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學了,你的孩子學習狀況好嗎?

我在國中教育現場,看到很多孩子學習態度消極、上課趴睡、學業成就低落,寫作業也要人三催四請,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擾。而根據許多調查,國中生的壓力源中,課業壓力一直是排行榜上的第一名。

談學習這個議題,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與動機」,我覺得「動機」是一個人行為的「發電機」。你可以觀察你的孩子喜歡讀書嗎?如果今天孩子沒有學習動機,孩子就是不想讀書。那你怎麼叮嚀、催促孩子,孩子可能都是應付了事而已,例:孩子不想寫作業,就抄同學作業來完成功課。

父母怎麼看學習這件事情也深深影響孩子,如果你視讀書為苦差事,那麼,孩子自然也不會想唸書;如果你自己喜歡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樂於學習,孩子可能也會覺得讀書是件好玩的事。

如果父母總是說「不好好念書,以後沒前途」,或是給予物質上的獎勵︰「你這次平均考90分以上,我就給你1000元獎金。」以上這兩個例子都是「外在動機」,但重要的是能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

內在動機VS.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指個體在沒有接受任何外在報酬的情況下,持續參與在活動中,獲得愉悅與滿足感;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指個體參加某個活動是受到外來誘因(如獎勵、金錢、名利、地位…等)的影響,當這些外在報酬消失時,個人參與該活動的行為便會消弱或停止。

我發現,很多孩子唸書並不是被國文的詩詞感動、讀生物或地理時也不會讚嘆大自然的奧妙(內在動機),而是為了得到好成績或獎勵、被人肯定或考上好學校(外在動機)。

很多孩子一開始唸書是因為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有趣(內在動機),但在開始上學之後,因為不斷的考試、排名、和他人比較等壓力,逐漸變成了外在動機,失去了原本讀書的樂趣,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 Mark Lepper 於1978年進行了一個經典的實驗,他們到幼稚園觀察在自由時間畫畫的孩子,然後把孩子們分為ABC三組。A組的孩子在畫畫前被告知,只要他們畫畫,就會得到「優良小畫家」的獎狀;接著,研究人員只詢問B組的孩子是否願意畫畫,願意畫畫的孩子在畫完之後也會得到「優良小畫家」的獎狀;研究人員也問C組的孩子是否願意畫畫,但孩子畫完之後沒有得到任何獎勵。

兩個星期後,研究人員在不被孩子發現的狀況下觀察孩子們在自由時間的表現,B組和C組的孩子和實驗前一樣很喜歡畫畫,但A組的孩子因為沒有獎勵,畫畫時間比以前少了許多。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獎勵把原本的內在動機變成了外在動機,原本畫畫是孩子自發性的行為,從畫畫本身得到了快樂,但因為有了獎勵,孩子可能忘記他原本畫畫是為了快樂,畫畫反而變成了工作,孩子就不再像從前一樣喜歡畫畫了!

因此,當孩子考的好,父母可以肯定孩子的努力,以及從學習獲得的樂趣(內在動機),而非成績(外在動機):像是說「媽媽看到你很用心的準備考試,很棒!」、「和媽媽分享一下你讀到了什麼很有趣?」,而非「你這次考第一名,太棒了!」

陪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

我相信很多父母看到這邊可能會不小心皺起眉頭,我也知道這很難,當孩子越大,尤其進入國中,要面對各種大考小考;和國小相比,實在很難找到學習的樂趣。但倘若父母能發自內心的認為讀不同的書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情,不是為了前途、升學而唸書,例如:陪著孩子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在生活中,像是嘗試做物理化學的實驗、生物課去公園觀察植物……等,親子一起共同來尋找讀書的樂趣。

因此,培養孩子學習動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親子共讀時間」,這個時間,父母也放下手機、不追劇,挑一本喜歡的書來看;而孩子則是複習老師上課內容、預習新內容,如果都讀完書了,也可以閱讀有興趣的課外讀物。

如果父母總是滑著手機,卻叫孩子去唸書,孩子很可能覺得不公平︰「為什麼你都一直滑手機?」父母說︰「小朋友本來就要唸書!」孩子心裡會覺得不平衡,得不到的就會越想得到,反而更不想唸書了。

培養閱讀習慣要從小開始,陪著孩子坐在書桌前一起閱讀,從十分鐘、十五分鐘開始。而「親子共讀時間」的長短,可以視孩子的年齡而定。例如國小的孩子大概十五分鐘到一小時,國中的孩子則能更長。希望我們都能陪伴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

原文出處:【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