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緣不好,怎麼辦?

作者/林佑珊

親子天下第 062 家庭與教養 | 出版日期:2014/11

友情在孩子生活中的分量,遠比大人想像得重。孩子在學校出現交友危機時,父母必須先從旁觀察,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協助孩子解決問題。


狀況1

一年級時老師請孩子們寫信給自己好朋友,還公布沒人寫信給他們的小朋友名單,並要他們檢討加油,我的孩子也是其中一名。這項作業結束後,孩子常說他沒朋友、沒人喜歡他。二年級時老師會再讓他們寫一次,該怎麼教孩子正面思考呢?

人緣好不好,用是否有收到信來認定的確太武斷,不過或許這是個入口,可以和孩子談談交友狀況,確保他有好的人際能力。不妨試著這樣做:

一、回顧孩子的交友經驗:回想一下,孩子從小到現在,跟同伴相處的狀況。他交朋友是主動或被動?希望同伴聽他還是委曲求全?他是否關心、安慰同伴?和同伴有共同話題?會等待還是衝動?喜歡獨處還是熱鬧?玩的能力如何?同伴相處經驗愉快多或衝突多?在乎輸贏勝過合作?老師曾提過他的人際狀況?這些問題可以讓你先評估孩子的交友能力,好進一步跟孩子交談。

二、找到孩子交友的優勢能力:常告訴孩子他優勢的能力,例如:「媽媽發現你會關心朋友,當你的朋友真幸福。」「你會等同學講完話再說自己的,真厲害。」「每次看你都跟朋友聊天,聊得很愉快,你怎麼做到的?」這些有助孩子,知道自己擁有的交朋友能力,可以讓他產生信心。

三、陪孩子找到適切的交友方法:先問孩子下課時都在做什麼?都和同學在玩什麼?了解孩子有跟朋友互動,還是孤單一人?假設孩子真的是孤單,當他說沒有朋友、沒人喜歡他時,先同理他孤單、傷心的心情後,問他知道同學不喜歡他的原因嗎?請他詳細描述,從中找到需要練習的能力:「有沒有可能,同學不喜歡你被抓到時都不想當鬼,當鬼你擔心抓不到人嗎?」再陪孩子研究,怎麼做會抓到人,請孩子觀察同伴如何抓到人、手伸長一點、跑步快一點,陪孩子練習,提升玩的能力會幫助提升人際的相處。

四、累積成功經驗:關心孩子練習的結果如何?現在當鬼有沒有比較容易一點?是怎麼做到的?找到孩子的力量及成功經驗,會增加他的信心。

五、請老師協助:可以問老師孩子在學校的人際現況,他認為孩子的人際問題為何?謝謝老師的建議,回家跟孩子練習後,再跟老師分享,謝謝老師上次的意見,你很努力陪孩子學習和同伴相處的方法,因為孩子很重視老師的看法,若他有做到或進步時,請老師鼓勵或肯定他,他一定會非常開心,謝謝老師的幫忙。若老師有持續發現孩子的需要,也請跟你聯絡,會盡可能協助孩子成長。

擁有好的人際相處能力,是孩子將來成功的必要配備,愈早學習愈好,若有需要,可進一步尋求專業的協助,讓專家陪你一起面對孩子遇到的挑戰!(林淑棻 友緣基金會臨床部主任)

狀況2

八年級的兒子跟我說,朋友都不理他。班上同學分兩類:一類沉迷日本小說,另一類專說黃色笑話和討論網路。這些他沒興趣,同學間的談話也聽不懂,他跟同學都說不上話。該怎麼幫助他呢?

做人就是要能開展屬於自己的人生。如果為了交朋友,得講些言不由衷的話,或是勉強配合那些自己一點興趣也沒有的活動,那麼就算因此而交到一些朋友,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認為你的孩子絕對不是什麼怪咖,他只是太渴望交到好朋友了。會使他陷入交友困境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因為他習慣以「二分法」來看世界。

就以他跟班上這些同學打交道為例,想跟他們維持一定程度的互動,不代表要與他們有完全一樣的言行舉止。

換言之,在「成為麻吉」跟「完全沒有任何互動」的兩種交友分類外,還有「點頭之交」、「君子之交」、「球場上的隊友」或「放學後一起走到車站的同伴」等。我相信,班上這些同學除了沉迷日本小說跟專講網路世界的八卦外,應該還有別的興趣吧!而且每個人多少都有其獨特的處世風格,毋須一直注意他們那些令自己看不慣的地方,或刻意去聊那些自己聊不來的話題。

交朋友關鍵:先搞對順序

另外我想提供屬於自己的交友祕訣:「交朋友關鍵在於搞對順序。連跟自己做朋友都不會,一心只想找到會對你好的人,只怕是徒勞一場啊!」就在幾年前,我可以一個人泡戲院、一個人待咖啡廳、一個人走走山邊小徑後,突然驚覺自己的日記好像已經有一陣子沒寫什麼「感到孤獨」了!大概也是從那時候起吧,突然覺得其實朋友並不少。交友?孤獨?很久沒想這個問題的我,悟出了交友祕訣就在於搞對順序:學會獨處,先練習跟自己做朋友。那麼不論身邊人多人少,無處不優遊!

如果還是覺得上頭寫的交友祕訣太過複雜,那麼可試著在面對班上同學時,常在心中默唸:「我好你也好。」試著接受對方跟自己的差異(但毋須表示認同),力求在彼此共通之處上多多分享,相信人際關係會漸漸改善喔!(舒霖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臨床心理師)

狀況3

孩子是高一生,他是個有責任心的男生,但個性內向,在外面較沒自信,不喜歡參加團體活動,在學校像是個隱形人,不知要怎麼協助他融入學校生活?

孩子在外較沒自信、不喜歡團體活動、在校像隱形人,不知道這是家長的觀察,還是從其他來源得知?有時候孩子在學校與家裡的表現不盡相同,若家長確定孩子在校表現的確如此,建議可從以下幾點來幫助他:

一、改變心態。對高一生來說,他必須先將國中與高中切割,認定國中與高中是不同的教育階段,在學習或人際互動等情況也有所不同。若帶著舊有的習慣與態度面對新環境,容易覺得自己無法融入。

二、鼓勵孩子現有的特質。利用機會放大孩子現有的特質,如責任心,並多和孩子討論他對自我的看法。若孩子不斷放大自己的弱點,如口才不好,或不擅交際,這種對自我的負面認知,會讓孩子愈來愈不喜歡和人互動,因為在互動的過程中,只會增加看見自己弱點的機會,就愈想逃避。

三、參加活動式的學習或服務。家長可以協助並鼓勵孩子試著參加一些他原本就上手且喜歡的活動,不過最好不要一開始就是競賽型的,當有優劣勝負之分時,容易帶來挫折。活動的性質可考慮先從活動式的學習或服務開始,讓孩子多點機會去感受活動中美好、充實的過程,且這類型的活動不會讓孩子覺得非得跟別人互動,但活動本身會自然的製造出他與別人互動的機會。或許挑選他喜歡的大學科系營隊,是一個好的開始喔。(黃國娣 金門高中輔導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