起對抗網路霸凌

● 心理師分析

陳雪如指出,網路霸凌分為兩種,一種是霸凌者無意識造成別人不舒服,僅認為自己是在開玩笑而已,例如上傳別人的醜照,或取笑別人長相;但也有些人是惡意的羞辱或排擠他人。網路霸凌為什麼會發生?《解碼青春期》作者喬希·西普(Josh Shipp)在書中指出,青少年之所以會在網路上霸凌他人,是因為他們不會去考慮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喬希·西普解釋,青少年大腦中調和衝動的組織(前額葉皮質)還未發育完全,所以容易衝動。此外,成年人常常會考慮霸凌行為帶來的後果,像是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但青少年卻沒有足夠的生活閱歷這麼做,再加上霸凌者很少看到他們在網上的評論對被霸凌者的影響,於是就產生了「眼不見、心不念」的情況。

然而被霸凌者卻很可能將這些霸凌的評論當真,尤其對特別看重他人評價的青少年來說,這些評論很可能都會被記在心底。他建議,此時父母要做的事情是盡力幫助孩子了解到他們並沒有做錯事情,他們本身也沒有任何問題。

● 家長怎麼做

陳雪如表示,當孩子被網路霸凌,第一件事情要先做情緒的同理與疏導,先承接孩子受傷、難過的情緒,讓他知道哭與生氣都是可以被接受的;當情緒好好宣洩完,再來客觀處理事情。

她建議父母,當孩子被網路霸凌,可以先引導孩子思考霸凌者的動機是什麼,例如:他們覺得這麼做很好玩嗎?還是故意要欺負人?接著再慢慢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其他同學為何參與霸凌?附和霸凌的人在想什麼?他們也許不認同霸凌行為,只是想融入群體或怕被排擠?陳雪如指出,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理解不是每一個人都討厭他,在霸凌情境中的其他人很可能也是害怕被霸凌的受害者。

最後,父母可以問問孩子希望怎麼處理這件事。例如:孩子希望在群組中向同學反應自己的不舒服嗎?或是想跟老師說班上的霸凌行為嗎?又或者孩子希望家長出面協助呢?「讓孩子去思考自己希望怎麼處理這件事,跟他一起討論出不傷害別人又可以保護自己的行動方案,但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不處理的結果會是什麼,」陳雪如說。

國中

困擾8: 同儕從眾壓力

無意中看到兒子手機裡的訊息,發現他和好友們在討論如何「教訓」看不順眼的班長。問了兒子,他說其實他也不想「弄」別人,但怕自己不做會被排擠,只好跟著起鬨……身為媽媽該怎麼辦?

● 心理師分析

陳品皓表示,青春期的孩子會追求同儕的認同,而且會用同儕的價值觀為依歸與參考,最終希望能夠融入同儕、被團體接納。然而人有從眾的特性,在團體中容易縮小自己的想法,可能使得最後的決策出現偏差,這是青少年階段常見的現象。因此,在團體中的不合群行為,這種異類感會招致排擠跟疏離,也讓有心維護自己價值觀的孩子感到擔心,這的確是很令人無奈的現況。

此外,陳品皓也提醒,這個案例中還有更深一層的隱憂,孩子對於朋友間的相處應該是什麼樣子,還沒有明確的概念。當孩子反應如果不順從同儕,否則會被霸凌,這跟我們對「朋友」的定義顯然有落差,因此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有必要釐清孩子對「朋友」的認定與看法。

● 家長怎麼做

陳雪如建議,家長可先用好奇的角度發問:「如果不認同他們的想法,為什麼要當朋友?」「你認為朋友應該是什麼樣子?」「跟這些同學當朋友,你的感覺是什麼?」陳品皓認為,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可以選擇自己要怎麼做,但是也必須承擔後果。

以這個案例來說,可能有3種解決方式,第一是孩子可以選擇消極不參與;或是第二種,表達自己不願一起弄班長的立場;最好的狀況是第三種,就是說服其他人一起做出「不弄班長」的決定,不過,陳品皓提醒,這需要視孩子的能力和意願,爸媽應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強迫。

陳雪如則提供另一個方向的建議,鼓勵孩子拓展學校以外的人際關係。假設孩子必須委屈自己待在這個團體,可能在學校遇不到更談得來、更能融入的小圈圈,可以依照興趣,鼓勵孩子去參加校外的社團、營隊或才藝課,當孩子的世界不只有學校這個群體,可以從其他地方找到歸屬感,就會遠離一些讓人有壓力的朋友。

國中

困擾9 : 過度在意他人評價

女兒常花錢去「網美餐廳」拍照,跟家人一起出門也忙著自拍、更新IG,叫她不要花這麼多時間拍照、修圖,女兒卻生氣的說:「上傳醜照會被笑一輩子!」IG幾乎成了她的全世界,該怎麼跟她溝通?

● 心理師分析

陳品皓從人類演化的角度分析,人類自遠古時代在大自然中生存,過著群居生活,為了避免落入被拋棄或疏離的威脅,對負面評價的感知能力顯得特別敏感;對別人評價的在意,會讓我們隨時控制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行為,要能符合群體的規範與文化,因此,在意評價本來就是人性。

陳品皓進一步說明,許多研究發現青少年對評價普遍特別在意。由於自我意識的增長,使青少年更關注周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但又長的不完整,因此內心的自我,常處在不成熟又起伏動盪的狀態,所以非常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同時又很需要他人的回饋來確立自己。所以為了得到正面回饋的機會,孩子會極力企求他人注目,青少年都會走過這個關卡,直到他們的自我價值慢慢成熟穩固為止。

隨著修圖軟體與社群平台的興起,這種注目更容易透過加工獲得,陳品皓觀察,這讓青少年更踴躍在網路上尋求他人的正向回饋。因此在意IG這件事,重點是青少年在意他人評價、想得到別人注目。陳雪如認為,在IG上經營自己的好形象,其實是牽涉到親子價值觀的不同,爸媽可能覺得這樣做很怪、浪費時間,「但許多成年人也拚命在網路上營造生活美滿的形象,這是社群時代的通病。」

● 家長怎麼做

陳雪如建議,家長應先放下自己的價值觀,問問自己到底在意哪些重點:孩子手機用太久,跟家人相處時間太少?還是過度塑造網路上的形象,讓家長覺得孩子踩在「造假」邊緣?

釐清自己在意的事情後,先了解孩子怎麼想,再針對自己在意的事情和孩子討論。陳雪如提醒,家長要先忍耐,不要太快去評價孩子的作為,只要有批判的味道,孩子就不想說了。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不該花太多時間在修圖、化妝,應該多與家人相處,也許可以問孩子:「你好像很常修飾自己的照片,你喜歡這麼做嗎?為什麼對你來說很重要呢?」也許孩子外表曾被取笑過,可以針對這件事,告訴孩子外表當然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此外,也可以表達希望多跟孩子相處的期待,「全家人出來玩時,媽媽希望可以多跟你聊天、一起看風景。」讓孩子知道爸媽為什麼在意她埋首IG,可以趁機和孩子討論之後怎麼做親子都能接受,如全家人一起吃飯時不拿出手機等默契。

-----------------------------

本篇諮詢專家(依姓氏筆畫排列)

周彥君 臨床心理師

陳品皓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臨床心理師

陳雪如 諮商心理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專責導師

陳錦宏 台灣心動家族兒童青少年關懷協會常務理事、

嘉義長庚醫院精神科教授級主治醫師

黃春偉 力人心理治療所諮商心理師

臧汝芬 馬偕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

arrow
arrow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