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不該提醒孩子?

針對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回到對於提醒這個舉動,我們的期待是什麼?

如果只是要讓孩子完成眼前該做的事,或許提醒可以加速孩子啟動。

但如果我們的提醒,是想要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這時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甚至於,越是提醒孩子,越是造成反效果。

你可能有疑慮,如果不提醒,不叮嚀,那麼孩子不就什麼事情都不做了。

或許,我們提醒了孩子,叮嚀孩子,孩子是被動完成了我們眼前交代的事。但這不等同於孩子專注力提升了。

除非,孩子學會一件事,練習自我提醒。

對於許多爸媽以及老師來說,不時的提醒著孩子,記得這件事,不要忘記做那件事。

提醒一次又一次,叮嚀一次又一次,結果發現自己越來越清楚記得孩子該做的事,但卻發現孩子總是忘了我們交代的事。

我們先跌釐清,是否真的是孩子專注力上出了問題。還是孩子已經習慣了,總是依賴大人的提醒。等你說了,我再動手做。

如果是專注力上的問題,會出現跨情境的狀況,簡單來講,就是孩子注意力的缺陷、不集中,是很容易跨越不同的情境,例如國語、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在學校,在安親班,補習班,回到家,在爸媽面前,孩子所呈現出來的注意力問題,是相類似的。

或許提醒看似消極的事,真的要做的話,那麼我們也希望達到應有的效果。

如果真的要提醒,那麼換個角色,讓孩子來提醒我們,讓孩子來提醒別人,讓孩子們互相提醒。賦予孩子任務,誰說孩子只能被提醒?孩子也可以來作為相互提醒的角色。

當孩子開口說了,當孩子交代別人要做什麼事,也再次提醒自己。

例如孩子常常忘記將聯絡簿帶回家。有些孩子把聯絡簿放進書包之後,不經意地又把它拿出來,放進抽屜。或是從書包裡拿起鉛筆盒,把聯絡簿拿出來,結果又放進抽屜裡,忘記帶回家了。

這時老師舉手之勞,在下課前,請同學兩兩互相提醒、監督,將聯絡簿放進書包,彼此留意對方是否做出這項動作。

或讓孩子練習將書包裡的東西,一個一個大聲的說出來,像在清點行李箱的東西,最後逐漸讓孩子在內心裡,練習說。

要加深自我提醒的印象,開始勤勞動手做,是一件必要的事,以發揮加乘的效果。

原文網址:王意中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