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情緒障礙學生出現的問題行為可能非常複雜與強烈,包括學習、人際與行為各方面,常令教學者不知從何著手,而想要抓住他們注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師一方面觀察、了解學生的行為,另一方面也需評估自我的教學。至於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相關輔導策略如下:
一、 學習方面的輔導:
對於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的學習輔導,應該以孩子為中心,以適應孩子個性的發展,可以從幾個方向來做:
1. 教室避免凌亂,使教學情境結構化。
2. 利用視覺(條列式、圖像式)提示工作或作業程序。
3. 提供適當的教材教法,以減少學習挫折感,對於學生課程落後部分另外給於加強。
4.依據學生個別能力差異來指派作業,一次不要給太多作業量。
5. 對於孩子不蕩的社會情緒予以限制,找出主要問題加以改善,但同時不要要求太多項目。
6. 一次下達一個指令或要求,並同時給予口頭的加強提示。所要求的項目需十分明確,而老師及家長的態度需堅決。
7. 適度地限定孩子的座位、移動的範圍及自由活動時間,將自由行動作為增強的一部份。
二、 人際及行為的輔導
至於孩子本身的情緒障礙引起的問題,像是內向性行為(退縮、害羞、孤獨、膽小、焦慮、憂慮、恐懼、懼學);甚至出現外向性行為(動粗、欺侮弱小、偷竊;更嚴重的則具攻擊性、自我傷害等),由於這些行為往往使其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另外也因為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因此常為同儕排擠,加重了情緒與行為上的問題。因此必須以觀念灌輸或系統化的行為改變技術來教導正確的情緒抒發方式、和他人親近的方法以及提高挫折容忍度。以下簡述人際及行為的輔導方法:
1.社會技巧訓練能讓孩子有能力從事人際互動,以獲得同儕、老師、社會大眾的接納。在教導情緒障礙孩子社會溝通技能時,最好能讓孩子了解教學的原因與內容,社會技巧的有用性與附帶的好處,獲得孩子的信任與接納,可以較容易達到教學、輔導的目的。
2. 可以利用「楷模學習」與「角色扮演」等方法來進行輔導。
3. 嚴重情緒障礙學生需要老師與同儕適度的體諒與接納,一方面指導個案與人相處的方式,另一方面鼓勵同儕釋出善意與個案和平相處。
4.透過遊戲活動教導輪流、合作的概念,並教導個案利用策略自我教導或提醒。
5. 多多表揚和鼓勵個案的優勢能力,藉優勢能力輔以弱勢能力的學習。
6. 掌握傾聽、同理和接納的輔導原則,並視情況轉介至輔導室,已獲得更多有利且專業的支援。
7. 經醫師診斷,輔以適量的藥物治療。
8.教師、家庭、學校、醫院須採一致性的輔導策略。
9. 注意個案的低潮期之憂鬱情形,給予足夠的支持。
10.善用行為改變技術、正負增強行為制約原理等,並適當採用「忽略」方式來處理其不適當行為
參考資料http://www.thdf.tc.edu.tw/Site5/newfile_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