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問家長:「可以談談孩子的個性嗎?」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內藏各種預想,讓家長好難回答!不妨轉個角度,從關心孩子的角度出發,就能跳脫問題框架,與老師建立良好互動,一起看看知名榮格心理分析師、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怎麼做。

今年,我的孩子剛上小一,才開學就接到老師來電,說想了解孩子的個性。頓時,各式各樣的假設湧進腦海,讓我一下子不知該如何回應。索性在臉書向網友們發問,很快就收到251則留言,貼文更觸及20萬人,原來這個問題不只我覺得難以回應,許多家長也有類似困惑。

當然,若孩子有早期療育等特殊需求,應及早跟老師聯繫與說明,這樣學校才能預先準備提供資源,為孩子進行個別化教育。但若排除這類情況,我從這件事情獲得的經驗與思索,或許可提供同樣愛孩子的親師參考。

回顧這些不乏精彩又奧妙的留言,一些有經驗的網友分享可運用「反問法」,在回答之前先問老師:「您問的是哪方面的個性,是星座?八字?還是我在家裡看到的樣子?」或是「老師,在回覆您的問題之前,我需要先了解老師的性格如何?」把問題拋回去。

也有人談到,老大上學時,向老師提到孩子個性雞婆,結果孩子被選上班長,所以輪到老二上學時,學聰明了,稱自己還在觀察。也有人用幽默化解難題,笑稱「我們的孩子不會咬人、不會打老師,其他沒有什麼個性。」

不只家長迴響熱烈,連老師也留言:「這個問題很黑暗」。他說,當家長提到孩子的缺點,如沒紀律等,老師如果認同,家長反會記恨,質疑老師是不是對自己的孩子有成見。所以他已經不太問這類問題,避免不必要的紛爭。

還有個網友的回答,深得我心。他說,鄧醫師是在苦惱兩千字的心理評估,要怎麼在電話裡濃縮並口語化,才能讓老師理解對嗎?的確,這件事如果認真執行,何止2千字,要我寫20萬字、交出厚厚的2本書都行。

當然,這麼說只為博君一笑,並不可能真的下筆。我真正想表達的是,面對別人的提問,我們常會預想對方「真正想問的是什麼」;給出答案後,也會預設對方可能感到高興或不滿意,然後又擔心答案會不會被誤解、對方能不能理解自己想表達的概念,於是陷入各種自我預想的層層漩渦裡。

我們如何回應,蘊含看待孩子的角度

聽到老師的提問,我先想到的是,一個有經驗的老師,自己就能觀察出孩子的個性,他們評估的能力可說是比家長還厲害,甚至還能找到家長的盲點,所以老師發問的目的,我猜測應該也是想藉此了解:「孩子的家長,是怎麼樣的父母?」

這正我覺得困難的地方,因為我回答的不是孩子的個性,而是我怎麼看待孩子。如果一位媽媽說「孩子很喜歡交朋友」,聽在老師耳裡,可能代表的是媽媽喜歡孩子多交朋友;又或是媽媽很憂慮得說「孩子就是太喜歡交朋友」,敏感的老師可能也會感覺到,媽媽不喜歡孩子廣交朋友。

經由這些描述孩子個性的答案,其實家長也把自己的教養期待與方針傳達給老師。在我過去和學校老師接觸的經驗裡,一位細心的老師,往往會在學校的場域裡,有意識的補足孩子在家庭裡無法滿足的部分。比方說,家長若強調紀律對孩子很重要,有經驗的老師也許就會知道,孩子平常在家可能缺乏機會探索或衝撞,因而可能會試著給孩子更大空間,發展紀律之外的可能性。

從廣大的網友回應裡,不難看出這個問題的深奧,也可以發現家長對後續的發展充滿各種想像。如何讓想像超越猜測?我認為,應該要回到溝通的初衷。在老師的問題背後,我相信都是出自於對孩子與家長的關心。著眼於這點,我們就有機會跨越問題框架,不讓自己侷限於具體的回答中。

理清思緒後,我想出的回應是:孩子一直在變動,我也一直在觀察,目前沒有具體的想法,不過很開心從此有老師加入觀察跟輔導,也很希望了解老師怎麼看他。沒想到家人聽完我的想法,則建議再加上一條,希望提升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家人的意見,讓我又陷入內心小劇場,擔心萬一老師把它當真,對孩子施行魔鬼訓練,那可怎麼辦?事實上,老師經驗豐富,對於家長的說法多數不會照單全收,自有專業判斷給予孩子最適切的教法。所以我的假設性擔憂,也被家人笑說實在太多慮了。

相信專業,回歸關心孩子的出發點,都有助於擺脫問題框架。最重要的是,在回答問題時,保持開放態度,邀請老師一起來觀察孩子,並儘量避免太主觀、封閉式的說法,就能為親師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用開放式提問,擺脫問題框架

在我收到的留言裡,有人則是這麼回答的:「老師,我講的你一定不會相信,因為你看到的是學校的版本,我看的是家裡的版本」,我覺得也是個不錯的開放式回應。

如果家長回答得太武斷,則可能或多或少對老師產生影響。像我身為心理治療師,曾遇過家長在評估表上寫著孩子愛說謊,一定要用嚴厲的態度講道理才聽得進去。當下我覺得這個媽媽已經這麼嚴厲了,自然就想扮演不同角色,儘管知道這樣並不客觀,卻還是會對這個孩子異常寬容。我想老師也是如此,面對一個太主觀、太絕對的回答,都可能有類似效應。

在親師的第一次接觸裡,回答問題只是開始,後續回饋同等重要,問題不該只是被回答,老師的心意也應獲得回應。家長若向老師遞出觀察邀請,別忘了在學期中,問問老師觀察到孩子在學校情形,為親師合作開啟好的契機。

最後,如果你也想跳脫問題框架,可以試著和家人玩個遊戲。遊戲規則是:大家隨意展開一段對話,唯一要遵守的原則是內容都以問句結束,若有人以句點結束就算失敗。例如:

A:你最近好不好?
B:你怎麼會想這樣問呢?
A:你不知道我都有默默在關注你嗎?
B:不知道,有嗎?
A:為什麼不回答我的問題而一直提問題呢?
B:難道我這樣一直問讓你不舒服嗎?
A:你從哪裡聽到我不舒服呢?
B:所以這是我的主觀嗎?
A:你也覺得你是一個主觀的人嗎?
B:我覺得你在設陷阱,你其實覺得我很主觀,對嗎?
A:我有這樣嗎?
B:你沒有嗎?

以問句做為問句的回答,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大部分的人只要接收到問句,心中就有想回答的衝動,變得難以跳脫框架。所以不妨透過這個問問句、答問句的練習,試著讓自己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吧!

(陳康宜整理,內容整理自親子天下Podcast「關係相談所 EP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