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罵孩子,不是不管教孩子

有一個讀者留言給我,表示了她對教養孩子的困惑和困境。

她支持不打罵孩子,想要用好好說話的方式來教養孩子。但是從先生和親友,甚至是孩子幼兒園裡認識的家長們來的阻力和質疑,讓她有著孤軍奮鬥的感覺。偶爾,她也會懷疑自己,這樣獨排眾議不打罵孩子,真的,是對的嗎?

不打罵孩子,不是不管教孩子。

管教與訓誡而不是罵

那一天去圖書館當志工,上課的鐘聲響完了,卻聽到學務主任在走道上訓斥學生的聲音。我是高敏感人,聽到大聲的斥責聲,都會覺得自己被罵似的而渾身很難受。但我很好奇主任在說甚麼,硬是按耐住自己渾身不舒服的感覺,在圖書館裡聽著主任訓斥學生的內容。

主任大意是告誡學生們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高低年級如果撞在一起,高年級孩子的牙齒剛好會撞到低年級孩子的額頭,如果牙齒斷了,怎麼辦?或是額頭撞出破口,留下疤,怎麼辦?這次沒發生意外,不代表下次就不會發生意外,不可以心存僥倖。要學生進教室後跟導師說,自己在走廊上奔跑,請老師處罰。

主任的口氣非常的嚴厲,加上他高大威武的身形,我想學生們一定會覺得主任好兇,被主任剛好抓到在走廊奔跑,好倒楣!還被罵了!但是,真的是被罵了好倒楣嗎?

我是師生根本都不知道存在的旁觀者。主任是用很嚴厲的口氣說話,但他不是在罵學生,而是把學校規定不可以在走廊奔跑的危險性告訴學生,而且也告訴學生不要有僥倖心態,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被撞到,最後他讓學生自己誠實跟班導說自己在走廊奔跑的事。這是管教與訓誡,而不是罵。

不打罵孩子,不是不管教孩子。上一輩的人,覺得打罵孩子才是為孩子好的教養,是一種集體迷思。受過良好教育的我們,應該從這樣的迷思中,清醒過來。

過往的打罵教育,打,是懲處肉體的暴力,罵,是羞辱人格的精神暴力,因為很多大人用著白癡、笨蛋、智障或是其他羞辱性的字眼,指責孩子。

孩子當然需要管教,才可能慢慢的社會化,成為一個適應社會運作的獨立個人。但是,不是用暴力來讓孩子就範,而是用大人營造的身教、言教、境教來做示範與當榜樣。孩子藉著潛移默化的模仿和學習,來內化與成長。

很多大人發現打罵教育的遺毒時,往往是看見自己的孩子對著比他還小的孩子進行打罵的動作和言語時,才嚇到了!不是嗎? 

大人比孩子高大,比孩子有智慧、有經驗、有能力,也更有耐心和方法,為什麼面對孩子的問題時,要用本能的打罵,去反應呢?因為我們只是複製著過往被對待的經驗去教養孩子嗎?

這一代的父母是幸福與幸運的,因為,我們可以學習更好的教養方式,去管教與愛我們的孩子。

不用肢體暴力去打孩子,不用言語羞辱去罵孩子,而是跟孩子好好說話,做正確的示範給孩子看。雖然每一個孩子的領悟力和資質不同,但藉由觀察與耐心的等待,總是會找到剛剛好的管教,適合你們親子,走在正向共好的,成長之路。

如果,你的身邊有人鼓吹你一定要打、要罵孩子,孩子才會乖,你可以讓孩子遠離他,他不需要幫你管教你的孩子,但你一定要用溫和的耐心,來教養好孩子。

原文網址: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38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