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小孩突然「變壞」

作者/整理|張則凡

親子天下第 057 家庭與教養 | 出版日期:2014/06

當平常乖巧、不用擔心的小孩突然有了反常的行為,爸媽應該要怎麼看待?行為背後透露什麼訊息?


狀況1有報復心理

兒子小四,自從小三上資優班後,原本疼愛妹妹的他,忽然變得斤斤計較。今年所有老師皆向我反映他情緒大變,除了頂嘴還很會記恨,甚至昨晚他坦承對同學的取笑採取計畫性的報復。我覺得孩子這麼小就有這種心理,實在不妥,但不知如何處理?

兒童對於周圍環境與事件的解讀方式不同於成人,也會用不同的方式因應,他們所採取的行動常較為衝動,也較具傷害性。當孩子出現讓家長覺得匪夷所思或非常不同於過去的行為時,除了需儘快處理當下的問題行為,更要從孩子所處的情境中,找出問題源頭。

由文中所述,「小學三年級上了資優班」似乎是個重要的時間點及事件。在新的環境、新的學習方式中,孩子在學習、人際關係、班級適應上是否碰到了困難?他是否遇到慣用方法不能處理的事嗎?孩子本身的特質是善於求助或悶在心裡?家長釐清問題後,可協助孩子去了解事件或問題的本質、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相關的人事物,並看看孩子怎麼去解讀這些事情。過程中,透過討論或以過去相關的生活事例,協助孩子了解事情的不同層面,讓孩子看見不同角度的觀點。最後,和孩子討論如何解決問題,討論時要能容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解決方案(可能很危言聳聽或任性,例如報復),也要試著引入較為合宜的解決方案,鼓勵孩子思考各種方案可能帶來的後果,再請孩子去嘗試對大家都有益處的方案。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孩子清楚的體會到家人對於他所遭遇的事情能給予同理與支持。

透過「支持釐清彈性(思考與問題解決)嘗試共同面對」,讓孩子學習更合宜的問題解決技巧。事實上,這些技巧不僅用於孩子有狀況時,平時在家中的互動、日常生活事件的解決等,都可試試看。一方面幫忙孩子熟悉這樣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增加問題思考與解決方案的豐富度,在遇到較為複雜的情境時,能有皆大歡喜的解決歷程。(杜玉禎 臺安醫院臨床心理師)

狀況2偷拿爸爸皮夾的錢

小六兒子先是買了iPod touch又買了手機,說是校慶抽中。由於他一向是乖乖牌,我們沒有懷疑,直到最近網購商品陸續寄到家中才起疑心。在逼問下,一週只有兩百元零用錢的他,終於承認在半年內陸續從爸爸皮夾偷了一、兩萬元。他才小六就這樣,怎麼辦?

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此時正是孩子邁開步伐,離開父母的保護與限制,開始挑戰各種規則,並從各種正負向經驗中學習的階段。犯錯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孩子更了解自己、他人,也更了解這個世界;如何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並負起責任,比教導孩子如何避免錯誤更重要。以下提供兩個介入的角度:

1了解偷竊背後的動機: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重視同儕對他們的看法,他們渴望被同儕接納、認同,甚至是崇拜。最新的3C用品之所以吸引他們,不單只是為了使用,而是這些3C用品可以滿足他們在同儕關係中的某些需求。如果是因為好友都已經擁有,偷竊購買3C用品的理由可能是為了融入團體,那麼孩子需要學習其他有效加入同儕的技巧。如果是為了獲得同儕的羨慕與崇拜,父母可以與孩子討論,怎樣的認同才是自己值得去追求的。

深入去了解孩子偷竊的目的,並引導孩子使用合適的方式去滿足需求,才有可能徹底解決偷竊問題。要了解孩子偷竊的目的,直接詢問孩子並不是好方法,因為孩子自己不一定了解,也未必願意說;此時學校老師是很好的資訊來源,父母可以詢問老師,在孩子偷竊的期間,他的人際關係是否有明顯的改變?或是現在班上擁有3C商品的狀況?透過觀察孩子的外在行為來推測,會比直接詢問來得有效果。

2以行為後果取代打罵:孩子偷竊的行為確實需要父母介入處理,但嚴厲的打罵並非合適的選擇,此時可以使用「行為後果」,也就是孩子做出選擇之後,讓孩子直接面對選擇所帶來的後果。首先,父母應該先將孩子透過偷錢而取得的3C用品暫時沒收,孩子或許會抗議,但這是孩子此刻無權擁有的物品。

接著,孩子必須償還所偷竊的金錢。考量到孩子目前的零用錢並不多,父母雙方可以先討論,孩子需要償還的比例,從每次的零用錢中扣除一部分,整個償還時間儘量不要超過一年。當孩子已經完成償還的計畫,可以把沒收的商品交還給他。執行的過程必須溫和而堅定,不需要另外責罵或嘲諷孩子,也要避免因為孩子的抗議或哀求而退讓妥協,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黃柏嘉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狀況3偷看言情小說

女兒將升小六,是深受老師讚賞的模範生,喜愛閱讀、吃東西。最近她愛看言情小說,但被我禁止。前陣子檢查她零用錢少了一百八十元,問她錢呢?她說不知道。昨天我撿到發票,才發現她拿去買小說、奶茶和熱狗!而且不是第一次了,真讓人心痛!請問我該如何處理?

接近青春期的孩子,有時確實會開始跟父母過去所認識的「小時候」有點不同,親子間也常常因為這個「不同」而爆發衝突。從你的情緒中最可以感受到的,是對於孩子說謊的生氣;至於孩子為什麼要說謊?也許她知道,她想要做的事情,父母可能不會認同。

身為一位模範生,不知道她心中是否有些不為人知的壓力?過去可能因為「模範生」的光環,讓她受到老師、同儕還有父母的喜愛及認同;然而,隨著年紀漸長,似乎愈來愈多自己原以為「正確的」,卻開始慢慢的跟周圍同學不一樣了,像是看言情小說。周圍的同學可能都沉迷於言情小說,別人可以看,而身為一位模範生的她,也許心中很焦慮,想看又隱約覺得這樣好像不妥,於是只好背著父母偷看。

而「愛吃東西」在心理層面有很多的意涵,常常跟焦慮、壓力有關。透過吃來得到滿足感,特別在性啟蒙階段的孩子,開始有些荷爾蒙的變化,「壓抑某些需要」本身就是一種壓力,只好透過吃來發洩。這一點是她自己也不會懂的。

建議您還是用了解的心態,試著跟她談談,了解她為什麼這麼害怕說實話,若是她說不出為什麼,就更需要父母的鼓勵。孩子說謊一定有她的原因,直接處罰,也許行為可以立刻被糾正,但她還是沒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焦慮,這次不吃東西跟看小說了,下一回可能會換成別的,問題依然存在。(簡綾凡 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