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請把眼光從孩子轉回自己

 

作者/張瀞文

親子天下第 085 期 封面故事 | 出版日期:2016/12

我們一直很努力想當個好父母,不斷的學習教養技巧、專家理論……但孩子卻不符期待。其實,這不全是教養的問題,而是我們和自己的課題。每個父母都曾經是孩子,我們的孩子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父母過往的遺憾。學習擁抱自己,孩子將與我們更親密。


「我痛恨媽媽對待我的方式,無論是說話語氣、態度或是情緒。但是我對待孩子時,卻一直看到媽媽的樣子重現,讓他們充滿了驚嚇和惶恐。」心理諮商師蘇絢慧的諮商室中,常常有媽媽「自白」。

「專家、書上寫的都很有道理,但是對我沒有幫助,我的狀況不一樣!」方小姐因為工作常常接觸教養專家,也常看教養書,但是對於亂糟糟的生活一點幫助也沒有;她和兒子的感情疏離、夫妻關係也遇到瓶頸。「我生氣、不滿意,我知道是我的問題,然後呢?可以做什麼?我是不是該去看心理醫生?」

學校推薦王爸爸去找新竹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諮商師胡展誥,原因是「過度溺愛」:國中的女兒有任何需求,只要提出,王爸爸就「很負責任」的中斷手邊的事馬上處理。胡展誥發現,王爸爸小時候父親賭博,家計由母親一肩扛起,他心疼母親,媽媽總是對年幼的他說:「媽媽沒事,只要你長大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男人,就值得了。」

綺媽和小綺有很好的親子關係,即便小綺步入青少年,仍跟媽媽無所不談。綺媽是朋友眼中公認的好媽媽,自己也以此為傲。但最近她讀到精神科醫生王浩威一篇文章談「沒有自己空間的小孩」:因為父母太好,使得小孩在生命發展階段應該出現的分離,因為愧疚感而放棄了。「該怎麼辦?我是不是因此害了小綺?」她心中升起焦慮。

想當好父母,愈用功愈焦慮

這些不僅是「他們」的故事,也和我們的生命處境似曾相識。

這一代父母看過最多教養書、聽過最多專家建議,更用功卻最疲憊。昶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負責人張淑玲辦學這十年來發現,親職角色有了轉變:教養的典範從「教出完美小孩」到「成為完美父母」;父母的管教,從「管太多」到「不敢管」。

「上一代父母的焦慮是生存、活不活得下去;這一代的焦慮則是害怕自己不夠好、做不到、怕做錯。」蘇絢慧解釋。「社會期待父母要做很多,要民主、要開放,然後發現孩子爬到頭上,父母的管教技巧卻沒有提升。」胡展誥也點出了父母的難為。

的確,回顧二一六年的書市,「心靈教養書」異軍突起,也印證了教養路上,對的觀念、好的技巧已經不足夠,父母有著「自我探索」的需求。

三采出版社總編輯曾雅青發現,過去親子教養書多在教父母如何教小孩,今年卻有很多書回到「父母角色」,回到原生家庭的自我探索、療癒、對話、安頓自己、和父母和解。

博客來文化事業部書籍產品經理蔡佩瑜也觀察到,今年從心理層面談「從孩子看自己」的書愈來愈多。例如《背離親緣》寫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覺醒父母》讓父母知道,我和孩子都是獨立個體,教養孩子之前必須先修復自己;《世界上沒有理想父母》、《如何愛孩子》等書也都在談「孩子和我是不同的」這件事。「網路訊息太多,分享與交流太過迅速,父母對於如何選對資訊教養小孩是有焦慮的,這類書容易安慰他們。」蔡佩瑜說。

長期研究親職角色的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認為,父母向內在探索的大趨勢,反映父母教養上的「內在緊張」與「外在矛盾」。

「內在緊張」指父母想要改變、不想複製父母過去的對待方式,卻一再重蹈覆轍,對這難以改變的「不由自主」,教養書教你不生氣、管教孩子的技巧已經不足夠,父母開始往內心深挖;但是同時,外在環境卻充滿矛盾,我們期待的教養藍圖、關係劇本,在真實生活不容易實現。例如工時長,很難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例如學校的教育仍如二十年前保守;例如我們常在全球競爭與適性發展中感到搖擺。「環境的外在矛盾也很關鍵,但很多人沒看見,一直在向內找答案。」藍佩嘉提醒。

這兩年,台灣開始一股實驗教育熱潮,使得教育選擇更多元。這些變動與不穩定,都使得成為父母的複雜度更高。

資深媒體人、小孩就讀實驗教育六年級的古碧玲觀察,六十年次的家長焦慮最深,「他們在傳統中長大,對什麼是『成功』有特定的認識,面對現在的教育系統隱隱覺得不對,卻又說不出不對在哪裡?」她觀察實驗學校系統內的家長很矛盾,既不想讀菁英私校,也不想要念另類森林小學,「一腳在外、一腳在內。」明明將孩子送進了實驗教育,卻要瞞騙老師,讓孩子做評量。

五行動,當父母不用這麼緊張

當你發現過去奏效的管教方法已經無用、當你察覺自己用父母最令人痛恨的口氣在罵孩子、當孩子行為在別的家庭可以一笑置之。卻總讓你勃然大怒、當你驚覺過去可以包容另一半的小缺點,有了小孩之後都變得難以忍受……多位受訪專家提醒,每個父母都曾經是孩子,教養路上很多卡住的點,有時候不是孩子或伴侶的問題,而是你的「內在小孩」沒有被愛過、受過的傷沒有被處理。

