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學校的失物招領區永遠大爆滿,各式文具、水壺和衣物,等不到小主人來領回;營養午餐的食材、水果,總被孩子嫌不夠美味、不夠高級,剩食之多,令人怵目驚心;每逢節日,孩子總是糖果、禮物收不完,收禮收到麻痺、無感……

不懂得惜福,是現在孩子常有的「症頭」,這不僅表現在物質層面,生活當中,還有各種現象,在在都顯露出孩子的不珍惜、不感恩。

比如說,事事都要大人伺候,把眼前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又或是,太過自我中心,有「公主病」或「王子病」,不順心、不如意就發脾氣……類似的現象,愈來愈常見。

 

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分享,她曾與第一線教師討論過,現在的孩子有哪些事情是最難教、最需要加強的,結果,老師們都說是「感恩」,都認為有愈來愈多孩子不懂得惜福。

 

大腦資源有限,常會忘記「別人對我好」

這除了因為大人做太多、給太多,把孩子寵壞了,也跟人類大腦先天的設計有點關聯。洪蘭指出,因為大腦的資源有限,所以別人對我們的好,很容易忘記,但是當別人對我們不好時,我們就會牢記在心,以保護自己。

此外,快樂是「比較值」,而不是「絕對值」。洪蘭提及,有一個實驗的內容,是猴子每按十次桿,就會有一顆葡萄乾掉下來給猴子吃,這時,猴子的大腦會分泌十個單位的多巴胺,能產生愉悅的感覺。

過了幾輪以後,突然,某次猴子按完桿後,掉了兩顆葡萄乾下來,猴子很高興,腦中也大量分泌多巴胺;當持續好幾輪都掉下兩顆葡萄乾後,猴子腦中多巴胺的分泌開始減少,回復到只有一顆時的濃度。

再後來,實驗者改為只給一顆葡萄乾,猴子很失望,腦中多巴胺的分泌連起初的十個單位都不到,雖然牠實際上還是有一顆葡萄乾,「換句話說,原先的『意外驚喜』,會先變成『理所當然』,最後又變成『你欠我的不滿足』。」洪蘭強調。

 

「本能以外的事情」,都需要大人特別教

孩子不感恩、不惜福,又怎麼樣呢?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葉惠貞已任教31年,她觀察,不懂感恩的孩子,常會把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也比較愛抱怨,人際關係容易受挫,較難融入到團體中。

在國小低年級時,負面影響通常還不明顯,但到了中、高年級之後,就會開始有差,陷入人際關係不好的窘境;葉惠貞形容,這類愛抱怨、不討喜的孩子如同「憤怒鳥」,長大後很可能會變「憤青」,甚至成了「酸民」。

葉惠貞強調,「本能以外的事情」都要教,若父母希望孩子能有感恩惜福之心,還是得從生活中教起,而這是有具體方法的:

 

1、培養孩子的好禮貌,該說「謝謝」的時候,就要說「謝謝」

新竹市大庄國小輔導組長曹雅雯認為,如果希望孩子學會感恩惜福,首先,要從最基本的「禮貌」教起,孩子該說「謝謝」的時候就要說,不能因為寵溺孩子、或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便等閒視之。

而且,不能只是嘴上言謝,還要孩子心中真的有所感,才不會淪為形式。最有效的引導方法,是請孩子「具體」的說明為何感謝,曹雅雯舉例,每逢節日要寫卡片、或活動結束要寫感想、或學期末要寫回顧時,她總會請孩子詳細的寫出「要感謝誰」、「感謝什麼事」、「為什麽感謝」等等,以此導引孩子深入去思考、細膩的感受。

大人還可以多提點孩子該感恩的對象,葉惠貞舉例,教師節時,通常孩子會對班上導師表達感謝之意,她總會提醒孩子,包括科任老師、安親班老師等,也在為大家付出、值得感恩,「有些孩子會覺得,安親班老師是爸媽付錢來服務我的,這種觀念就得導正。」

