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6方法幫助父母,教養專家何翩翩:我也曾經崩潰

如何不對孩子發怒真不是件簡單的事,但其實真的有方法,在現場多年加上自己為人母的心得,並看到在《自然教養》一書中有非常精闢的論點,特別彙整出來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我自己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從雙胞胎哥哥一歲多就重返職場,一邊擔任幼兒園園長的工作,一邊照料著三個孩子,當然我很幸運有神隊友還有同住的婆婆支持著,但相信我,拉拔三個孩子的過程中,不論是在教養上或是學校,從來沒有因為我自己是老師而輕鬆一些,唯一可以得利的大概是我知道哪裡可以去找資源、去求助。

身為媽媽的我當然也有崩潰的時刻,記得在兒子高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先生剛好出差半個月,我一個人負責三個孩子的接送、伙食、家務等工作,當天晚上不巧妹妹的舞蹈課晚下課半小時,我心急如焚的想趕快回家,因為知道當時在學校遇到霸凌風波的哥哥正在等著我。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鼓勵傾訴接住「急性期」負面情緒

面對心中充滿負面情緒的霸凌者、受凌者,家長、老師如何面對孩子的委屈?針對霸凌者、受凌者的不同輔導該怎麼做?

國一的小方(化名)總是被同學偉偉等人排擠、取難聽綽號,說出自己在學校的遭遇,爸媽也只叫他不要太在意。這天,小方又被偉偉嘲諷「你去廁所上課啦,看了就討厭」,被氣哭的小方當晚上網發文,罵了一堆髒話,還揚言要「給偉偉好看」。

到了學校,兩人都被找進輔導室,沒想到一見面就指控對方霸凌。小方哭訴,自己長期被欺負、忍不了才上網反擊;偉偉同樣不開心,委屈地說,「這樣也不該上網罵我啊!而且小方每次都挖鼻孔又摸大家的考卷,同學都很不喜歡他。」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衝去「討公道」,不如好好聆聽孩子

聽到孩子被霸凌,憤怒、氣急敗壞是父母常見的反應,然而這樣做並無法真的帶孩子走上修復,《親子天下》綜整多位專家說法,提供父母真正幫助孩子該怎麼做?

就讀國小三年級的欣欣(化名)忽然變得不想上學,早上哭著不下車,晚上出現尿床等退化行為,欣欣媽媽向其他家長打聽才得知,女兒自從換座位後,常和坐在前方的小男生起衝突、拿原子筆互刺,有一回對方在盛怒下翻桌、砸毀女兒的便當盒,還放話要「殺了她」。但校方沒有主動告知這些細節。被通知參加雙方家長協調會的欣欣爸爸,面對男孩家長聲稱「自己的孩子才是受害者」,當下有種很想站起來潑水的衝動⋯⋯

爸爸的反應,是孩子被霸凌家長最常出現的情緒:憤怒。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日常的每一天,學習尊重差異

尊重、包容是一輩子都用得上的能力,卻不在學校課表上。若想教反歧視、培養同理心,生活中的機會教育是最好的教室。

小筠(化名)是個平凡的國小三年級女生,這是她家的晚餐場景:一家人邊吃飯邊看電視新聞,小筠指著螢幕對媽媽說,「那個開挖土機的人好髒,他一定不愛乾淨。」媽媽回,「妳如果不好好讀書,長大可能就會去做那種工作。」

 

除了上述涉及貶抑他人,卻習以為常的對話,今年從高中生園遊會攤位以「烯環鈉」為名,諧音「死番仔」涉歧視原住民,到大學系學會選舉候選人,發表「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兩學分」等涉性別偏見的政見,一連串校園歧視時事,讓大眾反思「為何孩子把歧視語言當玩笑,還覺得理所當然?」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習社交技巧,學習應對衝突

