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by 曾多聞 (親子天下)

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證實,被拒絕時,人們會感受到嫉妒、孤單、焦慮等負面情緒。而且,人們傾向用錯誤的方式來解讀拒絕,將拒絕視為對方對自己價值的否定,而感覺更糟。

美國心理學家蓋·文奇(Guy Winch)在本月甫出版的新書《情緒急救》(暫譯,Emotional First Aid)中談如何面對拒絕、失敗、罪惡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小小不如意,他接受《時代雜誌》採訪表示:「想要從『被拒絕』中學習,我們必須以正確的方式來處理拒絕。」

那麼,究竟要如何處理學業上或人際上各式各樣的拒絕?以下是文奇的建議

學業或工作受挫

要考上最好的學校、要得到最好的工作......這壓力是很大的,而且人們經常以外在的成功、而非內在的價值來尋求肯定,所以被心儀的學校或公司拒絕時,就特別受打擊。這時候,提醒自己:通往夢想的路從來不是一條大道,而是由各種經驗鋪成的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

歷經分手

不論是跟已愛情長跑多年的戀人分手,還是剛開始約會的對象忽然疏遠你,都是很令人傷心的。文奇說,這是因為我們傾向美化戀愛對象,把對方的拒絕想成是自己不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分手後,不必一直去想兩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也不要一味自責。冷靜下來,寫下這次親密關係中兩人不合拍之處,做為下一次戀愛的參考。

朋友絕交

朋友絕交的傷害往往比戀人分手更大。但我們要了解,朋友絕交是很正常的事。面對絕交,可以採取跟面對失戀類似的策略,問問自己,這個與你絕交的朋友,是否真的是你希望一輩子做朋友的對象。如果不是,想想看你希望跟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如果是,想想看對方為何跟你絕交,檢討之後試著跟對方和好。

家人疏離

我們常常以為家人的愛是無條件的,但事實並非如此。例如,老年夫婦離婚後,成年子女經常出於自己的意願而「選邊站」。家人的疏離無疑令人傷痛,但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普遍,選擇疏離的家人往往也有難言的苦衷。家人疏離不是你的錯,如果覺得難以承受,文奇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在社群媒體上被排擠

英國弗林德斯大學研究顯示,社群媒體對我們的自尊及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社群媒體有時會讓我們產生錯誤的「被拒感」,例如貼文沒有得到讚,或者留言沒有得到回應,或者看到朋友聚會的照片而自己沒有被邀請,都會讓我們感到被排擠。這種感覺是正常的,但並不代表你真的被排擠了。專家建議用健康的方式使用社群媒體。如果你使用社群媒體的目的,是為了與朋友保持聯繫,那麼不妨多使用私訊與朋友交流,少看那些與你無關的貼文。

原文網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86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