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態度差,又把父母惹毛了!心理師:「爸媽急著解決眼前困擾,反而讓關係更緊張,親子之間保留空間很重要。」

父母和子女之間出現衝突怎麼辦?多數父母急著處理當前的困擾,忘了其實要先處理「人」的情緒和關係;資深諮商心理師黃心怡提出三種衝突模式及應對建議,讓父母能找到與子女相處溝通最好的方式。

誠如英國兒童心理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提出「盡力就好的父母(good-enough parents)」的概念,黃心怡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會放下完美標準,摸索學習做個「夠好就好」的母親。

多年來,黃心怡演講、出書、帶領專業課程,很多時候談的都是如何避免親子衝突,但她強調父母和子女之間不可能沒有衝突,該學習的是如何面對、處理衝突,因為「家有時會讓人受傷,關係和解後也可以讓人成長。」

 

父母同理孩子的心情,有助於淡化創傷陰影

黃心怡指出,孩子在小三、小四開始發展對立特質,可能出言頂撞父母,小五、小六後有更多自己的看法,而青春期孩子對父母的主訴,可能是年幼時曾被打得很兇、罰關廁所……,「我現在的問題、不快樂,都是你害的」,儘管父母覺得只是管教,沒有那麼嚴重,但敏感的孩子往往有強烈的主觀認定。

「當青春期孩子出現向父母『討債』情形,父母宜把握機會和孩子『修復關係』,避免爭辯,」黃心怡舉例,有孩子談到爸媽拿一綑棒子打他,爸媽回應說是拿一根舊掃把,或自己也曾帶給孩子很多快樂,為何孩子都忘了?其實爭辯事實的價值並不大,因為成人的心理治療多半來自童年創傷,孩子能及早在青春期反映問題,父母就有機會去同理他、安慰他,比如對孩子說:「你6歲的時候,爸媽常常很激動罵你,我想你當時一定很害怕」,代表爸媽接受自己曾讓孩子感到痛苦。

「假如孩子只記得自己受害的經驗,就會有很多的仇恨,親子間為反對而反對的衝突也會比較嚴重,」黃心怡表示,特別是具有敏感特質、生活適應較差的孩子,更容易把舊的東西記得很緊,「父母同理孩子的心情,就有助於淡化受害的角色。」

 

三種衝突,三種應對方式

根據黃心怡多年的親子諮商或家庭治療經驗,常見的親子衝突可分為下列三種類型:

1.孩子態度不良,容易惹惱父母

有時候,爸媽告訴孩子某件事,但孩子可能瞪著爸媽說:「才不是你講的那樣」,尤其國中階段的孩子,在荷爾蒙的作用下,擁有「大人的身體、小孩的心理」,經常表現出不耐煩,甚至比大人更能講狠話,比如「你就是愛虛榮的爸媽,才一直要求我的功課」。父母若急著解決問題,反而會讓關係劍拔弩張,不妨讓雙方冷卻一下,也許到公園走走,等到情緒較平和時再對話。

另一方面,有的孩子面對高壓型的父母,雖然到了青春期仍維持順從,但可能很愛欺騙、說謊、遮蓋事情,比如一直改分數,爸媽卻全然不知。順從的孩子沒有行為的叛逆,但可能有心理的衝突,嚴重時演變為身心症,因為沒有什麼比生心理疾病更能教訓到父母,其中懼學或拒學最常見。

此時,父母的挑戰是,能否接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不再是那個溫順的孩子。親子之間保留空間很重要,不威脅孩子,孩子就會比較願意表達。


2.子女發展不如父母期待

對父母來說,要愛一個每天都在領獎的孩子很容易,但愛一個不如己願的孩子是種挑戰。譬如求好心切的父母會很受不了消極被動的孩子、懊惱從小栽培的孩子如今表現不盡理想,或有的爸媽會非理性的想消滅孩子身上有另一半令他討厭的特質。

此時,父母要學習如何接納自己的孩子,同時了解當彼此的關係愈好,影響孩子的可能性愈大。父母讓自己處在有選擇的狀況很重要,不要把親子關係災難化,也不要過度擔憂未來的不確定。例如孩子功課不好,如果爸媽看得比孩子嚴重,孩子通常覺得爸媽生氣才是嚴重的事情。

 

3.親子關係疏離

父母工作太忙,孩子從小就交給阿公、阿嬤或外傭照顧,而長期受到父母的疏忽,對年紀愈小的孩子愈受傷,也很難發展自己的存在感。孩子到青少年階段,父母想要管也管不到。

此時,想挽回的父母不要一廂情願用物質去滿足或彌補孩子,可以跟孩子好好的道歉,但不要解釋或給很多理由,同時找到一個重新陪伴大孩子的方式,例如每週的咖啡時間或親子一起旅行,彼此透過共處一個空間,逐漸去修復關係。


黃心怡在《預見家的幸福》一書中分享很多家庭的故事,從孩子不願太早回家、不照媽媽規定的讀書方式念書、交男女朋友或同性戀,到厭食、連續自傷(自殺或自殘)、拒絕上學或參加考試……。她認為,改善親子關係的良方深藏在父母的心裡,只是他們急於快速排除困擾事件,卻忘了處理事件前,得先料理「人」的情緒與關係,包括自己與孩子、伴侶及內在平和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