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志禹        親子天下第 090 期     

學習與教育 | 出版日期:2017/06

從孩子到大人,從生活到學術,都能應用「感受、想像、執行與分享」四個解題步驟,在真實世界中學習解決真實問題,符合情境認知論七大特徵。

校園走廊有個洗手台經常漏水,附近溼答答的,你會如何反應?(1)繞開潮溼地面避免滑倒?(2)報告學校總務處請求修理?(3)立個警告牌提醒路過的同學?

有一群小朋友選擇了第(4)種反應,他們決定動手解決問題。他們觀察出至少五個可能原因:擋水牆太低、水開太大、水龍頭離底部太遠、水槽太小或水管破掉。

他們討論出至少八種解決策略,經過評估和選擇,最後決定將排水管換掉,並採用保特瓶當水管。他們請教了事務組長,得到鼓勵和建議,開始製作排水管。

他們製作了很多款,嘗試採用不同大小和材質的保特瓶,遇到了很多困難,譬如切割不易、接縫漏水、塞不進水管口等;最後,他們保留了最成功的一款,解決了問題。

這是今年參加台灣DFC挑戰活動(Design For Change,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的一個團隊,來自台中市立東園國小高年級。

國中、小學生發現問題或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常超乎我們的想像,但要先給他們機會,再給他們鷹架。

事實上,參加DFC活動的其他團隊,挑戰了非常多樣的真實問題:學校附近的古蹟要拆了,記憶要消失了,怎麼辦?路邊被棄置的舊腳踏車很多,又亂又浪費,怎麼辦?路邊狗大便很多,又髒又噁心,怎麼辦?人們愛用一次性產品,用過即丟,被動物誤食,怎麼辦?自己居住的島嶼家鄉被遊客亂丟垃圾,汙染海洋,怎麼辦?課本很無趣,怎麼辦?近視同學愈來愈多,怎麼辦?愛吃零食的同學愈來愈多,怎麼辦?圖書館分類很亂,找書很困難,怎麼辦?廁所容易髒臭,讓人不敢使用,怎麼辦?心情很糟,怎麼辦?這些都是DFC小將挑戰的真實問題。

許多人會背誦美國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教我們的「解決問題五大步驟」,也會回答考試,但不會解決真實問題。人們記得住空洞的語言符號,不見得有理解;即使有理解,也不見得能解決真實問題,即使有能力,也不見有意願。

所以,DFC的發起者吉蘭.貝兒.瑟吉(Kiran Bir Sethi)將兒童學習解決真實問題的步驟精煉成感受、想像、執行與分享四大步驟,的確有其道理。人類要先對某一個問題有所感受,才會有解決問題的動力;要能想像出多樣的解決方式,才有選擇最佳方案的機會;要有真實行動,才不會紙上談兵;要能分享,才會擴散創意、善意與動力。

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需要用到這四大步驟;就算解決學術研究的問題,也一樣用到這四大步驟。

快樂的研究者,通常會先尋找一個很有興趣、感受與價值的新問題,然後整合知識基礎並發揮想像力,推論出各種研究假設或創造出不同解決策略;當然,他無論採取何種研究方法,都必須付諸執行,才會看到結果;最後,他會尋求分享與發表,無論是在期刊、網路或研討會。

從小孩到大人,從生活到學術,在真實情境當中解決自己有感受的真實問題,這種學習歷程非常符合情境認知(situated cognition)的真義。

情境認知論七大要義

情境認知是一套整合知識論與心理學的理論,主要觀點包括:

1.知覺不是客觀環境的特徵進入心靈形成符碼,而是個體與環境互動後在心中主動建構的表徵,是未來行動的一種指引,所以,知覺與行動是不可分割的過程。

2.知識決定於社會、文化與物理環境所形成的情境脈絡,而且靜態的知識觀應被重塑為動態的認識(knowing)觀,認識的過程與行動的過程也是不可分割的。

3.個體認知(包括知覺、認識與理解)環境的過程,不是只靠大腦,而是靠著身心合一的整體與環境互動後所產生的體會,這樣的體會也不只儲存於大腦,而是儲存於全身。

4.學習的過程是一種參與實踐的過程,透過目標導向的活動,讓知識不斷的演化,個體則在社群中涵化。

5.學習的遷移來自於學習者偵測到不同情境間的共同性,且當學習者的意圖、目標、能力與環境事物提供的可能性接合時,才會產生遷移。

6.教育應該提供豐富而有意義的脈絡,鼓勵學習者在真實情境當中發展有意圖的行動、從事目標導向的活動和追求有熱情的學習。

7.教學方法可多採用故事、敘事、互動、體驗、反省、做中學、專題學習、問題導向、虛擬實境、適時鷹架和認知學徒制等。

 

其實,在真實情境當中解決真實問題,不只是提高動機並深度學習有用知識,而且會提升自信(因為有能力解決問題)和價值感(因為對他人或社會有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