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始終來自習慣

作者/楊俐容

親子天下第 041 期 家庭與教養 | 出版日期:2012/11/30

研究顯示,一個習慣的養成,至少必須重複 21 次。
6個好方法,驅動孩子養成「習慣成自然」的執行力,來為自主規劃的能力加分。

上一期專欄,我們提到培養自主規劃能力的原則,但規劃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執行更重要;而執行首重習慣的培養,做過小檢測,你家孩子的規劃習慣強度如何呢?為避免有些孩子雄心壯志,只在腦袋瓜裡規劃卻怎麼也做不到,我提供幾個方法供大家參考。這些方法能提升「習慣成自然」的成功率;對於有動機,也知道方法,但還沒養成習慣的孩子最管用。

方法1獎勵:獎勵對於有動力但會忘記的孩子最有幫助。在規劃的同時,和孩子一起找出有效的獎勵;通常和目標行為連結愈強的獎賞愈有效。譬如每提早一小時完成功課,就可以多得到十五分鐘的自由玩耍時間。此外,也要討論明確的獎賞規則,像:確實執行的達成率多高後可得到什麼樣的獎賞。

方法2讚美:「你在三十分鐘內完成了兩份評量,比之前做得又快又好喔!」包括具體陳述的讚美,讓孩子看到努力的成果和自己的進展,也會因此更有動力持續執行。

方法3趣味:年紀愈小的孩子愈需要有一些條件化的連結,譬如利用色彩或圖像來標示時段或達成率,讓孩子一看就懂,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

方法4處罰:體罰的副作用大,要避免;但合理的限制和剝奪倒是管用,譬如學習進度落後多少時,假日的遊戲時間就必須拿來彌補。

方法5隔離:遠離會降低孩子執行度的環境(人事物)因素。譬如孩子小時,我讓他們在餐桌、公用書房等地點做功課,效率比較高;等孩子自我規範的能力升級了,就讓他們移回自己的房間,培養更進階的自律能力。

方法6壓力:公開宣告的規劃執行度會比較高,所以父母千萬不要訕笑孩子啟動規劃的「豪氣」,有同伴一起的宣告,必得執行的壓力更大。這方法對小小孩也許不濟事,但五、六年級開始可管用的,因為他們在意同儕又愛面子。

了解習慣養成的歷程
不過,即使掌握了提升執行度的好方法,父母還要明白習慣的養成難有「立地成佛」的奇蹟,更常見的是「滴水穿石」的歷程;有這樣的認知,才能忍受甚至欣賞孩子嘗試錯誤和起起伏伏。

規劃習慣的養成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以蓋房子為喻,父母就會明瞭該如何調整心態來看待與因應。

階段1打地基:
簡單就好、有做就好
習慣養成的第一個階段就像在打地基,花的時間最多,卻也最難立竿見影,無論是青少年或父母,沒耐性的在這個階段就放棄了。正因為打地基進度慢,要累積很久,所以父母千萬別奢望在這個階段就要看到整棟大樓的模樣。
在這個打地基的階段,孩子年紀愈小,父母要孩子參與的部分就要愈簡單,愈容易做到。只要他有做就好,不管他做到百分之多少,哪怕他只是貼上行事曆,只做到一點點;看著他完成了二%,也比什麼都不做好多了。

階段2蓋樓層:
建立模式、允許例外
地基打好了,接下來蓋樓層就快,孩子也慢慢有了信心。從過去的經驗中,孩子會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規劃模式,但也會有例外出現;這時父母只要偶爾提供意見和工具,同時和孩子討論例外的規則就行了。有例外要討論,不是高掛「禁止令」。很多父母就是不能接受孩子「沒照規劃、又破例」,但生活本來就充滿例外;如果父母能回應:「哦!我們之前好像沒考慮到會有這個狀況,你看我們要怎麼修改原來的規劃?」將來破例的情形就會愈來愈少,而且孩子會更有紀律也更有彈性。

階段3添裝潢:
加上變化、增添趣味
追求新奇是人類的天性。模式穩定後可能會帶來無聊、倦怠的感受,所以需要來點裝潢,讓規劃更有趣、更細膩。譬如你可以鼓勵孩子檢視看看哪個時間區塊的規劃老是出問題,或者玩一些統計遊戲,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

階段4勤維修:
自我修正、日漸成熟
每隔一段時間就檢核規劃能力是否需要再補強。無論是透過看書、聽演講,或聽聽名人的分享,和典範比對是提高功力的好方法;孩子的後設認知,也就是知道自己怎麼做規劃、該如何修改規劃等能力,會自然而然的日漸提升。


