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鬧鐘響翻天,孩子仍在與周公聊天;拉他起床,親子交戰血淚縱橫……美麗的晨光時間,成了一場災難片?

第一招 Check

賴床王子?亂室佳人?

先從下表4個情境中,分別找出最符合你孩子的描述。

早晨7點,該起床了,孩子……

A:鬧鐘響翻天,我家公子正好眠……
B:氣沖沖下床!氣沖沖刷牙洗臉!氣沖沖的早上!
C:要求再睡5分鐘,然後又無數個5分鐘……

上學要遲到了,孩子……

A:優閒的享受美味早點,完全忘了今天要上課。
B:一哭二鬧三打滾,找盡各種理由不想去學校。
C:走到門口,忘了帶書包,坐到車裡,忘了帶聯絡簿……

孩子的房間亂七八糟時……

A:來回看了一下,很正經的說:「不亂呀!」
B:說等一下就收,然後繼續埋首在電腦、公仔或漫畫裡,永遠不收拾。
C: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如果你能打得開衣櫃或抽屜的話……

上床時間到了,孩子……

A:該睡了嗎?沒人提醒,他永遠不知道時間多晚。
B:每天都陷在作業泥淖裡,哪有時間睡覺?
C:半夜12點,王子公主不想睡。催孩子睡覺就像在打仗……

選項A多   無感型

孩子是不是對外在比較沒有覺知,不太在乎別人的感受,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要擔負起某些責任?

選項B多   逃避型

孩子是不是很愛找藉口逃避責任?你與孩子是不是很容易產生對立與衝突,導致親子關係不佳?

選項C多   敷衍型

粗心大意、拖拖拉拉是不是你對孩子的評語?他的生活是否永遠在惡性循環中,讓你與孩子身心俱疲?

A、B、C都有   問題重重型

他是不是對外在都不在乎,對自己的標準很低?翻開他的書包,什麼雜七雜八都找得到?生活一團亂,大概是孩子的最佳寫照。

第二招 Plan

短期+中期+長期行動計畫

計畫前大盤點

列一張改造壞習慣的急迫清單→ 把最看不順眼的事物當成首要改善對象,例如時間到了就上床、摺棉被、東西要收回整理箱。

具體說明哪些行為是好習慣→ 例如準時就寢與起床、起床後跟大家有精神的打招呼。

測量時間感→ 幫孩子測量一次起床到出門所需時間,並討論哪個流程可以改善。

訂出明確家規→ 例如9點半要上床、自己棉被要自己摺好。

父母要堅持→ 不隨便打破規矩,孩子才能養成好習慣。

【一週計畫】

無感型:明確規定睡覺及起床時間,並用計時器計下孩子起床到出門的時間,貼在門口,當成進步的指標。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好的收納習慣」,陪孩子整理一次房間,把乾淨房間照下來,印出並貼在門口。

逃避型:與孩子討論哪些是「必須遵守的家規」,例如上下床時間沒有討價還價餘地,就寢時間一到,再心愛的電視也不能看、再想玩的玩具也要收起來;自己的房間要自己整理,並從摺好棉被等簡單可見的要求做起。家規經合理討論建立後,全家人都不能隨意破壞。

敷衍型:善用計時器,幫孩子立下一個努力的目標時間,例如能在半小時內出門,若能提早達成,可以選擇適當的鼓勵。房間髒亂或許是他不懂收納法,替孩子買個整理箱,外頭貼上標示,先要求孩子把「課外書」放進整理箱裡。

問題重重型:和孩子共同列出急迫清單,一次改善一項最迫切需要改變的壞習慣。

【一月計畫】

無感型:目標設定在「習慣改善帶來的好處」。把溫馨早餐,變成孩子期待的事,當他能準時起床、上學,就有充裕時間享受晨起的早餐約會。帶孩子參觀很會收納的朋友的房間,互相觀摩學習。

逃避型:營造「那是我想做的」的氛圍。這類孩子主觀意識強,必須讓他知道這件事很棒,而且是出自他的意願。父母需獎勵他的改變,引導他說出改善方式,能讓他發現問題,主動變好。而且習慣一養成,就能持續下去。

敷衍型:目標設定在「明白事情輕重緩急的順序」。例如會晚起,是因為昨天太晚睡;會晚睡,是因為作業寫太慢。追根究柢,孩子會發現沒規律的主因是手腳慢吞吞。接著,讓孩子學習在腦海裡分配工作,決定順序,決定好了說給父母聽,並且每天練習。用腦海影像思考與重播成功的喜悅,都會讓孩子漸漸掌握做事的順序與技巧。

問題重重型:一次針對2~4樣壞習慣,設計自我評鑑表,一次追蹤改善多項壞習慣。

【一學期計畫】

生活沒規律的孩子,若能養成一項核心習慣,就能讓他脫胎換骨。運動、彈琴等都是很棒的核心習慣。每天做一點運動、彈一點琴,這跟培養籃球巨星或鋼琴名師無關;重點是,當一個孩子能強迫自己跑10圈操場,或每天彈半小時的琴時,他正在不斷累積自我規範的力量。一個能自我要求跑10圈操場的孩子,就能在早上7點鐘準時起床,能自己把房間整理好,不當賴床王子或亂室佳人了,因為他們已經懂得自我規範的方法。

第三招 Review

行動回顧

□ 孩子的第一週好習慣建立了嗎?達成率多少?

□  孩子給自己的第一週打幾分?

□  問問孩子,滿意的點在哪裡?是因為做了哪些改變而達成的呢?

□ 不滿意的點在哪裡?沒辦法改善的原因可能出在哪裡?

□ 第二週,跟孩子討論看看他決定怎麼行動?

□ 問問孩子,有沒有列在表上卻完全無法完成的項目,為什麼做不到呢?

□ 跟孩子討論,經過這一段時間,他有什麼改變?

□  這些改變為他帶來哪些好處?

□ 好改變是否讓孩子藉此更了解自己的某個特質呢?

原文網址: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56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