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孩子後,夫妻衝突會白熱化?

 

作者/鄧惠文

親子天下第 085 期 家庭與教養 | 出版日期:2016/12

夫妻間教養的衝突,其實埋藏更多複雜的情緒,為什麼孩子出生後,以前能忍受的衝突,現在覺得受夠了?其實你比孩子更需要安慰。


許多夫妻在沒有小孩之前,對於彼此的一些小缺點都還能容忍。譬如,演講中我聽過當妻子的抱怨老公沉迷電玩,也有當丈夫的抱怨老婆廁所拖鞋總是不排好……以前沒事,但是,當小孩出生後,這些本來可以忍受的缺點會被放大好幾倍。夫妻間開始爭執——老婆指責老公沉迷電玩,認為這會帶壞孩子。老公批評老婆拖鞋亂丟,說女兒會有樣學樣,以後出嫁會讓人覺得沒教養。

為什麼婚姻加入孩子以後,夫妻間的衝突會白熱化?衝突的出發點真的是「擔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嗎?

衝突,源自內在需求的投射

成為父母,我們眼中看到的小孩其實還重疊著自己的內在小孩。這是一種投射,我們內心的這個小小孩也有童稚的個性和需求,這種需求,過去都被包裹隱藏得很好。孩子出生,看著孩子成長,常會勾起自己小時候與父母相處的經驗記憶,有些即使已被鎖在記憶裡的黑箱子,此時也可能泛起情感的擾動。

有些人小時候被爸爸偏愛,總會察覺媽媽對自己敵意;或是和媽媽感情很好,但成長過程中卻總是只看到爸爸的背影。爸媽把自己當做光耀門楣,在祖父母前揚眉吐氣的工具……這些經歷,都會影響做父母時對小孩的看法,以及教養小孩的堅持。

在前述的例子中,丈夫從小接受嚴格的家教,他內在是一個焦慮的小孩,常處在「不能犯錯」、「要表現良好」的壓力下。他一旦成為父親之後,無意識地將此焦慮投射在女兒身上,因此特別在意女兒的家教。

這種外顯的焦慮,提高了夫妻間的張力,連太太的家教也被嚴格審視,夫妻間便起了衝突。

而另一例中的妻子,心中有個害怕被拋棄的內在小孩,當丈夫花時間與電腦和手機相處時,真正讓她難過的是丈夫不肯花時間與她相處,是一種被冷落的熟悉感覺,這些感覺長期被否認與被壓抑,她平常不會直接要求丈夫關注,也不期待能改變丈夫。但有了小孩之後,這些壓抑的需求被活化起來,她以小孩的需求為由,開始向丈夫爭取「減少使用電腦手機的時間」「多跟孩子(我們)相處」……

夫妻之間這些內在需求如果無法正確的被認識,投射在孩子身上,拿孩子當做要求另一半改變的理由,往往會引起另一半抗拒,惡化夫妻關係。

因為,批評另一半「不是好爸爸」或「不是好媽媽」,無異於攻擊他或她的內在小孩,結果只會更加削弱對方當父母的能力。

有一位媽媽問:「我小時候被家暴,現在我當媽媽時,會很難面對自己的童年。有時,看到我女兒被疼愛的幸福樣子,我反而感覺很難受。我這樣是不是不正常?」

這位媽媽成長歷程中被掩蓋的傷痕和需求,在有了孩子後重新被喚起。看著小孩擁有自己童年缺乏的愛,感覺很複雜。理智上為孩子高興,但卻也對照出自己童年的悲傷。

這並不是不正常,但為了能夠好好當母親,內在傷痕確實是需要被覺察、需要被療癒的。成為父母,我們必須承認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很複雜,不可能完全聖潔無私。

願意好好當父母的人得擱下自己的感受,離開對童年角色的依戀,登上父、母親的座席。在這角色轉換的歷程中,未能處理的情緒會像黏膠一樣把人固著在體驗失落的童年位置,無法順利邁向做父母該在的心理位置。

告別童年失落,好好當父母

想順利轉型為父母,必須認識自己的內在小孩,整理內心的矛盾、需求和欲望。夫妻需要彼此支持,才能完成這困難的歷程。首先,要學會傾聽彼此的抱怨和感受。再者,幫助彼此面對失落。變成父母的過程會有很多失落感和恐懼,這是需要被理解的。

譬如,有人會對經濟更在意、有人會對親密感更在意,這些看似咄咄逼人的要求,往往連結著內心深層的焦慮,從過去當小孩的焦慮延伸到未來對小孩的焦慮。如果夫妻能夠建立開放溝通的習慣,一起觀看彼此的恐懼,甚至共同的恐懼,就有機會跳脫教養孩子時引起的爭執,轉而處理內在的問題,攜手成為成熟的父母。(整理/陳秀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