特生具有容易遭霸凌的特質,曾有調查發現,特生遭受霸凌比例是普通生同儕的六倍,專家建議四招,提早佈局、避免特殊生受凌狀況發生。

國小四年級的曉琪(化名)是亞斯兒,過去在學校表現很穩定,但爸媽卻發現她連續幾週物品消失,擔心她在學校被霸凌,但曉琪總是說不清發生什麼事,讓家長不知該如何協助。

在另一個班級,讓師生們頭痛不已的旻旻(化名)有情緒障礙,每次心情不好,就把周遭桌椅推倒、踩踏別人的書包,但事後老師總以「他是特殊兒」為由草草帶過,讓大家又氣又無助,心想「難道他是特殊兒,我們就要無限原諒他嗎?」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庭篇-爸媽如何當好情緒教練?

家庭是孩子學習情緒能力最重要的開始,父母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緒教練。
 

 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品質的陪伴才是正解 手機管教關鍵4問

手機成癮是存在多年的議題,現在更直接威脅到下一代的心理健康。家長該怎麼管,才不會釀成衝突,或害孩子被孤立?專家指出,有品質的親子相處時光,才是根本。

「孩子上網就停不下來,不讀書、不寫作業了,怎麼辦?」

這是諮商心理師陳志恆演講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諷刺的是,台下憂心忡忡的家長,聽演講的同時,往往一邊低頭滑手機,絲毫沒意識到自己也深陷其中。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處理孩子的情緒前父母先關照自己情緒

許多家長在教養孩子時容易失控,事後又後悔不已,身為比孩子成熟的大人,先做好情緒管理,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小孩!」「你真的讓我覺得很丟臉!」北部一家心理治療所傳出一位媽媽的咆嘯,之後,她在治療所內哭了二十分鐘停不下來。

 

「話語背後的情緒,是對自己的失望,也是一位媽媽求好心切,」心理師陳小如(匿名)談到,這位媽媽在工作上的成就非凡,卻在教養上感到挫折,變得很容易被情緒擺布,對孩子口出惡言,每次到治療所都後悔自己的失控。為了幫忙這位媽媽,她先是傾聽,讓媽媽看見自己內心裡也住了個需要被照顧的小孩,讓媽媽接受自己也有情緒,再回過頭想辦法解決問題。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時間軸拉長,必會看見孩子累積的進步

我從來都沒想到,那些我隨手記下關於班上學生的故事,竟會得到如此大的共鳴……

一位在臉書上相識多年的朋友,突然敲我訊息,她說:「想和你分享,這週在教室裡的美麗情景。」

照片裡,是一位認真書寫的小男孩背影。朋友說:「雖然他不會寫字,但是他願意這樣煞有其事的認真一段時間,看了實在很感動。雖然每天還是會有許多小狀況發生,但是整體來說,在團體生活中的常規進步許多。」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翻幾下就不看、造句不會怎麼教?

  • 下載PDF
  • 列印
  • 調整字級
  • 分享

幼兒園、低年級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黃金期,但此時孩子剛學識字,且容易分心,父母能夠如何引導呢?

「女兒只愛看影片,都不想讀字」、「兒子又把『部長』寫成『陪長』」……孩子上小學後,開始需要大量的讀與寫,同時還要適應長達四十分鐘、坐著聽課的學習模式,一旦出現銜接不順情形,總令家長十分擔心。

其實,無論何種情形,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陪著慢慢讀、慢慢寫,以鼓勵取代責備、以趣味遊戲取代枯燥的訓練,多讀、多聽、多看、多說,自然會有進步。當然,與學校老師也要維持良好互動,時時注意孩子的學習表現,若發現與同學落差過大,要及早進行專業評估,找出問題癥結,對症下藥。