2、讓孩子養成不浪費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愛物惜福的精神

葉惠貞直言,現在的父母寵孩子,習慣給孩子最多、最好的,加上商業活動推波助瀾,讓孩子物質很充裕,反而很難學會珍惜,建議就從生活中「不浪費」做起,開始學愛物惜福。

例如洗手搓泡泡時,可以先關掉水龍頭,別讓水嘩啦嘩啦的流;擦手時,用一張擦手紙仔細擦就夠了,不用總拿個兩、三張。有些孩子會在物質上攀比,比文具、比球鞋、比生日吃什麽等等,葉惠貞在班級經營時,也會留心避免這類情況,機會教育讓孩子明白「物質夠用就好」。

 

3、帶孩子觀察與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事,試著理解「眼前的一切並非理所當然」

葉惠貞直言,現代孩子日子大多過得很舒服,很難領悟到生活中的一切並非憑空得來、也並非理所當然,大人得刻意帶著孩子去觀察、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事。比方說,能搭火車出遊,是因為有司機、列車長等許多人的付出,能上館子吃頓飯,背後也有很多人的努力。

這類話題,用說教的,孩子可能感受不深,甚至心生排斥,葉惠貞建議,大人多用「說故事」的口吻分享自身經驗,較為有效,或運用此類主題的繪本、讀本等,透過故事帶出這些道理,也是一招。

 

4、提醒孩子別只想著「我想要什麽」,也可以想想「我能付出什麽」

日本有句俗諺說:「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透過勞動獲得。」所以日本人很重視讓孩子學做家事,從中不但能練習獨立、負責,還能讓孩子體會到什麼是付出。

曹雅雯建議,台灣的父母,不妨多放手,先讓孩子從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開始,慢慢再進展到分擔家務、貢獻己力,「如果大人都沒教,孩子永遠不明白日常生活能維持運作有多不容易,以每天的『早餐』為例,孩子只會以為早上起床早餐就該煮好了,根本不知道是有大人提早起床準備早餐,教孩子,讓孩子做,孩子才會懂。」

 

5、別對孩子有求必應,適度的匱乏,讓孩子學會克制欲望,也學會衡量「價值」與「價格」

現代父母愛孩子,不論經濟條件如何,幾乎毫不保留的對孩子付出,但葉惠貞強調,即便父母供得起,她還是建議,別對孩子有求必應;她舉例,前幾年她小孩考完學測後,全家打算出國旅遊,小孩提議去紐西蘭和澳洲,她與先生衡量後,決定去馬來西亞與新加坡。

「我們告訴小孩,一家五口去紐澳的費用,太高了,若真想去,以後你們自己會賺錢後,再去也不遲。」葉惠貞說,家庭氣氛和樂與否,與家人間的互動較有關,而不是去哪兒玩的問題,大人要引導孩子看清「物質」和「精神」、「價格」和「價值」的差異。

適度的匱乏,讓孩子學習控制欲望、懂得惜物,有名的「棉花糖實驗」也已證實,孩子能克制當下欲望,日後的成就較高。孩子要十分,父母給八分便足矣。

也別忘了,孩子是「家庭成員」,不是「皇室成員」,很多父母把最好的都留給小孩,久而久之,孩子會誤以為自己最大、最重要,凡事「唯我獨尊」,不懂禮貌和長幼尊卑,更遑論感恩惜福。這點也需大人特別謹慎。

 

6、父母本身謹言慎行,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孩子如海綿、也像鏡子,大人的所作所為,都映照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本身常挑剔、抱怨,孩子也會難學會知足感恩。

葉惠貞直言,在學校中,老師教的大多是正確觀念,但假如回家後父母不這樣想、沒這樣做,孩子是會產生價值衝突的。「例如,中午用餐時,廚工把餐點抬到教室時,孩子會說謝謝;但若回到親戚家,吃飯時孩子沒說謝謝,父母本身因為家族恩怨或其他因素,沒要求孩子,甚至本身也流露出無須感謝之意,那孩子怎麼可能學得會感恩呢?」

她強調,父母是最初的老師,大人以身作則,從認知、態度到行動,各方面都留意用心,必能教會孩子感恩惜福,擁有良善的品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