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迷網紅 爸媽最關心的18個問題

孩子看網紅影片,家長除了擔心孩子沉迷,也擔心內容影響孩子價值觀,以下18個問答,協助爸媽和孩子建立規範。

入門了解

 

1、孩子還沒上小學就開始看YouTube,怎麼篩選適合觀看的影片?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陪伴孩子走過吞嚥恐懼症

每次吃飯時間一到,孩子就愁眉苦臉,桌上香噴噴的菜餚,每一口都要咀嚼非常久,只要食物稍微大塊一點,最後可能還是會吐出來,或者必須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吞下去。帶去看醫生好幾次,經過檢查評估,並沒有發現任何生理上的毛病⋯⋯。

門診中,一位媽媽向我敘述她女兒最近吞嚥困難的情形:大約四週前,有一次女兒吃泡麵,誤食包裝袋的一個小塑膠片,卡在喉嚨。幸好,在全家人一陣手忙腳亂的幫忙下,最後順利將異物取出來,沒有造成身體的傷害。

但奇怪的是,從那天開始,女孩對於「吞嚥」這件事,開始產生莫名的恐懼:整整一個月都吃很少。每次吃飯時間一到,女兒就愁眉苦臉,桌上香噴噴的牛肉、豬肉、雞肉,每一口都要咀嚼非常久。只要食物稍微大塊一點,最後可能還是會吐出來,或者必須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吞下去。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遇到手機,教養就沒轍? 如何和孩子談社群沉迷

首先,父母不應該把「講不聽」和「叛逆」混為一談。在這個時代,手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自我的延伸。孩子到了10歲、11歲,自我意識變強,就一定會捍衛自我領域⋯⋯

「抖音一響,父母白養」一語是二〇二二年三月才冒出來,出處是作家兼教師林怡辰的臉書文章。它快速成為流行語,可見社會普遍查覺到孩童沉迷於社群媒體這個警訊。社群媒體也不只抖音,還有小紅書、IG、YouTube,以及專用來群組聊天的LINE。

二〇二三年七月,兒福聯盟發表調查報告,說台灣小孩平均每天上網時間高達四.六小時,這還是扣除線上課程、做功課查資料的時間。如果這是真的,孩子除了上課、睡覺、吃飯、刷牙、洗澡,其他時間可能都已掛在網上──等一下,搞不好連吃飯、刷牙也盯著手機,不然哪有時間洗澡?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錯愛孩子的4種方法

錯愛孩子的4種方法

近年來「媽寶」現象蔓延至高中大學,爸媽幫孩子算學分、請假、辦休學……

愛孩子沒有錯,但愛錯了方法,就容易養出長不大的王子和公主。

某校教師出缺,公開甄選新老師,有上百人應徵,經過筆試,只有少數幾位進入口試和試教。其中一位年輕女老師多才多藝且氣質優雅,試教時和學生互動良好,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選。不料決審會議中討論到這位應徵者時,有人說了一句:「喔!那位公主!」有些委員很好奇,就問:「什麼意思?」另一位教師委員解釋道:「這位應徵者是滿不錯的,不過她從報名開始,都是由她母親代勞。她母親陪考、買便當、揮扇子,不斷問我們時間、地點、程序、準備範圍等問題。所以,每次這位應徵者遠遠走來時,試務工作人員就會暗暗取笑說:『公主來了!』」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明進:從同理心五提問 培養孩子的內省能力

我的班上有一位刺蝟男孩,自開學以來,每天都有不少攻擊他人的言語霸凌。有一天,他又弄哭一位女同學……

當我到學校演講時,講座回饋單裡最常出現的問題是:如何培養孩子在多元智能裡的內省能力?

