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老師,最近北捷的意外事件真的人心惶惶,我自己看了影片都很害怕,完全無法想像如果自己在場會如何應對,不知道老師們看到新聞還好嗎?想到孩子可能會來問老師,也相信孩子非常在意老師們的看法,因此整理王意中心理師、黃龍杰心理師、蔣世光會長的資料,提供給老師參考,這七個建議是非常完整版的作法,通常家長較有時間跟孩子做這樣詳細的討論,若在班級中可扣住打星號的地方即可。

 

    還記得我小時候經歷美國911事件,但當初沒有人會跟我討論這樣子的事情,我們也無法表達自己的害怕。不過較慶幸的是發生地點不是發生在台灣,對懵懂無知的孩子來說衝擊絕對不像這次一樣大,希望老師多留意班上孩子的反應。此外,也請老師記得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情,經歷這麼大的意外,除了孩子,老師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身心狀況,穩定自己的心情。  

 

                                                                             品如

 

1.王意中:7建議,陪伴孩子面對重大社會事件                  

※說出心中的恐懼

孩子不說,不表示孩子沒事。建議您,主動與孩子一起分享這事件,說出彼此存在心中的害怕、焦慮、驚慌、恐懼、憤怒、不安、傷心、難過、疑惑與擔心。讓孩子知道,面對這事件,這些情緒反應的出現是很自然的很正常的,讓他了解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如果事件影響到生活,例如失眠、吃不下可請孩子來諮商室)

安心的貼身陪伴

面對這事件的內心衝擊,有些敏感的孩子是需要一些時間安心調適。在這段時間,您可以多陪伴,輕輕地搭肩、擁抱、握著手。

回到原來的節奏

讓生活繼續維持原來的生活節奏,特別是對於平時需要搭乘捷運上下學的孩子。恢復常態,如同以往一樣,讓孩子能夠感覺生活的內容,依然像以往一樣自然在運轉。穩定與規律的節奏會讓孩子感到安心與自在。

行兇細節不討論

和孩子討論與分享這事件時,過程中,避免和孩子太過於將焦點放在行兇者如何刺殺無辜受害者的殺人手法與犯案細節。以預防孩子對於該犯案情境的過度注意,及可能反覆在腦海中形成揮之不去的陰影與畫面。最好能夠避免再多接觸新聞血腥的畫面,我們不需要知道這麼多。

追蹤全有全無的反應

初期,有些孩子可能很自然地出現全有全無、或以偏概全的想法。例如表示以後都不要再搭乘捷運,或認為所有的捷運路線,和密閉式的公共交通都不安全。請接納與同理孩子如此的自然反應,但請仔細留意如此的負向思考,是否如影隨形般繼續存在,而影響孩子日後的行為反應。

轉移注意力

面對如此重大不幸事件,可以預期近日在新聞媒體或臉書塗鴉牆上,將不斷地被播放與傳送。建議您,先不讓孩子再重複收看這些容易造成內心衝擊的血腥畫面。雖然您會持續關注後續的新聞發展,但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將心思擺放在平時所關注,能讓心情放鬆、平靜與安心的事物或活動上。

※事件的問題解決

可以試著與孩子分享未來如果面對類似情境時,可能的問題解決之道。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察言觀色對於周圍陌生人的趨近,如何做出適時自我保護。例如敏感地迴避、迅速地跑開、不落單,往人群聚集,立刻告訴身旁的大人所發生的事,以尋求保護與安全。

 

2.面對危機的可能身心反應

許多人在經歷重大事件衝擊初期,可能會出現驚嚇、失眠、過度警覺、哭泣和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壓力反應。對多數人來說,上述反應會在數週內自然改善。但然有少數人因衝擊過大以致上述壓力反應並未明顯改善,進而出現身心耗竭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資料來源:黃龍杰心理師)

 

如果您留意到自己出現持續有上述身心壓力反應,且該壓力反應未明顯改善,我們建議您可至鄰近醫療院所找臨床心理師尋求協助,透過專業的心理治療讓自己逐漸回歸正常的生活。只要您有需要,我們鼓勵您聯絡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http://www.atcp.org.tw/,及您所在的各縣市臨床心理師公會,我們會盡力提供所需義務的諮詢及服務。

(摘錄自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蔣世光於103521日發布於心理師公會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景美國小輔導室 的頭像
    景美國小輔導室

    景美國小輔導小錦囊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