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958&page=1

 

2009-06親子天下雜誌                                               作者:張瀞文

 

 

Q4:學生沒有責任感,例如不交作業、打掃偷懶等。

換個想法:

● 學生覺得這件事無關緊要、不在乎。

● 學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需要更清楚明確的指示。

老師可以這樣做:

學生不會忘記籌劃明天的慶生會或更新網誌,因為這些事是他們主動想做、有過選擇的。要求學生承擔、負責之前,讓他有所選擇,同時也讓他知道沒有負起責任的「後果」是什麼。

游淑媛用的方式是,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工作當掃區,而且每個學生都必須和自己的掃除工作訂下「結婚契約」,每天不離不棄的照顧,一旦毀約,就得接受班規的處罰:放學後留下來做更多的掃除服務。台北市文德國小則有好幾位老師透過班級自治,讓學生自己討論罰則。也有老師徹底執行「今日事今日畢」,學生作業沒寫完,要補完才能夠下課或回家。

責任感常常是教不來的,必須透過理解。與其讓孩子承擔不負責任的後果,不如更積極的創造經驗,讓學生體會到負責任的甜頭。板橋國中教師黃鈺欽以身作則,每項打掃工作都親自做給學生看,盯著學生做完。當孩子體驗到,原來把廁所掃乾淨可以得到他人的感激;原來努力打掃可以得到整潔競賽冠軍;原來承擔責任的辛苦後面有許多美好的感受,他們開始學著對學業與生活負起責任。

還有學生不是不願意負責,而是不懂「負責」指的是什麼,需要的是清楚具體的教導。

許多國中老師會以為,掃地這件事家裡或國小都教過了,板橋國中教師陳孟鈴卻發現,學生不是不願意做而是不會做。

於是她親自示範給學生看,例如回收要如何做、回收籃要怎麼擦、掃地時要每一塊面積都掃到等。當學生知道方法,也看到老師對這件事的重視,「不掃除」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Q5:學生的生活沒有目標,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換個想法:

● 無所事事並不是「問題」,但我的確可以試著幫他生活得更有勁。

老師可以這樣做:

孩子生活沒目標可能有很多原因,學校可以做的是幫孩子找到一個適合的位置,讓他感覺自己有能力。如果可以進一步讓他和同學有所連結,甚至對團體有貢獻,對他的幫助會更大。

台北縣淡水鎮水源國小教師杜守正分享,他曾帶過一個小女生,在班上人緣不好、沒有朋友、成績總是倒數的,一點精神也沒有。有一次,他帶著全班學生到淡水賣自錄的CD籌措到金門畢旅的旅費。那個下午,小女生彷彿變了一個人,能說善道,成為全班公認的最佳銷售員。杜守正說,給出平台和空間讓學生展現、被看見,也讓他看見自己,這樣的經驗一次就夠了。雖然不是從此就圓滿,但那次經驗會讓他看見生活的方向。

友緣基金會臨床部主任林淑棻建議,協助孩子找到有興趣的科目,只要一科,他能夠在喜歡的科目找到成就感,就會帶來好的循環。或者問問他對未來的想像:想做什麼工作?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生活?讓夢想帶領他前進。如果他還是覺得什麼都不喜歡,老師也別氣餒,至少孩子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用剔除法慢慢看看有哪些事他不排斥、可以試一試

但是,也有新的心理學研究說明,青少年階段的無所事事並非壞事。

陳坤虎表示,青少年階段的孩子開始自我解構,重新建立新價值,約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遵循大人價值;第二種,對抗大人世界;第三種,既不遵循也不反抗,就是我們說的無所事事,不知目標何在。第三類的孩子常常令老師與父母覺得苦惱。陳坤虎認為,孩子沒有目標、不願意探索生命,不見得是壞事,可能只是時間還沒到,因為每個人的軌跡不太一樣。他強調,探索的過程很辛苦,就算目前看起來適應良好的孩子,也不見得永遠適應良好。

Q

6:在學校教孩子的規矩,全都遭家長否定,學生甚至仗著家長的不認同,公然挑戰我。

換個想法:

● 我和家長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他只有一個孩子,而我要顧及全班。

老師可以這樣做:

許多在城市任教的國小老師都有很深的感觸:孩子不難管教,真正讓老師為難的是父母插手管教。

政大實小教師游雅婷說,現在家長很用心吸收教養新知,卻只學會了第一步「同理」,而忘記下一步「教導」。政大實小教師黃寶慧建議老師,鼓勵家長晨間時間進到學校當志工,在那個時間裡,家長才有機會看見學校的情況,看見他的孩子不一樣的表現。

徐明珠曾經遇過一個媽媽,問她為什麼不自編教材?質疑她給孩子的閱讀作業過於幼稚,批評她的國語、數學教法差。

徐明珠開始思考:為什麼這個媽媽要這樣?我真的要改變嗎?我可以做些什麼?

她發現這位媽媽對女兒的期望高,加上那時候多元入學剛實施、教育的價值很多元,媽媽非常焦慮,希望女兒不要輸,也希望老師可以做更多。她也思考,媽媽的建議其實沒有錯,只是不適合用在全班。

那時候媽媽拒絕跟她溝通,她就從女兒下手。女兒功課好,但是人際關係不佳,徐明珠教她如何與同學互動,也讓她在學校有表現機會。透過聯絡簿,徐明珠發現女孩和媽媽的關係不好,就適時寫一些引導的話,例如「父母都愛你,媽媽教你有她的原因,請你用心去了解父母的心」。

這些話,媽媽也都會看。她也常常鼓勵女孩做深刻閱讀,培養自己。

後來,媽媽感受到徐明珠的善意,不再批評與質疑她。女孩畢業時,媽媽還蒐集全班的照片,製作手繪的紀念冊送給老師。

徐明珠分享,這種狀況其實也讓她不舒服,但是如果敞開心胸,看見對方的處境,也真的為孩子設想,縱使方法不同,父母多能感受老師的善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