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前陣子熱門的《非常律師禹英禑》在內,這幾年有愈來愈多影視主題談及自閉症,諮商心理師陳品皓介紹自閉症光譜疾患(ASD),以及該如何陪伴、支持自閉症孩子的學習與生活。

前陣子在追《非常律師禹英禑》這部韓劇,女主角禹英禑是自閉症患者,她在工作、人際關係上碰到種種挫折,劇中用很鮮明、很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些確實都是自閉症患者在生活裡會遇到的問題,在我的工作領域中也常常見到這樣的個案。

這幾年有愈來愈多影視主題談及自閉症,還是有很多可以補充、讓大家更了解的地方。自閉症的全名是「自閉症光譜疾患」(ASD),早年談到這個疾病時,我會說在這個光譜中的孩子普遍具備:溝通障礙,社交障礙,重複的行為和侷限的興趣。

現在溝通和社交障礙合併成一項,原因是許多亞斯伯格症患者(即高功能的自閉症)口語表達固然流暢,但說出來的話對社交品質毫無幫助。有追劇的人印象想必很清晰,禹英禑常常在生活中談到「鯨魚」,腦海中有豐富的鯨豚知識,但她身邊的人卻不見得想聽。

難掌握言語外的訊息,認知換位能力薄弱

除了侷限的興趣導致社交品質受影響以外,自閉症患者的世界觀是由自己往外發散,也以此作為對這個世界的參照。這是什麼意思呢?像是「認知換位」對 ASD 和亞斯伯格症的孩子來說,就會相對薄弱,甚至是薄弱很多。

這些孩子需要很刻意的練習,才能養成這樣的認知。自閉症光譜從輕症到重症的差異很大,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很難掌握人際關係裡「隱微的訊息」──除了語言以外,人與人的對話還藏有非常豐富的社交意涵。許多時候溝通不順暢,很可能是因為亞斯的患者過度著重字面的意思,沒有掌握雙關的脈絡。

我可以舉兩個有趣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孩子寫作文時,有一句話是:「我的母親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婦女。」老師批改時把「40多歲」圈起來,旁邊寫上「多餘的」。一般人都可以理解,因為「40多歲」就是「中年」,「多餘的」指的即是這個贅詞。對亞斯的孩子來說,就會直接改成「我的母親是一個多餘的中年婦女」。

另外一個例子,我曾經在診間遇到亞斯的孩子,我問候他「你好不好」,他卻想了半天回答不出來。這其實是人際相處中很常見的問候,孩子卻回答我,因為不知道我在問的是哪一點,他只好從生活中的每一點去平均來想,才能回答我「他好不好」。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會造成孩子的困擾,其實這就是自閉症和亞斯患者的困難,過度著重字面意思,流失人際互動中的隱微訊息。

杜絕任何霸凌,陪孩子找到展長才的位置

最近幾年有愈來愈多宣導,學校老師也愈來愈了解這種概念、明白自閉症患者在社交上遇到的困難。沒辦法求完全理解,但確實在進步!理解當然是最高的期待,這需要非常多管道和生活教育,雙管齊下才能達到。

我也想說,自閉症患者在進入學校後,以融合教育為主要方向,這難免會導致衝突發生。不過,面對這些衝突正是最好的教育現場,對第一線處理的老師來說真的很累,但這會非常有教育意義。

不論如何,因著主流和非主流的差異,很容易讓自閉症患者變成在群體裡被歧視的那一位,當這個歧視的起點無限蔓延,就會演變成任何形式的霸凌。我們絕對不能縱容任何因著歧視造成的霸凌。漠視攻擊的言行,或是意圖透過這種方式來制衡特殊孩子在班上的干擾行為,這對孩子來說會是非常大的傷害。

我接觸過非常多亞斯的孩子,剛開始只注重症狀緩解,有情緒障礙就處理情緒,有社交和人際的問題就處理社交和人際的問題。但孩子總會長大,當來門診的孩子都長成大人了,也開始聽見很多家長的心聲,擔憂孩子以後出社會要怎麼辦呢?

有一個簡單的建議,當孩子還在求學階段的時候,盡量讓孩子有一個比較穩定和專一的關係。不論這個對象是心理師、社工師還是復健師都好。在體制以外有一個穩定陪他長大的人,讓他在每個階段有好的學習,也有能夠求助的對象。

從生活教育、生活教練的方向著手,一步步陪著孩子長大,乃至社會上立足。再想一次「非常律師禹英禑」這部韓劇,的確給觀眾更寬廣的思考,自閉症患者在合適的職場裡可以有非常卓越的表現,仍然可以找到能夠一展長才的位置。

照顧孩子的家長也記得要照顧自己,當有很多情緒要排解時,記得找相關的社群平台尋求支援。我們一起努力,陪伴這些特別的孩子們長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