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想上學的小孩──談兒童焦慮反應
臺北市立療養院邱顯智醫師
http://www.cosmiccare.org/spirit/sheep/past/Doctor-3.asp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害怕反應,往往用責備的口吻:「你要勇敢一點!有什麼好怕的?」但孩子的情緒很真實,孩子願意抒發情緒、願意談,對家長來說是好事!我們可以採取引導的方式,先安撫情緒,再查明焦慮的原因。
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害怕、焦慮的感覺是很糟糕的!擔心、害怕可以視為一項警訊,如果孩子沒有「陌生人的焦慮」,就可能引發危險,任何人都可以帶走小孩。每個年齡層會有不同的害怕,如小嬰兒在八、九個月,開始懂得分辨父母親,會怕陌生人;一歲多時,怕父母離開,有分離的焦慮;三歲後,有些小孩會害怕特定的東西,例如怕閃電、怕動物,如怕狗、貓、蟑螂;中學以後,怕別人的評價,怕自己表現不好!
心理焦慮所引發的外在行為隨年齡也有差異,大致分為三階段:一、學齡前:嬰兒哭鬧就是焦慮和害怕最原始的表現,到三、四歲,倘若小孩原本會自行吃飯與大、小便,現在卻產生退化、退縮的行為,就需要協助;在身體症狀上會頭痛、肚子痛。二、小學時期:延續學齡前的反應,如哭鬧、退縮、退化,但開始有能力主動說明,會選擇避開令他焦慮的事件;在生理反應上會頭昏、手抖、呼吸困難……等等。三、青少年:包括較早熟的中、高年級學生,新增的煩惱為別人對他的評價,在乎自己的社交表現能力!
如果這些症狀發作頻繁,影響生活作息、學習情況,嚴重將導致精神疾病,也常合併憂鬱的情況。我先介紹幾種疾病的類型及差異:
「畏懼症」,指的是有特定對象,如怕狗、怕搭飛機、怕坐電梯、怕打針、怕見血等。大人必須觀察小孩害怕的情況會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社交畏懼症」,指的是孩子面對社交環境,如害怕上台講話,這不只是個性害羞,還參雜害怕的情緒,會臉紅、心跳加快,甚至愣住、無法言語;症狀嚴重一點,可能連在公共場合吃飯、交談都沒辦法。
「焦慮症」,一般醫學上說明「害怕」指的是有特定的對象,知道自己怕什麼,而「焦慮」意味著沒有特定對象,但情緒上呈現緊張、害怕的狀況。兒童常見的是擔心功課沒交,事情沒完成,及別人的指責!「焦慮症」在青少年時期最常見。至於「分離焦慮症」多發生在嬰幼兒時期,一、兩歲的孩童特別黏父母,這種情緒有可能持續至兒童期,他們會不斷地擔心害怕父母出意外,不見了;或自己出意外而看不見父母!我遇過一個例子,有一個小孩與父母出遊,發生車禍,父親在車禍中過世,孩子事後不敢離開母親,不肯與媽媽分離。
「恐慌症」,這是一種突發的狀況,前一秒可能好端端的,卻突然產生很緊張、焦慮的現象,一時之間呼吸困難、手腳沒辦法動彈、心跳不斷加速,這類情況常見於青少年。
面對種種的害怕,我們必須先了解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明顯時,如家庭變故,自己遭受意外、車禍、地震、火災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害怕再度面對。例如九二一地震後,醫生就接到許多個案,每個孩子產生的反應也截然不同,有人怕地震、有人怕黑──因為地震發生在深夜,孩子心裡產生情境連結,一到天黑就害怕。若外在因素不明顯時,有可能是孩子特別敏感,曾經有小孩不肯上學,媽媽帶來就診,兩、三次會診之後,發現原來孩子聽聞後山防空洞有死人,因此不敢上學!家長面對這些狀況,首先重要的是安撫情緒,設法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再針對每個孩子不同的需要來處理,有的小孩只要人陪伴,就能減輕不穩定的情緒;有的只需要獨自稍微休息一下;有的需要人抱、撫摸;也有的小孩,你越關心,他反而哭得越大聲,這時候只要確認孩子是在安全的環境,就可以跟孩子說,等他心情好一點、不哭鬧,大人再進來和他溝通。
如何與孩子談情緒,談擔心、害怕、焦慮的問題?鼓勵孩子表達擔心害怕的事情,查明原因,同時觀察是否有特定的場合,如學校;特定的時間或人、事、物,由父母與孩子一起討論,最常見的情況是週一不想上學,因為週六、日玩得太開心了,也有些孩子害怕上某個特定課程!如果發生的次數太頻繁、持續過久,就要給予協助,例如接受輔導。
我建議用鼓勵的方式,採漸進式改變孩子的行為,舉例說,面對有「分離焦慮」的小孩,不敢一個人上學,剛開始可以陪伴他走到教室;過段時間再慢慢縮短距離,只送到校門口;接著陪他走到半路,讓他自行走一段路;最後是在家門口說再見!若是「畏懼症」,孩子怕狗,開始先讓他看狗的圖片,進一步可以接觸剛出生的小狗,靜靜地觀望,再慢慢引導他靠近小狗,如果他有意願了,可以慢慢嘗試接觸大狗!
除了行為外,認知上的教導也格外重要:例如家中有人過世,孩子會聯想、擔心父母離開、死亡,這時可以告訴孩子,發生意外的比例並沒有那麼高,以減輕他憂慮的程度。有一個小朋友,一度追問爸媽,如果他們發生意外,那他自己該怎麼辦?這個爸爸回答也很妙,他說:「不必擔心,我有準備足夠的保險金,經濟上沒有問題,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家人會照顧你!他們也一樣愛你呀!」這些話讓孩子的擔心降低不少。另外也可以清楚交代自己平常的動向,如早上打辦公室的電話就可以找得到;下午打手機,晚上幾點回家!
以上說的是大致的狀況,實際應用到每個小孩身上,還是會有差異性的。
另外有兩個例子,我分別說明:
有個國三學生,在學校課業表現不錯,最近時常向母親反應,有很多國二的學妹下課時常趴在窗口看他,讓他覺得很困擾、很煩,有時候怕得不敢去上廁所,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母親總是回答他:「你要忍耐呀!不要理她們就好了。」除此之外,這個孩子也討厭班上的導師,因為老師用很嚴厲的方式處罰考不好的同學,他看了就很生氣,他說:「告訴大人都沒用,大人只會叫我要忍耐。」現在他不停地反應不想去上學。
我給他母親的建議是,要改變他人的行為比較難,但是可以試著改變孩子的想法,好比可以和孩子討論,那些來窗口觀看的學妹,誰長得什麼樣子?衣服有什麼不一樣?至於對老師的不滿,孩子恐怕比較難說出口,就必須麻煩媽媽出面,跟老師溝通,再幫助孩子改變情緒背後的想法及行為。
另一位才藝班老師反應,常在課堂上遇見三歲的孩子有分離焦慮的問題,通常大部分的孩子上了幾堂課就有改善,可是也有例外,該怎麼辦?
我建議可以先協助孩子熟悉環境,讓老師、課程、媽媽這三方面有良好的連結,然後媽媽再減少陪伴的時間!如果孩子在陌生的情境中出現情緒,老師可以設計某個角落作為休息區,讓他們暫時休息一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