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親子天下
作者:蔡宜芳諮商心理師
網路的虛幻令青少年深深著迷,身為家長的我們,也需要了解孩子在網路世界做什麼,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願意信任你、和你分享。
最近有個爸爸有感而發地跟我說︰「我覺得現在孩子的問題,好多都是網路造成的!」
我也很認同!近幾年,我在國中教育現場,處理更多關於網路霸凌(甚至是匿名攻擊他人)、詐騙、網路交友、傳裸照換遊戲點數、裸照被散佈、和不同網友約炮、被網友性騷擾或性猥褻…等,這些都是近幾年開始發生的事件。
還有更多的孩子,可以輕易的和網友交往,甚至不需要知道對方真實的姓名、學校或工作、年齡、長相,只要感覺對了,就可以!
戀愛的本質是「被呵護」,有一個人將你捧在手掌心,這在其他關係中很難被取代的。
而「網戀」為何這麼讓人趨之若鶩?因為網路上有太多人可以選擇,具有「高可替代性」,當你覺得這個人不ok,你還有千千萬萬個選擇。
所以孩子就見一個愛一個,分手也不會太難過,再交下一個就好。
網路的虛幻也令人深深著迷,現實生活中,你可能被同學排擠、缺點大家一目瞭然;但在網路中,你可以輕易的把缺點藏起來,你和他都可以呈現那個想像中最美好的自己。
國中三年,每個班都有已經放棄學習的孩子,如果剛好孩子課業又是低成就,當他們把重心放在交友上,就會遇到各種狀況,他們告訴我︰「某某在網路上偷臭我、我的閨密和前男友交往,所以我就割腕了…」
國中年紀的孩子,少數已經和男友同居,甚至有不只一個孩子告訴我,她已經交過20任男友,短則一天,最長大概半年。
尤其是那些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父或母離異、過世、入獄、離家出走…等,當孩子內心渴望被愛,他們對於愛情根本就如同飛蛾撲火般,縱使知道這個男生就是渣男,常常劈腿、騙感情、甚至到處和未成年交往;但孩子還是愛得你死我活,甚至願意用身體來換愛。
因此,身為家長的我們,除了限制孩子網路使用時間,也需要了解孩子在網路世界做什麼,是玩傳說、圓神,還是喜歡IG、抖音,還是在追哪個偶像明星。
可以這樣問孩子︰
「最近都紅什麼?」
「你追蹤哪個網紅?」
「有沒有什麼好玩的影片可以跟爸爸/媽媽分享?」
縱使你覺得孩子喜歡的東西都很幼稚、無聊,但當你這麼說,孩子就不會再和你分享了…
治標也治本最重要的是「親子關係」,父母可能無法做到孩子渴望的「被呵護、被捧在手掌心上、我的世界只圍繞著你」的感覺。
但你可以決定要當孩子生活中的「軍師」還是「間諜」,當孩子願意信任你、和你分享,你就能成為孩子的「軍師」,為孩子出謀劃策;當孩子越不敢跟你說發生什麼事情,你就變成孩子的「間諜」,孩子怕被罵只想逃,只敢跟朋友說,反而風險越高。
如果孩子總是感到不被理解、被責備,他就更會去尋找不會批判他、重視他的需求的人。我們就和孩子漸行漸遠了...
原文:https://premium.parenting.com.tw/article/509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