若無覺察這一點並採取行動,再多教養的方法與技巧、再多成功的故事,都很難改善教養及夫妻關係的困境。

覺醒,是教養路的最後一哩路,可能也是最辛苦而困難的。成為一個覺醒的父母,我們必須把更多的關心放在自己身上,五個行動可以促成覺醒。

行動1:覺察自己的慣性反應

面對孩子不如預期的行為或情緒反應,我們的慣性反應是懲罰:「接下來兩個星期你都不準出門!」恐嚇:「等你牙都蛀光爛掉就知道了!」使他內疚:「為了你,什麼地方都不去,你這樣報答我!」日復一日的慣性反應是生命舊傷口的反射。而孩子就像一面鏡子,赤裸裸照映出你的傷。

《覺醒父母》一書提醒,倘若你能了解孩子的不當行為,是在呼喚你對自己的過往提高警覺,你就能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他們提供給你的成長機會,看向內在的自己,問自己「為什麼」如此反應。

從今天起,有意識的觀察自己的慣性,例如你會發現,每次孩子說「我不會」就讓你勃然大怒,是因為想起從小父母認定沒能力沒天分的自己;每次只要媽媽來家裡,你就對女兒特別嚴格,你會擔心媽媽認為你不會教小孩、擔心被評價。

行動2:分辨這是誰的需要?

胡展誥看見很多家長努力的給孩子學很多才藝、給予無止境資源,但孩子很痛苦、或者發展出偏差行為;父母委屈,覺得自己很努力,但孩子沒有接收到他們的愛。

「父母可能是在滿足童年的失落,或者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他說,我們要分辨這是自己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思考如何滿足童年沒被滿足的部分。另一方面,與孩子討論他們的需求是什麼,然後給予適當的協助或資源。「認識孩子之前,要先認識自己。」胡展誥強調。

不只親子關係,夫妻相處亦然。許多夫妻衝突都來自於「內在小孩」沒有被關照。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舉例,妻子心中有個害怕被拋棄的內在小孩,當丈夫花時間與電腦和手機相處時,真正讓她難過的是丈夫不肯花時間與她相處,她平常不會直接要求丈夫關注,也不期待能改變丈夫。但有了小孩之後,她以小孩的需求為由,開始向丈夫爭取「減少使用電腦手機的時間」「多跟孩子(我們)相處」。

行動3:愛孩子前先愛自己

我們都被教導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但令人難堪的是,我們可能從未體驗過何謂「無條件的愛」。

「我們都在等那個人,等那份理解,等那份容許與接納。但那是永遠等不到的。」蘇絢慧在成年後被迫面對生命的瘡疤,才意識到自己對生命的恨,是因為沒有「從自己長出來的接納與愛」,她一直渴求有個人像拯救者來愛她,或是出現理想父母般形象的人對她說:「我知道你受苦了!」於是她告訴自己:「從今天開始,我要把你愛回來。」

蘇絢慧建議父母,把過去沒有經驗到的愛、接納、呵護、理解、支持,在給孩子的同時,也練習給自己;在陪伴孩子經歷童年時,也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重新長大一次。

行動4:找到內在價值與核心思想

二十年前就開始關心母職的社會學學者蘇芊玲,現在已經當阿嬤,她觀察到現代父母雖然自主意識高,但是教育過程沒被教導如何做判斷與決定,面對這麼多而快速流通的育兒資訊,反而增加了父母的焦慮感。

綜觀兩代教養,她建議父母要找到內在價值與中心思想,才容易在紛亂龐雜的訊息中做判斷。內在價值無法無中生有,它來自:

一、足夠的知識:了解兒童的發展歷程、體能需求、給予閱讀等適當的文化刺激。

二、對自己的了解。

三、對孩子的了解。

行動5:持續成長,讓自己過得精采

父母的角色比起其他角色,都要讓我們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價值;有趣的是,當你不執著當個「完美父母」,當你願意謙虛承認不足、願意不斷學習、願意轉身經營自己過得精采,反而給孩子更好的父母。

「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簡稱DFC)台灣發起人許芯瑋分享,他的父母會吵架,也會抓狂打人,但媽媽會跟她說:「女兒,我也還在學。」許芯瑋便覺得:「對耶,你也還在學,好!那我也學怎麼當女兒,然後我們一起學可以怎麼更好。」

心理師陳鴻彬提醒父母,找到並建立父母角色以外的價值,培養自己的興趣、專長、享受自己的人生。

因為養兒育女,我們得以取得「重新活過」的許可證。

講話聲音很秀氣的李芷家,從國中開始自學,現在高二,媽媽黃向吟是教育博士、高中輔導老師,卻常常在教育女兒的路上感到挫折,但也因為女兒,她的生命才不斷被解構。「自學很辛苦,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而我,從小到大,都在放棄許多可能性。如果不是她,我可能還在盲目過日子、盲目教學。」

黃向吟想起當初師大畢業到國中教書時對生涯的迷惑、人生的茫然,最後做的「叛逆」選擇,「這樣想想,芷家不過是迷惑、茫然、叛逆的時間提早了我十年而已。」芷家像面鏡子,映照黃向吟沒有勇敢面對的人生。

覺醒是一條開始了就回不了頭的路,是一趟緩慢、和自己、和環境不斷對話的過程。 因為覺醒,我們看見了曾經逃避的人生傷痛、釐清了過往糊裡糊塗的生命價值。你可能是為了孩子而覺醒,最後受益的卻是自己:因此找回了對生活的控制感,以及對自己的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