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認同老師,爸媽怎麼辦?

作者 / 陳冠佑

出處:親子天下第 073 期 家庭與教養 | 出版日期:2015/11

除了教學,老師也是引導孩子適應學校規範的帶領者。夾在師生間的家長,面對孩子被安排特別座、聯絡簿上的罪狀,如何處理?

狀況1:國小的孩子因不守規矩,被老師安排在特別座,覺得被老師排擠,該怎麼和孩子、老師溝通?

學校是團體生活的場所,國小老師除知識傳授外,還要用心引導學生符合團體規範。老師會根據班級學生狀況,發展教室規則,當學生不遵從規範,老師根據規則處置,就可能出現提問中的問題。以下提供介入方法和策略給父母參考:

1.讓孩子學習處理負面情緒。有些孩子天生較敏感,就算知道「不守規矩,要被換到特別座」是既定規則,但無法承受被懲罰的結果而產生負面情緒。累積太多負面情緒,可能產生「老師排擠自己」的錯誤認知。

要避免這類錯誤認知,得讓孩子練習「排解被責罰時不舒服的感受」,父母可陪孩子談談事件後的感覺,或透過陪孩子運動的過程,降低孩子的情緒壓力。

2.引導孩子平常心看待處置。有時老師在做某些懲罰時只有簡單的說明,孩子可能不完全了解自己為何被處罰,因此有不公平的感受。 當孩子出現被老師排擠的心情時,父母可扮演學校問題的「翻譯者」角色,如:解釋老師為何會有這種教室規矩;如果你犯規,會干擾到同學,或影響自己某些學習……父母的正向翻譯,可協助孩子正常心看待處置。

3.讓孩子站在老師的立場思考。父母可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藉孩子扮演老師角色,換個角度思考,了解老師要修正學生錯誤行為時的用心和為難。 父母宜強化老師教學的「目的」,引導孩子思考老師「讓他坐特別位置」,是希望孩子能記住該修正的問題,鼓勵孩子自己控制行為,這樣老師就不需用這種方法改變他。

4.和老師建立良好親師溝通。在孩子的學習階段,「老師、學生、家長」是合作的關係,如果三方能共同努力,孩子的問題較能妥善解決。因此,家長平時應和老師建立互信,遇到問題時,父母再以「不干預教學」的態度了解狀況。 父母向老師溝通的目的,不是要引導老師教導方式,而是藉由討論,了解孩子「問題發生的頻率」、「狀況嚴重的程度」和「家長在家中可協助的部分」,以達親師同步的效果。

5.協助孩子改善不守規矩的問題。了解問題後,可引導孩子思考如何避免被換到特別座,如「別人怎麼做」、「思考什麼是好行為」,也可帶孩子「做一個進步表」,提醒、鼓勵孩子表現好行為。

6.與老師溝通孩子的特殊狀況。有些孩子對特別座有強烈反應,或因此被同學孤立。父母可向老師反映,讓老師斟酌孩子狀況,微量調整獎懲方式。 有些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情緒問題,造成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父母可和老師溝通孩子的狀況,讓老師知道孩子有些狀況不是故意的,用其他方式引導,會比用責罰方式處理有效。

(林珊貝 新北市學校專團職能治療師)

狀況2:國小孩子的聯絡簿被老師寫下不乖表現,孩子卻說是老師誣賴他,該怎麼處理?

面對以上情況,某些父母急於做是非判斷,如此便誤入是非對錯的陷阱,這樣的結果對親、師、生三方的關係都很不利,形成對立僵局。因此,積極做法不是當審判官,而是當孩子的顧問,協助孩子釐清事件,解決問題,讓三方關係更信任、產生合作。

1.先檢視犯錯後的「否認」防衛機制。犯錯後常產生的防衛方式是「否認」,而否認背後的原因和犯錯焦慮有關。因此詢問孩子有關聯絡簿上的留言前,可先在心中檢核:孩子在你面前是否能自在的認錯?孩子是否了解父母面對犯錯能理性面對,且不過當處置?

