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 00:00 (更新:2018-03-29 12:46)

by 卡爾.薩頓、雪莉兒.弗雷斯特

你的孩子,緊張時會有這些行為嗎:遇到某人或進入某個環境,就完全無法開口、身體像木頭般僵硬、只有一號表情。這些是「選擇性緘默症」常見的焦慮表現。選擇性緘默症者常被誤會是太害羞,這種溝通焦慮障礙,讓人想說話卻開不了口。從小便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卡爾.薩頓透過寫作,分享他的個人經歷與對此症的研究。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SM)是一種受情境影響的溝通焦慮障礙,關於罹患率,在幼童時期為每一百五十人中有一人(註1),到了青少年時期,則降為每一千人中有一人。

我自己針對選擇性緘默成人的研究,則估計年輕人的罹患率超過二千四百分之一。但是我相信,成人的罹患率極可能被低估了,特別是因為選擇性緘默症是泛自閉症(ASD)常見的共病症。

和大多數焦慮障礙一樣,女性的罹患率高於男性。

選擇性緘默者恐懼在某個人或某些人附近的範圍內,開口說話或聲音被聽見。他們可能在某種特定情境可以說話(比如在家裡,與親近的親人在一起),在另一個情境卻無法開口、反應凍結僵硬、退縮害怕(譬如在社交場合、學校、面對醫生時,或甚至在工作會議上)。

選擇性緘默症主要是影響說話,但同時,也可能對所有的溝通管道造成妨礙:

  • 選擇性緘默者可能無法書寫,尤其是當書寫關於自己的事情時。因此,選擇性緘默症可能影響書寫語言。
  • 選擇性緘默者可能感覺身體的動作會暴露自己的焦慮,因而看起來像木頭人,甚至完全無法動彈。因此,選擇性緘默症可能影響身體語言。
  • 選擇性緘默者傾向於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在引發焦慮的情境中往往表情木然。他們可能維持著微笑,或是不管心情如何都是一號表情。因此,選擇性緘默症也可能影響表達性的身體語言。

選擇性緘默者看起來似乎是自己選擇不溝通,所以這個病症,在過去稱為「自願性緘默症」(Aphasia Voluntaria或Elective Mutism),但事實上絕非如此。緘默/僵硬/躲藏的行為,是由某些人物或群體的靠近所引發。可能非特定對象,如任何陌生人、其他同學、老師、商店老闆,甚至同事;也可能是特定的某人,像是姑姑、舅舅、兄弟姊妹、繼父、繼母,甚至自己的父母。大多數選擇性緘默者則是受兩者相互牽連而引發。

選擇性緘默症最常從學校開始被注意到(有些人的整個求學生涯中,在學校裡都無法開口說話)。但是在學校緘默的孩子,也會在其他情境中緘默,比如與陌生人共處,或者遇見不常見面的親戚時。許多選擇性緘默的孩子只有在家裡才開口。在家裡不說話的情況較少發生,但是也有可能。

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選擇性緘默症的正式診斷標準為:緘默應一致地發生於需要說話的情境(如教育、工作或社交場合);該孩童或成人在其他情境可以說話;障礙持續超過一個月(開始上學的第一個月除外);緘默並非歸因於其他病症,如溝通障礙、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礙,或者其他因素,例如對於該情境所使用的語言缺乏知識或自信(該孩童或成人可能剛遷移至新的文化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診斷標準仍是有爭議的。其中之一是,它排除了孩童或成人在所有情境下都無法說話的情況。事實上,選擇性緘默症的確可能惡化至無法和任何人說話,我自己就曾經有好幾個月在所有情境中都緘默。

此外,選擇性緘默症是泛自閉症(尤其是亞斯伯格症)常見的共病症。威廉斯說明,較嚴重的自閉症患者有時也會因為焦慮而無法說話。

初到外國的孩童,在調適期的確經常出現緘默行為,但是這也可能真的引發選擇性緘默症。

關於選擇性緘默孩童的研究指出,平均罹患年齡為二.七歲到四.一歲。我自己針對選擇性緘默成人的研究,也得到三.八歲的平均初患年齡。因此,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罹患年齡非常小的焦慮障礙/溝通恐懼症。

選擇性緘默症的確診,通常是在孩子五到八歲之間。因此,孩子可能已經受選擇性緘默症之苦好幾年,期間情況明顯惡化,然後才開始得到幫助。

 

選擇性緘默的成人在孩童時代便接受診斷和幫助的比率,明顯偏低。不過,診斷和介入的比率正逐漸改善。

對於幼兒來說,選擇性緘默症似乎無傷大雅。但是,如果持續至青少年後期甚至成年,將可能嚴重影響心理狀況,出現憂鬱症、社交焦慮障礙(SAD)、廣泛性焦慮症及廣場恐懼症等病症。此外,長期的選擇性緘默症也可能會嚴重影響社會功能,例如:二、三十歲的選擇性緘默者可能需要有人陪伴才能出門、無法工作,完全依賴年邁的父母等。

我自己就經歷了選擇性緘默症直接造成的心理問題,包括: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以及一些創傷後症候群的症狀。請注意,我將我的創傷後症候群視為選擇性緘默症的結果,而非原因。但我相信,選擇性緘默者如果在孩童時期就得到足夠的幫助或治療,大多數不會像我一樣直到成年仍深受其苦。

因此,我寫出自己的故事,希望凸顯本書的重點:孩童與成人的選擇性緘默症,都需認真看待。盡量在孩子年幼時及早介入,即使孩子的行為看似輕微無害也別輕忽,因為一旦錯過時機,未來的影響將難以預料。

原文網址: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657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