應該是我演講時提的例子不夠具體,引發老師們後續的好奇。不過我更開心的是,老師們開始思考:在孩子犯錯時,不是第一時間以認錯或處罰,來當成處理事件的目的;而是更在乎引導的歷程,提升孩子的覺察能力,以修正自己的行為與態度。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望孩子誠實,請別在他面前說謊

大人經常希望小孩不要說謊,從一些實證研究發現,教小孩誠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塑造「說實話會有好結果,說謊話則招致壞事」的情境。

在《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書中,我舉了加拿大研究的例子,證明跟孩子分享以「獎勵誠實」為出發點的故事(如:華盛頓砍櫻桃樹),比分享「懲罰說謊」(如:放羊的孩子)的故事,更能有效減少孩子說謊的機率。今天就讓我再提出另兩項減少孩子說謊的實證研究,來提供給父母教養時的參考依據。

在2014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項研究中,約200位兒童被邀請進入一項「說謊」的測驗,然而在進入測驗之前,這些孩子分別是以2種不同的方式,被邀請進入實驗教室裡,方法如下: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底孩子該不該補習?關於補習的4點建議

孩子是否需要補習,應優先考量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況。以下幾點建議,提供父母親跟學生參考。

前幾天某位好友跟我說,他女兒回家跟他說,補習的時候,補習班老師跟學生們說葉丙成老師反對補習。我不知道補習班老師跟學生這樣說的意義在哪?不過我必須說,這位老師說的既對,也不對。

不對在哪呢?這些年來我遇過不少在補習班努力的老師,他們有的教育想法很進步,對教學極有熱忱;有的不會只注重考試祕技練習,而是讓學生理解不懂的學科觀念。這些老師也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5歲 用溝通取代權威

網路世代諸多問題中,青少年的「閱讀」出現重大變化:閱讀書本雜誌的時間被網路取代,

 小學三年級起,學校開始有電腦課,孩子開始「正式」、「合理」接觸電腦。十歲到十五歲的青春期階段,電腦和網路不再只是單純的遊戲,更讓父母擔心的是連上網的海闊天空,和結交天涯海角網友的自由。

 社群網路的普遍,孩子習慣臉書上隨時更新自己動態、觀看朋友塗鴉牆,隨手拍攝立刻上傳,出外打卡,甚至用手機揪團打架。臉書成為人際養分的來源,朋友人數使得原本隱晦的人際關係可量化。文字、影音訊息的迅速傳播,使得「祕密」幾乎成為不可能。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21 Wed 2024 07:24
  • 拒學

拒學

華人的教育觀念以課業為重,因此當孩子拒絕上學,總讓父母不知所措。不過,每個拒學的孩子都有他踏不出家門的原因,也可能是疾病所致,有賴父母靜下心陪伴,協助孩子克服問題、破繭而出。

成因

Q孩子為什麼會拒絕上學?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群世代9大情緒困擾如何解?

針對學齡前、國小和國中孩子因使用網路衍生的教養問題和情緒困擾,心理師、兒童心智科醫師提供以下解方建議,幫助家長與孩子一起面對社群時代帶來的情緒風暴。

「我最怕分組,常常是剩下的那一個,好像被排擠。」「我也不想一直用手機,但就是忍不住,爸媽管我又覺得更煩!」這些話,身為家長的你熟悉嗎?根據《親子天下》「二○二一社群世代心理安全感萬人調查」,近半兒少對自己沒自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不敢踏出舒適圈,孩子的安全感正快速流失。身為網路原生世代的他們,對社群軟體的依賴前所未有,調查中也顯示,愈依賴社群,孩子的自我評價、耐挫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也愈低。

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觀察,網路母語化讓孩子接收訊息多、見識廣,但隨著社交平台與通訊軟體大量普及,LINE、IG、臉書私訊等,把孩子們的人際關係從學校延伸到其他空間,家裡、臥室、補習班,只要能上網的地方,人際互動隨時能發生。這種綿密的包圍,讓孩子的注意力更聚焦在人際關係上,並且放大了對人際關係的評價,形成人際關係「過曝」的問題,可能影響到青少年的情緒問題,變得更加不安、焦慮,霸凌也更容易發生。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