文章標籤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道歉這件事,當孩子做錯事,我們總是在第一時間要求孩子馬上向對方說「對不起!」
我們先暫停在這裡,好好想一想,這句「對不起」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從做錯事情的孩子來說,當說了「對不起」。為什麼我們就有把握孩子從當下開始,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媽們有多常望著手機,不知不覺愈來愈專注,而忽視了身邊的孩子在說些什麼呢?在孩子眼裡,他們看到的是面無表情的臉、冷淡的回應、不耐煩的態度,而且從小就默默的學了起來,影響他們如何與人互動和長期的情緒智商。

別讓小孩常常玩手機,但是大人滑手機沒關係?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5-30 00:00 更新:2023-05-31 15:06

by 小兒感染科 - 黃瑽寧

 

電子產品安撫崩潰兒,會造成惡性循環

你認為用手機安撫孩子的情緒,這樣做好嗎?大部分的家長應該都回答no,也都知道這樣不妥。然而,週末時逛個大賣場,或是到兒科門診區巡視,你可以發現仍有許多的家長在孩子尖叫哭鬧時,依然選擇用手機或平板來安撫孩子,而且為數還不少。每當在病房或門診,看到某些兒童一緊張害怕,立刻尖叫命令媽媽把手機交出來,此景令人難免擔心,用3C安撫孩子的情緒「飲鴆止渴」,可能造成更多的惡性循環。

但上述只是觀察的結果,究竟有沒有科學的數據,證實上述的擔憂呢?最近一期《JAMA兒科學》的一篇文獻,替大家回答了這個問題。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系的研究者,於2018至2020間,追蹤366位約三到五歲的兒童,利用問卷與訪談,追蹤半年的時間,評估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使用手機或平板安撫孩子的頻率與影響。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底該不該提醒孩子?

針對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回到對於提醒這個舉動,我們的期待是什麼?

如果只是要讓孩子完成眼前該做的事,或許提醒可以加速孩子啟動。

但如果我們的提醒,是想要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這時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甚至於,越是提醒孩子,越是造成反效果。

你可能有疑慮,如果不提醒,不叮嚀,那麼孩子不就什麼事情都不做了。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總認為,當父母愛玩,那麼孩子也會耳濡目染,久而久之,玩興也會出現。

 

這裡的玩,指的是當爸媽對於生活周遭事物總是充滿著好奇,想要趨近,探索,接觸,體驗。

無論是往山邊,往海邊,往田邊,往公園,往河邊,往球場,往展覽等。

當父母對周遭事物總是充滿熱愛,這時將讓孩子感受到,我們與周遭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可以很緊密的。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職場上,工作中,我們很容易抱怨事情太多,沒有時間把事情做完。

 

 

在這些抱怨的當下,許多重要的事物,就因此耽擱了。甚至於,在時間的壓縮下,工作品質卻一直沒有辦法符合自己的表現。

對於自己期待的落差,往往也造成自己心裡的挫折,負面情緒也自然衍生。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過動兒的衝動,我們總是像內建打地鼠的方式,只是不斷告訴他「不准碰,不能碰,不要碰。」

 

我們往往認為只要告訴孩子,他自己就可以做得到。

 

但過動兒的問題在於,他缺少了一種實際去覺察自己的行為跟周遭事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少了實際反覆操作演練的過程。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兒童青少年心理諮商與治療工作上,常常會面臨有兩類型的孩子沒有病識感。一是網路成癮,一是對立反抗。

 

尷尬的是,這兩類孩子都與親子關係和教養產生高度的連動性。

 

我常常說孩子網路成癮,反映的是親子關係的問題。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我覺察的練習無所不在。

 

無論是覺察自己的想法、說話、行為舉止、情緒、自己與周遭他人之間的關係,覺察天氣、溫度、時間等。

 

我常說,沒有覺察就沒有自我控制,就很難自律。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聳肩,還是聳肩。

 

當你和孩子說話,詢問過程中,發現孩子不時的聳肩。他清楚地向你表達,我不知道。

 

但是你發現,話一問完,孩子不假思索,馬上聳肩。

景美國小輔導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