切記三大守則,發揮助攻
態度決定一切,當父母確實認同「規劃能力」的重要,也知道可行的方法,接下來這三大基本守則,將發揮助攻的力量:

守則 1 下定決心,相信改變力量
建立規劃的能力和習慣,是一條長遠的道路,如果不跨出第一步,後續的美好結果就無從發生;就算起步困難,也要下定決心和孩子一起努力。

人類的行為習慣就像是流行歌曲排行榜,沒有不斷點唱,任何新歌都別想上榜;所以,鼓勵孩子、強化動力之外,還要肯定進展、耐心等待。另外,一個人過度焦慮、緊張時,第一個跑出來的一定是排行榜第一名,也就是原來的舊習慣。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堅持要給孩子留白的空間,不要讓孩子把「練習規劃」變成是另外一件很有壓力的任務,效果肯定不大。

守則2 以身作則,提供規律步調

父母不見得非把自己的行事曆貼出來,但只要分享的過程有趣愉快,孩子自然會見賢思齊。我自己習慣以文字或網底的顏色來劃分不同性質的活動或行程,如:黑字是固定行程、藍字代表會議、紅字是演講訪談、鵝黃色網底是閉關寫作、綠色網底則是假期。耳濡目染下,孩子也發展出許多標示的花樣,讓規劃更加一目了然。只要假期將至,我家孩子就會問:媽,今天有沒有空,來聊一下這個假期怎麼規劃吧!既發揮了自我管理的功效,也凝聚了家庭共識和情感。

家庭有基本的規律步調,孩子可預期生活的節奏,自然覺得踏實、有安全感。隨興雖是生活中的另一種趣味,但最好依附在基本的生活步調上;生活沒規律,又缺乏內在節奏,隨興會造成很大的問題,規劃能力也就失去成長的沃土。

守則3 處理情緒,不要自亂陣腳
當孩子擬好計畫卻做不到時,會慌:我規劃好了,卻發現落後進度太多,於是
感到很挫敗。父母一方面要讓孩子知道所謂做到不是非得百分百,檢討為什麼二%未完成並據此調整是好的,萬萬不可落井下石、數落個不停。

另外,現代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情緒投射糾纏在孩子身上,以至於自亂陣腳。譬如家裡買了好玩的3C產品,就讓孩子玩個夠,第二天又指責孩子進度沒做到,逼他完成所有預定的分量。像這樣父母自己打亂孩子的規劃,再要他負責又指責他,對孩子是很大的傷害。大多數孩子在培養過程中,都是願意學習的,之所以做不到有時候真的是被大人搞得一團糟。

最後,我以我家孩子的例子來和大家分享。大女兒從小就是個規律性高的孩子,她喜歡井然有序的生活,引導她學習規劃一點都不困難。有趣的是,她在七年級(國一)暑假所做的生活作息規劃長得密密麻麻,幾乎每半~一小時就安排一項活動,緊密扎實、缺乏緩衝,即使明知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卻什麼也沒說。等到十一年級(高二),她計畫表的格子變少、時間距變大,彈性與留白的時間增多,最重要的是她大概發展出「只要達到七成就算成功」的氣定神閒態度,懊悔慌亂的情緒不見了,反倒有信心繼續執行。

小女兒也有一段故事;從小看著姊姊做寒暑假計畫,一直把這件事當成是「長大」的重要指標。剛上小學的第一個寒假即將來臨,她就已經磨拳擦掌、躍躍欲試。她要我幫忙做表格,然後非常嚴肅認真的填上數字和文字,這其中包括了「六點三十分~六點四十五分刷牙」。我幫她列印了作息表,同樣一句話也沒說。第二天她起床進了浴室,沒多久就傳來她的聲音,急切直問:「怎麼辦?才一下下,我就刷完了!」我正襟危坐的回答她:「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繼續刷滿十五分鐘,第二個修改計畫表。」又有一天,她看錯時間提早一小時練小提琴,後來發現了問我怎麼辦?我就開玩笑的建議她,繼續拉到預定時間。

自主規劃的能力必須建立在時間概念、自我控制等更基本的元素上,而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成熟的催化、經驗的成全。當父母的態度要堅定,但心情宜輕鬆。因為任何能力的培育,不在於每個成敗結果,而在於孩子是否從過程中學到東西,愈來愈了解自己,也愈來愈有能力掌握;就像我家孩子,因為鬧過不少笑話,反而對生活有了更恰當的掌握。

(採訪整理江美滿;錄音整理余佩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