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踏入新環境,面對與過去不同的新老師,你家的孩子可以適應嗎?若遇到觀念大不同的老師,又該怎麼辦?知名榮格心理師,也是精神科醫師的鄧惠文,帶你釐清親師衝突的原因,並分享溝通的眉角,助你鬆開雙方內心千千結。

有人形容,當小孩入學後,得燒香拜拜祈求上天讓孩子遇到好老師。因為一個跟孩子「不對頻」的老師,會帶給家庭很大考驗。但同樣的,當老師遇到一位沒有辦法配合教學理念的家長,也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新學期正是親師最易遇到衝突的時候,通常雙方觀念落差越大,孩子狀況就越多,這時若形成對立,只怕問題的洞會被越扯越大。我認為「親師『不是不合』,只是『需要磨合』」,唯有雙方的緊密合作,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關照孩子:從特質出發的觀察

掌握孩子個人特質,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榮格心理學把人的特質粗略分為「邏輯思考型」和「人際情感型」兩大類。簡單來說,邏輯思考型的孩子在意「事」,屬於就事論事的類型;但人際情感型的孩子易受「人」影響,跟老師感覺對了,覺得受到保護、受賞識,就容易克服學業與人際的障礙。

對人際情感型的孩子而言,適應新老師常會是重要課題。如果新老師和前一階段的老師一模一樣,孩子在心中無可避免會產生「忠誠抉擇」:「我喜歡以前的老師,怎麼可以變心喜歡現在的老師?」;若前後兩位老師個性特質差異很大,孩子更有理由不認同現階段的老師:「怎麼辦?以前的老師比較好,現在這個比較差⋯⋯」

這時,家長若能試著引導孩子去了解新老師,透過簡單的觀察,就算是五、六歲的孩子也能粗略感受到不同老師有不同的個性。像我就曾聽過幼兒園小朋友這樣描述自己的新老師:「新來的英文老師,喜歡小朋友圍在她旁邊問問題,會對這些小朋友特別好。」

孩子有自己在意的點,老師也是。針對老師最在意的地方,家長可以先請孩子試著配合。像是重視秩序的老師,上課時別吵鬧;喜歡與人親近的,就多跟這樣的老師互動。踏出「對頻」的第一步,有望為師生關係帶來好的開始。萬一老師在意點與孩子個性有嚴重衝突,與孩子一起再想想看,還有哪些方法幫助彼此磨合。如果孩子仍無法克服,才透過親師溝通的機會,了解老師的期待。

梳理本質:釐清你真正在意的教育價值觀

在談如何與老師溝通前,我也建議大家不妨先梳理自己對教育本質的目標與期待。因為一旦這個目標釐清了,情緒就不容易被枝微末節的事情所攪動。

美國心理社會發展學者艾瑞克森(E.H. Erikson)曾提出人類發展八階段的論述,他觀察小學學齡期的發展重心,是以培養自主、進而累積自信與能力為主。知識學習的重點在於接觸與體驗,學習如何將龐雜的知識在腦中轉為一套學習系統,進而辨認出自身能力的優勢與弱項。

舉個例子,前陣子有篇小學課文,內容提到「軟風、和風到強風」等十幾種專業的風級分類,這個內容在家長群組裡引發不少討論。有人一看便質疑:「學這個幹嘛?記得這些風的名字有什麼用呢?」然而若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來看,無論知識本身多麼奇特,但若我們把重點放在「讓孩子接觸並練習建構知識系統的過程」,那麼就算十幾種風的專有名詞記不起來,似乎也無傷大雅了。

除此之外,特別是在少子化的今天,每個孩子在家中都備受呵護,到了學校展開團體學習,能讓孩子理解「自己並非世界的中心」。培養人際關係、體驗挫折、辨認自己擅長跟不擅長的領域,同樣是小學階段的其他發展重點。

到了國中,除延續國小的發展重點外,對於自我認知會更加深化,此階段的孩子得要學會接納自己,對未來志向變得明確,建立更清晰的人生觀。同時,由於青春期也正值生理上的第二性徵發育期,對自己的身體、性別、主權的意識也會到另個階段。因此,家長若能以這些發展重點為基礎,釐清自己的教育目標,在與老師進行溝通及合作時,方向就會更明確。

彼此理解:「撂話」無助溝通

不過,每個人的教育理念,或多或少都滲雜自我主觀,「理念不同」往往成為親師之間最容易發生的第一類衝突。在自由氛圍下成長的父母,會想讓孩子自由長大,若遇上一位自我砥礪極強一路勤勉成長的老師,很容易會覺得自由慣了的孩子「欠推(台語)」,因此會傾向給予很多魔鬼訓練,把孩子磨得金光閃閃。

在這種情況下,當孩子被逼急時,往往採取的「自保之道」就是把父母也拖下水。面對老師的各種要求,直接吐嘈「我媽說這沒關係」、「我爸爸說這不需要」,激起老師與家長的衝突,其實這是孩子的生存智慧,因為如此他才能躲到細縫裡喘口氣,不再被兩邊夾攻。

此時,拿出溝通智慧、拒絕對立,就是家長處理親師危機的不二法門。

先「聽」老師的想法,千萬別急著「撂話」,更不要端出以前的老師來跟現在的老師比較。用「之前老師特別細心⋯⋯」、「以前某某老師的方法我覺得比較好,提供給老師參考⋯⋯」等的溝通方式,很容易讓現在的老師感覺到「被比較」的壓力,反而會激起防衛引發對立。

對於彼此的觀點差異,不妨運用說話技巧適時反映。例如「老師的話,給我新的啟發,因為我比較沒有這樣的成長經驗,沒想過可以應用在教育上,謝謝老師的提醒,我再去補強。」這些委婉客氣的表達方式背後,其實就是告訴對方「我的成長歷程,跟你不太一樣」。

「責任歸屬」,則是親師容易出現的第二類衝突。像之前上線上課的時候,有些孩子不交作業也不聽課,有的是老師希望父母管一管,父母卻覺得孩子大了,管不動;有的則是家長某天赫然發現孩子已兩個月沒交作業,怒問老師怎麼不聞不問,豈不是待忽職守?

遇到這種督促小孩的問題,家長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去釐清誰該負責,而是請教老師「該如何幫助孩子跨越障礙」。是作業不會寫?是懶惰?還是沒有人可以問?不知道去哪問?當家長這一方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時,多數的老師反而會回過頭思量,是否還有可以著力的未盡之處。

「神奇句」的溝通魔力

面對價值觀的差異,有個「神奇句」的力量,讓我印象深刻。

我在國外讀書時,曾有幾次在報告完畢後獲得「That's interesting」的回饋。後來漸漸發現,對方真正的意思是「妳這個想法很特別、有點奇怪」,但他們用好奇的角度看事情,的確讓彼此的溝通與撞擊變得比較愉快。

回到一開始提到的適應新環境議題,我會建議爸媽不妨試著引導孩子,先嘗試能否做到老師提出的要求,在親師有良好的初步互動後,家長才能找機會表達自己的教育想法。若你是崇尚自由派的家長,面對勤管嚴教的老師,唯有當彼此已有信任基礎,老師不會感受到被質疑或挑戰時,才比較能夠接納家長端「孩子現階段可以繼續當個石頭,還不必急著被磨得閃閃發光」的目標。

幫助孩子順利成長,是家長與老師的共同目標。善用溝通技巧,展現尊重態度,相信親師都可以在不同的觀點中,找出平衡點,成為合作無間的好夥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