若孩子對父母的態度有疑惑,澄清自己的做法是必要的;若孩子心存恐懼,父母須重新修正管教態度,讓孩子面對錯誤時,視錯誤為修正自己的機會並坦然接受,且信任父母能給予學習及改變的支持。

此外,為減低防衛感,父母可用「假如」來進行緩慢式聊天,而非「質問」。以「假如」為起頭的聊天,不聚焦在有做沒做、誰對誰錯,而是客觀理解事情發生的脈絡、師生的互動方式。父母可這樣開啟話題:「假如老師說的情況有發生,是怎麼發生的?情況是如何?」「假如老師認為這事和你有關,可能的情況是什麼?」

2.協助孩子與老師相處、互動。除了思考孩子犯錯反應外,也須思考孩子對事件的認知和處理方式,是否和大人有落差。有時,大人認為「嚴重錯誤」的孩子行為,對孩子卻可能是天生的「自然反應」。如孩子開心的將彩色原料塗在手上,大人卻視為搗蛋,如此,雙方就變成對立、各說各話。

因此,當父母不加批判且耐心的傾聽孩子描述,了解這是大人和孩子間的落差時,父母一方面可同理孩子做這件事的需求,也可引導孩子討論怎麼做更好。

如:孩子玩丟石頭並不是要傷害人,而是覺得好玩,同時和孩子討論有沒有更好的做法;這也是協助孩子練習「觀點替代」的機會,從老師的角度理解老師在想什麼,依此討論出與老師的相處之道。良好的相處之道是:能照顧自己的需求,同時懂得尊重對方。

3.樂於和老師分享及溝通協助孩子的方法。當孩子獲得父母充分的了解、支持與有利的協助,就較容易以更開闊的心,去適應各種環境。同時,父母可利用各種方式或機會,如寫電子郵件、拜訪老師、參與班級事務、戶外教學等,維持和老師的互動;父母一方面多了解老師處事的方式和善意,一方面把自己如何與孩子處理、溝通的方式和結果分享給老師,並樂於傾聽老師的回饋。在開放的心態下,交流互通彼此對孩子的觀察、了解與做法,較容易建立親師之間的信任和合作。(莫茲婷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狀況3:國中兒子在臉書上和老師互動熱絡,用語像朋友,覺得這樣不好,該怎麼說?

臉書是種新興的網路社交方式,對許多父母來說,也是種空前的考驗。網路互動的軌跡,有些能消除、有些卻不行,有些甚至過了一段時間,還能原封不動重新回顧,影響程度比當面互動更深遠,因此在網路上的活動應更加謹慎。

如果孩子年滿十三歲,已符合臉書使用年齡,但他在臉書上與老師的互動令你擔憂,建議可先採取輕鬆的方式詢問孩子,最近和老師互動的情形,邀請孩子與你分享他和老師間的對話。先肯定他與老師能維持正面的關係,是很不錯的事;然後再提醒孩子,和長輩說話時,若能更加注意文字修飾等相關禮節會更好;最後也讓孩子知道,臉書內容會存在網路上很久,影響力不容小覷,要更謹慎。

家長可進一步提供範例,協助他調整後續的網路發言。過程中要注意的是,努力與孩子的關係維持在理性層面,避免負面情緒在親子間打轉,以免父母的好意不但沒幫到孩子,還破壞了彼此心情,造成關係裂痕。

不同年齡與能力的孩子,在使用網路時,都需家長適當的關注與保護。家長應具備「孩子在網路上的虛擬行為,已算是獨自出門行動」的認知,儘管孩子是坐在你身邊用手機逛臉書、或在房裡使用電腦和網友聊天,並沒有單獨出門,但其實孩子的行為已超出父母的視線範圍,家長需要為孩子的網路言行負起責任。

下次在你決定讓孩子獨自上網活動前,請先思考:「孩子的心智成熟度,是否已經能面對網路上的各種狀況?」「當有任何人在網路上透過臉書,或是其他互動管道跟孩子傳遞訊息、邀請玩遊戲、寒暄要電話、交朋友、進行虛擬金錢或寶物交易、發送詐騙簡訊、進行汙辱或恐嚇等文字攻擊時,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判斷是非、保護自己,並且不傷害別人?」

面對日新月異的網路生活,我們和孩子都需要繼續努力學習,迎接未來各種挑戰。(黃雅芬 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院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景美國小輔導室 的頭像
    景美國小輔導室

    景美國小輔導小錦囊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