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你的決策風格和策略

作者/楊俐容

親子天下第 044 期 家庭與教養 | 出版日期:2013/03/29

性格,常常是影響生涯快樂與否的重要元素。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認識自己的決策風格和策略,
並透過生活細節的引導,幫助孩子擁有更完善的決策風格。

三、四月是大學入學申請的季節,我和外子每年此時都會為社區高三學子舉辦「打開大學之門」講座。我們年年看到,有些青少年這時候才開始苦惱、不知如何選擇。順服父母師長期待或落點分析在哪裡就選哪個科系的,也大有人在。還有一些完全跟著感覺走,譬如以為喜歡動物就可以念獸醫系,對真實的生涯完全沒概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在生涯的選擇上,確是如此。性格是「知己」非常重要的環節,本期專欄,我想談談面對生涯選擇時的「決策風格和策略」兩個概念,讓大家更了解性格特質如何影響生涯選擇。

4風格,左右決策

 決策風格可以分為四大類型,其中差異在於兩個因素:一是了不了解自己,二是對職業世界清不清楚(如右下表):

 癱瘓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被鼓勵去了解自己、探索外在世界,面對選擇時容易舉棋不定,覺得這個好、那個也不錯,因此煩惱不已。也有孩子因為日子容易混,得過且過慣了;面對生涯選擇,就像一灘爛泥在那裡,既不積極,也不知何去何從,讓父母看得又急又氣。

 依賴型:對自己不了解或沒自信,容易受親朋好友環境的影響,或追隨社會的主流走;哪個科系夯、哪個行業熱門,就往哪裡去。過去傳統保守的時代,大多數人也都這樣,志願依照排行榜一路往下填。時至今日,教育幾經變革,現在的青少年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遺憾的是,選科系的程序比以前麻煩不少,結果卻沒有太大差異。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並未同步培養青少年的決策能力,這麼一來,等於給了他們虛無的自由,真的很可惜。

 依賴型決策風格的優點是省時省力不多想,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分數上哪就讀哪,門當戶對就結婚。缺點是自我壓抑,因為沒有覺察到內在的自我,過於固著保守,可能錯失自我發展的好時機,將來也許會後悔;不知道怨誰時,就怪父母、怪制度,書空咄咄。

 直覺型:簡單的說,對自己的內在需求很清楚,對外在世界卻一無所知,結果就是跟著感覺走。這樣的孩子決定下得很快,但麻煩是,受個人主觀成見或對外在的幻想所帶領,導致偏離現實,以至於遍地荊棘。譬如以為只要讀了大眾傳播學系,畢業就可以當主播的青少年,還真的不少。

 理智型:就是對自己、外在世界都有一定的了解,有些現實理性的思維,可是也會關照到自己內在的聲音,是理性感性兼具的理想模式。這樣的模式適合做重大決定,特別是面對生涯抉擇,這是最合乎築夢踏實的方式;人格特質會引導到比較情感性的部分如價值觀的決定,築夢就是感性的成分;至於考慮大環境的客觀因素,則是踏實的理性成分。缺點是費時又費力,不像跟著感覺走、或者有人幫忙做決定輕鬆許多,因此需要父母師長的全力支持與刻意培養。

4策略,影響選擇

 另外有學者提出,人在做生涯抉擇時,大約可分成四個策略。第一種叫做期望策略:選擇最想要、最需要、最符合內在需求的方向,譬如說追求名聲財富,所以從事業務、投資創業;充滿服務熱忱,所以投身非營利組織等。第二種是安全策略:選擇最安全、最有保障或最可能成功的行業。譬如大環境愈不景氣,運用這個策略的人就會增多,近年來報考公職的人愈來愈多,就是這個策略在作用。第三個叫逃避策略: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很清楚自己不喜歡什麼,或者所求不多,只要避開最差或很糟糕的後果就好的人,多半會採取這個策略。最後一種叫做綜合策略:也就是追求最好、最需要,又最可能成功、不會有壞結果的選擇。

 理智型的決策風格或綜合性的選擇策略,通常能帶來大圓滿的結果,當然是大部分的人共同的渴望。但每個孩子性格特質上的個別差異仍然會反映在他們的決策風格與選擇策略上,父母必須有一定的理解和尊重。

 譬如個性保守的父母,多半屬於依賴型決策風格,偏好安全策略,如果碰上直覺型、選擇期望策略的孩子,就很容易起衝突。這時,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孩子少不更事、行事莽撞。但我們看過很多走出一條新路徑、創出一番大事業的例子,都是因為他們勇於嘗試。相對的,冒險性強的虎父,也可能生出謹慎內向的犬子;如果不能尊重人各有志,就會有意無意流露不滿,不只對孩子的生涯選擇沒有助益,更可能打擊孩子的信心。

 我常看有些成功的父母,只要孩子和他們不一樣,就覺得孩子的選擇不對不好。至於對自己生涯不滿的父母,就覺得自己不好不對,完全反對孩子同行。也有些父母雖然以世俗的眼光看來是成功,但因自己不樂在其中,打死都不要孩子跟他走一樣的路。雖然都出於愛,卻忘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即使出於我們,也可能和我們全然不同。父母自身的經驗當然可以做為孩子的參考資料,但不應成為孩子的框架和限制。父母若想扮演生涯導師的角色,一定要記住,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孩子探索自己、認識外界,孩子才能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發展自我的決策風格,並擁有彈性的選擇策略。父母就必須跳脫個人的經驗,看到更寬廣的世界。

 決策能力的培養來自生活經驗,父母要放手,讓孩子有機會練習。前幾天,在外地讀書的小女兒打電話回來,說她正考慮要去應徵宿舍長,於是,我們有了一段對話:

母:喔!你想當宿舍長啊?

女:其實我沒那麼想,是因為當宿舍長就有優先選擇第二年續住的權利,可是我這學期已經夠忙了,那工作會佔去很多時間。

母:你覺得自己會忙不過來,可是又覺得續住學校宿舍對你非常重要?

女:也沒那麼重要,只是想說如果能續住,也不錯。

母:聽起來對你的好處不多,為什麼還會考慮?

女:省錢哪,就不想讓你們花太多錢。

母:媽媽知道你很貼心。那住宿舍跟外面租房子費用差多少?為了這筆錢,讓自
己忙不過來,有沒有必要?至於住宿費,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也沒什麼負擔,你不用擔心。

 後來,她就決定不去應徵。這樣的引導過程讓孩子有機會釐清自己想應徵宿舍長的直覺來源,看到自己的決策歷程。她在情感上不想讓爸媽多花錢,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直覺型決策風格」,但經過引導後,很多客觀資訊出現,她才有辦法做出好判斷,以綜合策略來做選擇,未來也就更能發展出理智型的抉擇風格。說真的,她要不要當宿舍長,我不在乎,因為那是她的決定,即使思慮不盡周全,也可以從中學習。而性格的彈性、適度的冒險、決策的能力,就是從很多像這樣的生活細節淬煉出來的。(採訪整理|江美滿;錄音整理|余佩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