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7

by 羅怡君 - 親職溝通作家 (親子天下出版《愛,我的內向小孩》)

還記得金城武那支膾炙人口的廣告詞:「世界愈快,心則慢」嗎?花蓮鳳林小鎮也以「慢食」(slow food)與「慢活」(slow living)的條件通過審查,成為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會員。刻意的「慢」對應日常生活加緊步伐的「快」,彷彿警醒著我們愈做不到的事,就會愈容易引起廣大的共鳴,想想我們內心真的充滿矛盾。

這種個人與群體節奏的矛盾也延伸到生活和教養裡:我們明知道需要花時間等待孩子成長、需要給孩子時間摸索,但又偏偏「等不及」的出言指導、插手協助,各種明的暗的引導,就是巴不得孩子盡快適應環境、完成我們認為該有的進度。

當心思細膩、言行謹慎的內向者,處在什麼都想有效率、快速省時間的社會裡,高速運轉的結果就像顆快速耗電的電池,一下子就消耗殆盡,別人不是以為這顆電池有問題,就是認為這顆電池應該被淘汰,直接換顆新的「比較快」。

內向小孩在家裡

但說真的,內向者到底有多「慢」呢?我永遠記得有一次妹妹對我大吼:「不是我太慢,是妳太快!」當頭棒喝!對啊,為什麼不是檢討是否是我太快,而是檢討她能不能再更快?當時我們母女倆就像日本綜藝節目裡的紅白大對決,一邊守護慢的意義、一邊彰顯快的價值;「快」與「慢」本來就是相對的概念,只有「時間」才是客觀的絕對值,所以我們決定用計時器互相記錄生活的爭執點,再來討論誰太快誰太慢的問題,結果如何呢?吃晚飯二十分鐘、洗澡約十五分鐘、刷牙最快三分鐘、寫功課看狀況,平均大概一小時內結束……。我看著這紀錄說不出話來,從客觀看來一切都很合理,為什麼我會覺得她慢呢?

妹妹在一旁慢條斯理地開口:「媽媽我跟妳說,妳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變慢、妳寫稿寫不出來的時候我會變慢、還有妳想睡覺的時候我也會變慢……。還有其實我都知道每天要做什麼,可是妳每次都會事先提醒我,這樣就變成好像我很慢、或者都是妳說了我才做的感覺。妳太快提醒了啦,等我忘了再說嘛。」

是啊,似乎是我自找麻煩。如果我不急不趕,就不會忽略孩子的自律,而認為都是我一再提醒;如果我不急不趕,就不會忽略孩子正用自己的節奏完成事情;「妳說的沒錯,是我太快,太快的後果就是看不見妳的好了,對嗎?」

只要我們懂得「慢」的意義,就不會認為只有快才是唯一價值,當內向孩子獨處時,那是他們穩定內心的重要時刻;那些「混亂又豐富」的各種思緒,給他們帶來認識自己的重要禮物;這些看不到、無法評量的抽象能力,才是我們尋尋覓覓想要找到的獨一無二。

想要「釀」出一瓶好酒,時間絕對是關鍵因素,等待是必要的功課,我們絕對不會嫌太慢的,不是嗎?

原文網址: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8349-/?page=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