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1 00:00 更新:2016-04-07 15:56

by 律師 - 呂秋遠 (親子天下雜誌77期 2016-04-01出刊)

 

當孩子遇到霸凌,總是讓爸媽氣憤與不捨。若能冷靜下來,帶著孩子找到自處之道,會比出一口氣來得重要。

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想必你現在非常心急,也希望律師可以幫你主持正義,讓孩子可以從被霸凌的氛圍中逃脫出來。

先別急,我們先來想想為什麼孩子被霸凌。通常,學校裡總是會有一些比較強勢的孩子,可能會帶領一些人來欺負另外一個或一群人;當孩子跟他們不合,或者是被他們挑選為欺負的目標,可能就會有一些麻煩。

這些麻煩或許是肢體上的暴力,也或許是言語上的謾罵,更有可能是排擠於群體之外的冷欺凌。這些霸凌的方式,都會讓身為父母的我們心疼,覺得孩子不應該處於這種霸凌的環境之中,也希望可以為他討公道。

學校、社會,霸凌無所不在

不過,其實霸凌是無所不在的。特別是當我們把學校的環境放大時,會不會覺得那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

姑且不論我們從小有沒有遇到霸凌,當我們從學校出了社會以後,才會赫然發現,這個世界充滿了許多無論如何就是看我們不順眼的人,他們或許是無足輕重的無名小卒,或許是舉足輕重的上司長官,而這些人就有可能會在職場上以各種方式讓我們不舒服。

舉例來說,同事可能會聯合其他同事不跟我們說話;上司可能會藉由繁重的工作量擊垮我們;朋友更可能在私下放箭,讓其他朋友自覺的排擠我們。

這些點點滴滴,其實都是在告訴我們,出了社會以後,我們無論如何都會遇到各種不同形式的霸凌,但與小時候遇到的情況差別是,可能在於小時候在學校,會有父母替我們出頭;但是現在我們只能靠自己而已。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當我們的孩子遇到霸凌,第一件事情是不是討公道?這應該是接下來的事,而不是第一件事。

我們應該教導孩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培養自己的抗壓性,同時要告訴他們,霸凌其實無所不在。不會只有今天,不會只在學校,這些行為與人,會一直出現在我們的四周。

我們不應該接受,但是卻也不應該認為孩子就該生活在無菌的成長空間裡。如果我們的直覺,就是幫孩子出一口氣,那麼孩子出了社會以後,誰能為他出這一口氣?

釐清真相,別只聽一面之詞

接下來當然就是找出事實,孩子可能會隱匿一些情況,或許怕我們擔心,或許是自己也有錯,我們只聽一面之詞是沒辦法查知真相的。這時候可以到學校拜訪老師,把從孩子這裡聽到的訊息轉告老師,並且請他們去了解事實。當然,調查出來的事實,不必然是我們聽到的訊息,但是這個階段,必須讓孩子充分參與,讓他知道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錯。

什麼叫做「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錯」?絕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霸凌者隨機挑選的目標而已,或者是因為我們在不知不覺當中「得罪」了霸凌者,甚至也不為什麼,只是霸凌者看我們不順眼而已。

讓孩子參與過程,學會自保

就這部分而言,我們必須讓孩子參與,去知道事情發生的經過,並且我們要耐心的解釋原因,他們才能知道這樣的霸凌無所不在,而且不是他的錯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如果是極少數的另一種情況,也就是我們自己做錯事,才會導致同學的排擠,那麼我們可以適度的檢討自己,讓孩子可以知道,如何改變自己,以躲避「垃圾人」。

檢討自己,並不是檢討自己犯錯導致別人來霸凌我們。畢竟犯錯與霸凌在邏輯上來說就是兩件事,我們犯錯,應該得到懲罰,但卻不是透過私刑的方式來處理。

我們要檢討的部分是透過這次的教訓,謹慎的與霸凌者保持距離,而且要清楚的告訴孩子,雖然我們犯錯,還是不應該被如此霸凌,並且鼓勵他在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時,仍然要爭取正義,而不是以為自己是另一個事件的加害人,所以受害是應該的。

其他的部分,不外乎就是透過學校與對方家長溝通,並且視情節輕重而考慮要不要走向法院訴訟。然而,我們還是強調,在剛知道霸凌發生時,別急著出手去援救孩子,不論是要求對方轉學、行政懲處,或是司法程序,都不是首選,重點是讓孩子充分參與,透過這些程序,知道事情的真相,讓孩子決定要不要原諒。

此外,在這些修補的程序中,我們要藉由這個機會,讓孩子培養出如何面對霸凌的勇氣與智慧,讓他知道往後在社會上遇到這些人,應該如何趨吉避凶,同時懂得伸張正義以保護自己,這或許是我們在處理孩子被霸凌的事件時,可以得到的正面意義。

 

「從這麼多學校霸凌的研究當中我們發現什麼呢?只要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不論是陪伴他、幫他說一句話、站在他那邊,他就會覺得自己不是孤單的那一個,就有可能離自殘、自殺、自暴自棄遠一點。」海苔熊認為,站在孩子身後,給孩子最堅強的支持,表面上沒有直接處理霸凌事件,但對孩子來說,霸凌的傷害已經大大降低,給孩子心理上的支持,是跟處理霸凌事件一樣重要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